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490节

  而就在这种情况即将到达临界点之时,顾靖终是有了些许动作。

  ——他调兵了!

  顾靖以摄政太傅的名义,包括李隆基这个皇帝的大印,乃至于武则天这个太皇太后的手书,调动了各地的兵马。

  虽然不算多,但在当前的局势之下亦是惊天动地!

  掀桌子?

  这是所有人第一时间便生出的想法。

  无形的阴霾瞬间笼罩在了整个大唐之上,一个个商人及商会瞬间便感受到了无尽的恐惧感。

  这是他们最害怕的。

  朝廷若是真的要豁出一切去掀桌子的话,他们确实无法阻挡。

  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顾靖是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胆子,去做出这种事情?

  要知道,到了如今牵扯其中的早已不仅仅只是他们这些个商人以及商会了!

  朝堂之上对此亦是一片非议!

  娄师德等人终是再也压制不住这些声音,将此事闹到了顾靖身上。

  群臣皆是谏言顾靖要保持冷静!

  毕竟无论怎么看,此事对于整个大唐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但顾靖的态度却是十分坚决。

  整个大唐一片阴霾,眼看着各方人马相继直奔各个沿海城市而去,那种无形的阴霾亦是愈发的浓郁。

  这就像是一把随时都可能落下来的屠刀。

  时刻都在给那些人压力。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各种罪证的调查进度亦是愈发顺利,一个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相继被调查出了痕迹。

  洛阳,太初宫。

  顾靖跟随着宫女缓缓走了进来,表情无比平静。

  他十分清楚武则天在这种时候召见自己的目的,若是换做别人,他还会觉着可能是求情。

  但放在武则天身上,那可就完全不同了。

  太初宫,紫宸殿。

  檀香四溢。

  武则天崇尚佛道,虽然在顾靖的限制之下,并没有如同原本历史之中那般大规模建立寺庙。

  但在这太初宫内属于她个人的信仰印记,依旧顽强地存在着。

  顾靖跟随着宫女缓缓走入殿内。

  方辅入殿,还未等顾靖有所行动,那躲在素色帘幕的温婉声音瞬间便响了起来:“太傅无需多礼。”

  “赐座。”

  顾靖闻声,仅微一颔首示意,并无推辞。

  待宫女将一张铺设锦茵的紫檀坐墩置于御榻斜下方,他方从容落座,姿态端凝,目光沉静地投向帘幕方向。

  帘后,武则天似是深吸了一口气,才缓缓开口,“今日召太傅前来,乃为国事。”

  “予身为太皇太后,退居深宫,本当颐养天年,不问外务。”

  “然则.”

  她深深的叹了口气:“国事牵缠,家事难解,宗亲哀告之声不绝于耳.予辗转反侧,思虑再三,终是明白,此非予一人闭目塞听便可回避之局。”

  “今日,只得将这烫手山芋,交予太傅明断。”

  说罢,一旁的宫女立刻便将武则天早已准备好的书信取了出来,恭恭敬敬的递到了顾靖的面前。

  顾靖并未多言,当即打开一眼。

  正是武三思以宗亲血脉之名,泣血陈情、哀恳太皇太后施以援手。

  至于其他的书信同样也大差不差。

  很显然,顾靖这次的突然调集兵马,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

  顾易也在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对于武则天做出这种行为没有任何的诧异。

  这就是武则天。

  她显然已经意识到了顾靖此次的心志到底有多么坚决。

  哪怕是太皇太后的这个身份可能都保不住她。

  她自然不会去管什么所谓的宗亲。

  顾靖缓缓的拿起了那些书信,从始至终也并未说些什么,只是再次朝着武则天拱了拱手,旋即便朝着殿外走了出去。

  看着顾靖那已经有些佝偻的背影,武则天的表情极为的复杂,但最终也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

  洛阳宫。

  “太傅!您可来了!”李隆基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雀跃,却又努力维持着帝王的仪态,“众卿已将拟定的新年号呈上,请太傅御览,务必为朕定夺!”

  他一边说着,一边迫不及待地将那卷写满候选年号的奏疏双手奉至顾靖面前。

  改元,这标志着天子正式亲政、开启新时代的象征性时刻。

  李隆基已经到了这个年纪。

  顾靖神色沉静,接过奏疏,目光缓缓扫过其上墨迹淋漓的众多候选:“景云”、“太极”、“延和”、“先天”.一个个饱含祥瑞与期许的字眼跃然纸上。

  他的视线最终,稳稳地落定在两个字上——

  开元。

  “陛下,”顾靖的声音不高,指尖轻点在那两个墨字之上,“或可择此二字为号。”

  他没有赘述缘由。这本就是奏疏中详细阐释过的。

  李隆基闻言,连忙接过奏疏,急切地找到“开元”之下的释义注解,目光灼灼地细读起来,口中亦不禁轻声诵读:

  “‘开’者,辟也,创也,启也‘元’者,始也,大也,本也”

  他的声音渐渐沉入经义:“《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殿内一时静默,唯有少年天子专注的低语在回荡。

  他反复咀嚼着“开元”二字所蕴含的磅礴气象——开辟新元,肇基皇极,统御万邦!

  这和还有着少年志向的他完全就吻合!

  许久,李隆基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决断的光芒,他望向顾靖,重重颔首,朗声道:

  “好!”.

  (Ps: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鱼万分感谢!!!)

第195章 杀鸡杀猴,血腥清算

  大安十二年,冬。

  寒风萧瑟。

  洛阳,城门之处,万民齐聚。

  数不清的百姓与官员站在城外,就这样望着那略显佝偻但却屹立于战马之上的背影而怔怔出神。

  顾靖出京了!

  没有人能够料到事情竟然会在短短时间之内变成这样。

  顾靖在毫无预料之下,便公布了所有罪行,并宣布了自己即将奔赴明州等地的事情,彻底表明了自己对此事的态度。

  震惊,惶恐等种种情绪瞬间涌出。

  虽然在顾靖调兵的时候,群臣们便对如今这一幕有过猜想,但当这一切真正发生之时,却又是觉着有些梦幻。

  这怎么可能呢?

  顾靖是真的疯了吗?

  竟然会做出这种抉择?

  这已经不是有没有牵连其中的关系了,而是因为此事实在太大,若是弄砸了便会牵动大唐国本。

  但不管他们怎么想,都不可能拦得住顾靖。

  没办法,罪证太多了。

  并且顾靖此次的出征可不仅仅是一意孤行,无论是太皇太后武则天也好,亦或是太后裴氏也罢,乃至于当今圣上都在支持顾靖。

  其更是带上了昔年太宗皇帝所用的龙弓。

  这就是大势加身,又有谁人能阻?

  但此事最后到底会如何收场,那便不是他们能够想到的了。

  “太傅切记,万万保重身体!”

  东都洛阳城门之外,李隆基神情郑重,望着顾靖,话语里满是关切,“无论如何,切莫伤了根本。朕就在这东都,静候太傅凯旋。”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在这正式场合李隆基也是已经改了自称。

  这是顾靖的要求。

  因为这涉及到皇帝的威仪。

  目光落在顾靖那已全然花白的鬓发上,李隆基只觉眼眶阵阵发热。

  他自幼长于冠军侯府,对顾靖的感情深厚无比,实乃亦师亦父。

  如今眼见年事已高的顾靖竟还要远赴他乡,心头沉甸甸的,不由得想起史册所载的那些君臣往事。

  若辜负了眼前这位恩师重臣,自己还配做这个皇帝吗?

首节 上一节 490/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