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458节
在这一声声的喊声之下,四方的使者也是终于反应了过来,也不顾心中的胆寒,连忙便朝着李世民再次拜了下去。
——震慑!
李世民显然是想最后再震慑一次四方藩国,这也是他这个帝王最后能为大唐再做的事。
顾易同样也在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由得亦是有些酸涩。
或许这也就是历史的迷人之处。
人无完人。
无论其是非功过,能够做到这些,对于一个帝王而言,其实便已经足够了。.
——————
“贞观一朝堪称我国历史发展的关键里程碑。
在九州历经长期动荡后,唐太宗李世民成功实现统一与安定,同步推动国力增长与文化传播。
他使得自炎汉时期开启的多民族融合制度,在整个贞观一朝再次得到了发展。
此举彰显中华文化的强大融合力,同时为后世奠定根基。
其所推行的拓海之策,虽未在当时立显成效,然就后世发展而言,其奠基之功实不可没。”
——《唐王朝兴衰史》
病假条
(会补)
长期作息不规律,再加上精神压力大,抽烟,导致身体小毛病不断。
一直在看的兄弟应该知道,鱼前几天出现了心悸问题。
后来虽有过短暂缓和,但没过几天又开始了,做了详细的检查,大毛病没有,一堆小毛病。
这可能也是网文作者的通病了。
再加上年纪确实渐渐大了,准备遵循医嘱开始自律。
今日请假调整作息,他日身体好点之后会补,今天更新算欠着。
别问我为什么昨天没直接写出来。
这么说吧
兄弟们都应该知道体检抽血都是要清晨去的,前一天晚上要空腹,但鱼之前一直是晚上码字,自那一天之后作息就完全乱了。
我现在自己都弄不清楚自己的作息了。
想要晚上睡,但结果呢,一直都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更是导致疲惫不堪。
想着明天还要去复诊,索性今天直接出去熬到晚上算了,在家就一定会犯困,又要开始循环了。
今日更新算欠着,等身体好点会补。
明天更新。
自发书至今鱼很少请假,但这个月确实也属实无奈,并不是找借口,当时都发过说明甚至附了检查图,确实属于无奈。
等身体好些会恢复以往的更新量,也会补欠更。
望诸公恩准。
Or2。
第178章 李世民崩,托付天下
李世民真的老了。
虽然只喝了几杯酒,但他的身体便已经不堪其重,不得不提前退出宴席。
死亡近在咫尺。
就连李世民自己都感觉到了这一点。
但他却仍是坚持着,在四方使臣面前保持着自己的威仪。
万家欢庆,不仅仅是这宫阙之中。
包括长安城的百姓。
同样在这一场巨大的庆典之中,肆意的宣扬着如今大唐的繁荣。
整个长安城内灯火通明,每一个人的脸上几乎都挂着笑容,这就是如今的大唐都城,当为世界之巅。
也会给后世留下无尽的传说。
然——
于李世民而言,繁华落尽,唯余孤寂蚀骨。
他并未返回寝宫。
而是步履沉缓的独登凌烟高阁。
昏黄的烛火,次第亮起。
李世民是真的寂寞,能够彻底让他打开心扉的,或许也只有这些已经逝去的人。
他就这样缓缓走进凌烟阁,为那一个个已经逝去的老伙计点燃香烛,并告诉他们如今大唐的强大。
这些人之中,其实也不全是那般亲近。
但到了如今这些人也早已成为了他记忆之中不可取缔的碎片。
直至最后——
他这才走到了顾泉的画像之前。
“子渊,大船已成,朕为其取名为拓海号,如今已经扬帆起航。”
他一边为顾泉点燃烛火,一边诉说着近来朝堂的一幕幕,“可惜啊,朕如今也已经到了年纪。”
“不能任性的抛下一切,亲赴番禺。”
“若是不然——”
“朕定要仔细看一看这拓海号能否承担的住你我二人的志向。”
“不过你且放心,朕已经看到了画像,届时也定会详细告诉与你。”
他的语气愈发复杂。
看着顾泉的画像,昔年的一幅幅场景再一次从脑海之中闪出。
从两人相识,再到后续于战场上的配合。
那一幕幕的场景都无比的清晰。
直至玄武门之时,顾泉抛下一切归来,毁去面容来帮助他。
无尽的孤独感不断袭来。
那奔涌的情绪在脑海之中无论如何都熄不下去。
想着顾靖的所作所为,以及最后时的种种,李世民看着眼前的画像忽地竟生出了一个念头。
他倏然转身!
一把抓起案头那支撰写祭文的朱笔!
没有丝毫犹豫,狠狠落下——
浓重、粗粝的墨痕,瞬间覆盖了画像上顾泉那清秀的容颜。
直到画像之中的面容与记忆中顾泉晚年时的样貌逐渐合一,李世民这才停下手来。
他身体控制不住的开始颤抖,滚滚的泪水也在此时从他的眼中滚落了下来。
庆典仍在继续,这是一场万民狂欢的盛宴,从朝堂辐射向民间,又从长安朝着天下各地而去。
在李世民的授意之下,顾靖亦是开始开始插手起了迁徙百姓之事。
其实在我国的封建王朝历史之中。
无论在任何朝代——
迁徙百姓都可称之为大事之中的大事。
在生产力的限制之下,人口就代表了一切,一个地区的稳定便与这一切产生了息息相关的联系。
岭南为何会提前这么快安稳下来。
正是因为昔年顾易迁徙了冀州的百姓前去,这才是真正的为番禺打下了基础。
如今亦是如此。
李世民已然是决定要彻底让整个高句丽防线融入九州。
这其中涉及到的问题有很多。
不仅仅是中途的消耗,同样也要为那些百姓们想好,待迁徙过去该以何为生,其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极为庞大。
也好在如今的大唐确实够强,为此事提供了足够的基础。
再加上顾靖威仪日高。
御史台的监察摆在那里,就根本没有任何的官员敢于对此事做手脚,整个迁徙过程倒也算是十分的顺利。
值得一提的是——
或许是因为高句丽一战大唐的威仪实在是过于骇人。
西域如今的教化速度竟然也顺畅了起来。
各方的反抗势力,如今皆已被平。
长达十余年的努力终于是在西域逐渐开花结果,随着各方反抗势力皆被平定,整个大唐的教化制度已经彻底在西域铺开。
并且最前平定教化的第一批西域学子们亦是结束了学业。
开始返回西域各国,向各地散播起了九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