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472节
言罢,竟是喜极而泣。
再看她苍白如纸的面容,心疼如绞,不禁哽咽道:“可真是苦了我的媚娘了!”
两人拥抱,各自落泪。.
八月;
李治正式下诏废王皇后皇后之位,包括其家族中人亦是相继被免,彻底为此事盖棺定论。
除此之外,还有萧淑妃——
李治直接在旨意之中宣布了她的罪名。
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一并除名,举族流放。
所有的争斗在这一刻都彻底结束了。
李治这一次下手极为果断,根本不给任何人反应的时间。
在顾氏的支持之下。
他这个帝王所能爆发出的实力根本就不可能有大臣能够阻拦的住。
在连续多日的争斗之下,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不可能会去帮助萧淑妃。
这件事,竟然就这样被敲定了下来。
消息传开,天下皆震!
根本就没有人能料到此事竟然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在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争斗之下,最后获胜的竟然是武则天。
而此事所带来的动静如今才只是刚刚开始。
大唐的文化过于繁盛了,再加上贞观一朝到现在所保持的谏言风气,天下读书人对于此事就注定会有极大的反应!
但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又有谁能够拦得住李治?
而且别忘了,武则天这个时候也已经无需再隐藏了。
在武则天的建议之下。
李治在拖了几日之后,提拔了一个支持此事的寒门子弟,随后整个风向便是彻底转变!
总是有人会为了得到快速的晋升而放弃其他东西。
而李治借此也是在持续削弱关陇贵族,包括山东等地的朝堂豪族,重新划分起了朝堂的局势。
顾易甚至是觉着,李治这想要借此机会再扭转一下大唐当前的政治风气,来扼杀住这种对皇帝愈发放肆的习惯。
这一切可谓是多管齐下。
同时间,武则天也是让人在暗中宣扬起了自己的种种德行。
她的出身没什么好宣扬的,在宫中的经历更是完全不能提,唯一可以在这种时候拿来诉说的也唯有德行。
在这种种手段之下,整个大唐的风气也是迅速便有所扭转。
这就是大势!
当一个实权皇帝真正做出决定之后,那便不会有任何人能够阻拦这一切。
永徽五年,十一月一日。
李治为武则天在长安举行了盛大的册立仪式。
并且还追封了其父其母。
彻底为这一场争斗落下了帷幕。.
(Ps:小六千字,正在恢复状态之中,月初了,求兄弟们投投手里的月票吧,这个月实惨了,生病病的番外都没写,排名一下子跌入谷底了,兄弟们抬鱼一手吧!)
第185章 辉煌盛世,武则天的试探
整个朝堂势力在这短短数月时间之内快速被打破。
关陇贵族遭受重创。
虽然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看似没有受到影响,仍旧是各谋其位处理朝政。
但其所能够产生的影响力却仍是遭受到了重创。
不仅仅是各地士子入朝,包括武则天身后的武氏一族同样也涌入了朝堂之中,这一切都让整个朝堂的势力进行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动。
而虽然李治仍是那般从不去主动干涉朝政。
但那属于他的帝王威仪,却又在群臣心中高了很多。
要说谁没受到影响,也就只剩下了顾氏。
其实如今顾氏在大唐之内的地位十分特殊,既不像是昔年炎汉时期那样高不可攀,但其高度仍是旁人所难以企及的。
最关键的便是因为顾氏这数百年来所积累的家族声望。
为整个顾氏带来了太多的便利。
皇帝对于顾氏信任,百姓们同样也对顾氏有着信仰。
这才是最为核心的理由。
顾易一直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对于武则天所用的手段并没有丝毫的惊讶。
在原本历史之中,她便是一个极为狠辣的女人。
这本就是她的性格自是不会有所改变。
真正让她感到意外的是,顾氏子弟们对于此事的态度。
在顾靖已经猜出整体过程之后,顾氏子弟们并未大张旗鼓的去闹此事,这一点便足矣说明顾氏那灵活的道德底线。
当然,这也可能是顾氏如今心系天下,看不上所谓的后宫争斗。
但最起码顾氏子弟无关于才能,还是有着大局观的。
武则天将一切处理的太干净了。
若是顾氏子弟之中有着只靠些许猜测便大张旗鼓闹起来的行为,以顾氏对整个天下的影响再加上李治对武则天的宠爱来看。
此事所闹成的动静肯定不会小。
最大的可能就是整个大唐都要陷入到这场争斗之中。
从臣子之间的些许争斗,上升到皇权与顾氏之间矛盾,进而引起朝臣大规模的站队,那所造成的影响就太大了。
甚至根本就没有完美的解决方式。
顾氏一定会被落下神位,无论是成是败。
而随着这一系列的事完全被引发出来,那对于整个九州文化的摧残同样难以想象。
这一切如今都未曾发生,便可看出如今顾氏对于天下的态度。
顾氏已经再也不是昔年大汉时期的那般了,顾氏的目光只会停留在整个九州与家族身上。.
时间匆匆而逝。
虽然在这大规模的权利更迭过程之中,对大唐的朝政有过些许影响。
但在整体架构仍旧保持在稳定的情况之下。
这自是不可能引起太大的混乱。
尤其是御史台。
在顾靖的改革之下,如今御史台的权利越来越大,这就是大唐的地基,就不可能让整个大唐陷入混乱。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人彻底的改变了。
他们似乎也已经察觉到了李治的想法,自那件事落下帷幕之后便已经不再去想那么多。
而是安稳处理着手中的事务,直等到他日退去。
“能留个安稳的退路”对于他们这种身份的人而言其实已经很难得了。
毕竟他们可算是忤逆过皇帝想法的人。
如今仍是能在朝堂之上,其实便已经说明了李治对于他们的仁慈。
至少在如今的发展之中李治对于他们仍是没有着杀心。
一切渐渐重归正轨。
包括各地的制度同样也在照常运行,如今的西域商路已经完全打开,在巨大利益的带动之下,双籍制度同样也在照常运转。
一个个西域百姓在拥有着自己国家国籍的同时开始融入大唐。
这能带来明显的差别。
西域各地宣扬儒家教育的私塾之中,学子数量越来越多。
虽然很可能一开始他们的父母只是想要通过让孩子学习大唐文字制度来获得利益,但这种潜移默化就是会削弱他们本来的信仰。
这就是九州文化的神奇之处。
不管你之前有着什么样的习惯风俗,但在开始接受起了九州文化之后,行为习惯就会被潜移默化的改变。
直至你彻底的融入九州,忘记以前的一切。
这就是顾靖要这样做的根本原因。
虽然如今看起来西域并没有什么改变,但只需要再有一两代人,西域如今的风华风俗便会被完全瓦解。
从各国争雄凝一到九州之内。
除此之外,各种制度的好处也不仅仅只有这些。
明面上的利益便是贸易顺差所带来的白银黄金的收入。
顾靖禁止大唐白银黄金外流,虽然不可能控制的住所有百姓,但在当前大唐国力强盛、货品极为受到外国贵族喜爱的时候。
商人自己便会主动留下大唐的货币,而百姓们同样也不认同外国的货币,这更是让商人将这些货币进行汇兑。
在对外交易之时,商人们也会在心中降低这些货币所能带来的价值。
当然,自是会有人选择私铸银币。
暗中取出其中所含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