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483节

  这既是有私心的关系,同样也是为了大唐。

  太子李弘是个极为聪明的人。

  不仅仅聪明好学,他同样与父母李治武则天不同,李弘是一个真正心存仁孝的太子。

  这从他各个方面上都看的出来。

  无论是赈灾时偷偷给灾民送粮,还是对待赈灾将士的态度和举动,都彰显了李弘的仁德品性。

  他甚至对萧淑妃和王皇后这两位昔日母后的死敌,也秉持宽仁之心,建议李治宽恕她们的族人。

  仅凭这些,便足以说明李弘的仁厚。

  除此之外,李弘的能力同样不俗。

  随着年龄增长,他开始参与朝政。

  虽然还未能影响大唐的整体局势走向,但群臣已能感受到这位太子的不凡。

  就连顾靖也给予了他中肯的评价:其治国之风“类太宗皇帝”!

  这在当前的大唐绝对是一个最高的评价了!

  治国类太宗!

  太宗皇帝对于手下群臣们的宽仁,又是天底下哪个人不知道的?

  要说哪里不好那就是李弘的身体比较差。

  这似乎是天生的毛病。

  虽然还没有表现出危及生命的症状,但对于群臣们而言,这亦是极为不稳定的因素。

  没办法,大唐前两任的太子都没有落得一个什么很好的下场。

  这对于一个王朝的影响根本不可能完全抹去。

  尤其是如今还有着李承乾的例子在。

  甭说是朝堂之中的群臣,甚至就连李弘的弟弟李贤、李旦等人心中都生出了异样的想法。

  但可惜的就是——

  顾靖在尽可能的避免这一切,大张旗鼓的评价李弘便是同样为此。

  并且李治也十分喜爱自己的这个儿子。

  这才将这种风头渐渐压了下去,没让大唐的灾难再次发生,而李弘的太子位,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愈发的稳固。

  但就在这平稳发展的同时,李治身体的问题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全然爆发了出来。.

  长安。

  洛阳宫内。

  一声声因为疼痛而发出的闷哼声不时响起,顾靖就这样默默的站在殿外,听着殿内的声音,眼神亦是有些复杂。

  李治的风疾越来越严重了。

  哪怕他已经完全放下了所有朝政,一心在养病,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这风疾的影响也是愈发难以控制。

  不仅仅是头疼同样还有着视力衰竭等各种问题。

  时时刻刻都砸在折磨着李治。

  阵阵微风拂过,顾靖默默等在殿外。过了许久,御医才从殿内缓缓走了出来。

  “太傅。”

  未等顾靖上前,太医便已识趣地停下脚步,朝他拱手行礼。

  顾靖没有多言,看着他直接问道:“陛下身体如何?”

  “唉”太医低着头,话未说尽,意思却已再明白不过,“若这风疾始终不退,陛下龙体.怕只在.”

  风疾只能控制,若控制不住,结局其实不言而喻。

  顾靖的眼神略微暗淡。

  先是摆了摆手示意太医离去,而随后就这样默默沉吟了片刻之后,才朝着殿内走了过去。

  见顾靖走了进来,殿内照顾李治的宫女太监立刻纷纷行礼告退。

  顾靖径直走到龙榻前,看着榻上满头虚汗的李治,轻声唤道:“陛下.”

  “太傅,朕怕是不行了。”李治睁开通红的双眼,虽然只能看清一个模糊的轮廓,但他立刻认出了顾靖,虚弱地喃喃道。

  如今除了顾靖,无人能径直走到这龙榻前。

  这一点无需任何怀疑。

  顾靖深深叹了口气,没有说那些宽慰的话,就这样默默站在他的身旁。

  还有什么好说的?

  君臣相交至今,若此刻再说些安慰之词,反倒显得生分了。

  李治对此也毫不在意,他一点点伸出手,徒劳地想要抓住眼前那道模糊的身影,抓了几次都落了空,最后还是顾靖再次上前,主动将自己的手递了过去。

  “有太傅在,朕无忧虑。”李治紧紧握住顾靖的手,语气异常认真,“若朕当真.”

  他的语气微微一顿,深吸了一口气后才再次道:“太傅,这江山社稷,还有朕那几个稚子……就全托付给太傅了。”

  滴滴泪水顺着他的眼角不断流去。

  相比于李世民。

  其实李治对于死亡仍旧是有一些畏惧的,但一直都在告诉自己无需害怕。

  并不是因为别的,只是想着自己需要对得起自己的身份。

  如今大唐盛世的功劳虽然会落到他的身上。

  但身为帝王——

  李治十分清楚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太多的事,只是沿着贞观朝所制定的方向前进,甚至还将一切的权力都交给了顾靖。

  这一切和他的关系似乎并没有多大。

  在这人生的最后阶段,最起码在面对死亡之时,他不希望自己丢了李世民的脸。

  顾靖就这样看着李治沉默了良久,终是轻叹了口气认真点了点头,答应道:“陛下放心!”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瞬间让李治安下了心来。

  他缓缓的松开了顾靖的手,重新躺了回去,就这样缓缓合上了眼睛,并未再去多说些什么。

  时间匆匆流去。

  顾靖虽然担忧李治的身体,但他也必须要抗下朝廷内部的重担,来处理好一切。

  而至于李治,虽然是和顾靖说了这么多,但却也仍是在全力治疗着身体。

  但可惜的就是,他的身体确实是已经到了极限。

  当太医们使用各种方法都控制不了李治风疾的症状之后,李治终于也是迎来了自己的终点。

  乾封十四年,十二月丁巳日。

  李治崩于洛阳。

  谥号孝皇帝,庙号高宗,葬于乾陵。

  太子李弘继位。

  (Ps:求月票,求兄弟们支持一下,鱼万分的感谢。)

第191章 过继太子,李弘崩

  一个辉煌的时代彻底落幕。

  虽然因为李治晚年时彻底放下了朝堂,哪怕就是如今突然逝去,也不会影响到朝堂的平衡。

  但作为一个帝王。

  李治的逝去,终是能够影响到一个王朝的正常运转。

  虽然他对于当前的大唐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功劳,但他既是实权皇帝,便无人能够动摇到这一点。

  声声悲泣之音响彻四野。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虽然分不清太多的东西,但是却同样也能够认得出自己日子过的如何。

  在顾氏的影响之下,李治确实与原本历史之中的自己有了太多的改变。

  这确实是让他迎来了很多名声。

  整个大唐都在为这个仁慈的帝王逝去而感到悲伤。

  时间匆匆而逝。

  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一切似乎都变了,但又似乎是什么都没变。

  李弘继位,改元“大安”。

  寓意延续大唐目前的安定,让大唐持续辉煌。

  他确实无需做些什么。

  大唐的政治体系已经足够成熟,能够毁了大唐的只有内部的混乱以及变差。

  但至少在当下顾靖仍旧掌控朝政的时候。

  这一点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其实这些年来,朝堂之中倒也并不是完全的一成不变,人性的问题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但这些人同样也是毫无任何意外,稍微出现任何苗头便会直接被顾靖给扼杀。

  他的地位早已无可动摇。

  光凭着这一点,大唐便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新君登基,朝野动荡。

  这一切都和顾靖并没有什么关系,在对待顾靖这方面,李弘甚至还超过了李治。

首节 上一节 483/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