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518节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吐蕃各个部落势力顿时便被他拧成了一股绳,而他亦是没有半分的退意。

  甚至是进攻的更加疯狂了起来。.

  (Ps:月底了,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鱼万分感谢。)

第210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转守为攻

  大震关。

  此地扼守陇山要道,乃是关中西部最关键的屏障。

  如今镇守此关的正是郭子仪。

  这一切,自然都是顾易的安排。

  郭子仪的能力自无需多言,在原本的历史中,他甚至被许多人誉为“再造大唐”的功臣。

  也唯有他,能在此时挡住吐蕃的猛攻。

  ——“先解决内部最大的威胁,再去解决外部问题”,这正是顾易早已定下的方略。

  针对安史之乱,顾易最核心的想法便是——绝不能让内忧与外患像原本历史那样同时在九州爆发。

  虽然如此安排仍会造成不小的伤亡,但相比于原本的历史轨迹,已属难能可贵。

  此刻,大震关外喊杀声震天动地,不计其数的吐蕃将士正疯狂冲击着关隘。

  赤松德赞是真的拼命了。

  他必须攻破大震关。

  唯有如此,他的大军才能进入关中平原。

  到那时即便顾轩率军赶来,他也有了足够的空间与之周旋。

  别忘了,吐蕃的主要目的就是劫掠。他们毫不介意夺一城,便搬空一城。

  然而可惜的是——

  纵使吐蕃人使出万般手段,大震关却如一座巍峨高山,始终岿然不动。

  其实,但凡赤松德赞这位赞普尚存一丝理智,此刻都应立刻退兵,再遣使向大唐求和。

  但人性往往如此。

  青藏高原的天险,终究给了他们过分的自信。

  无论是赤松德赞还是其他吐蕃贵族,他们始终坚信大唐不会反攻吐蕃。

  在他们看来,即便顾氏大军杀到,届时再退走也“为时未晚”。

  至德元年,七月。

  在漫天的传闻与期盼中,大军终于抵达大震关。

  顾易也终于见到了这位青史留名的将领。

  “太傅!”郭子仪毫无架子,虽年长顾轩不少,却在其甫一抵达时便快步上前,恭敬地拱手行礼:

  “末将郭子仪,已在此恭候多时了!”

  “郭将军不必多礼。”顾轩同样毫无矜持,连忙上前扶起郭子仪,展颜笑道,“我年纪尚轻,于兵家之事亦不甚通晓。”

  “这御敌守土之责,仍须仰仗诸位将军啊。”

  没错,顾易仍无意直接插手具体的军事指挥。

  虽然他自忖这段时日以来,在高仙芝与封常清等宿将身边耳濡目染,确也增进了不少见识。

  但若仅凭这点积累就想总揽战局,未免太过狂妄了。

  况且,“知人善任”本身,不正是最高明的本事么?

  如今历史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顾易不可能事事都以原本历史的发展当做自己的先知,但知人善用这一点总是没错的。

  游戏进行到了今日。

  顾易也早就已经发现了不少未在“注意事项”里的东西。

  顾氏可以逆天改命,但这亦是只针对于大事,若是想要完全就去改变一个人,那就要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与性格了。

  这才是如今顾易最大的资本。

  听到顾易这番话,郭子仪眼底瞬间闪过一丝讶色。

  他万没料到这位年轻的太傅竟能如此放权,当即再次深深一揖:“末将……谢太傅信重!”

  说罢,他立刻便做了个请的手势。

  就这样引领着众将士朝着大震关内而去。

  顾易并未耽误时间,就在进入关后便立刻召集起了诸将议事。

  他虽然不亲自干扰将军们的决定。

  但他也需要知晓详细的状况。

  并且——

  顾易更是要跟众将士说明白此行的目的,他需要让将士们感受到自己的决心!

  “太傅,”郭子仪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依末将之见,吐蕃当前已无翻盘之力。”

  “西域大军正袭扰其后方,如今太傅亲临……我军大可转守为攻!”

  他走到巨大的舆图前,手指重重敲在陇山一带:“或可……将吐蕃这支精锐主力,尽数围歼于此陇山之地!”

  “.”

  一旦论及军事,郭子仪整个人的气质都陡然变得锐利如锋,分析敌我态势、部署兵力要点,条理分明,丝丝入扣。

  顾易听得连连颔首,心中极为的满意。

  这就是能够名垂青史的大将,其本事远非常人所能比肩。

  而随着郭子仪话音一落,帐中诸将顿时群情激昂,纷纷请缨。

  他们本就憋着一股劲,如今见顾氏亲至,又有郭子仪这般谋划,更是信心百倍,请战之声此起彼伏,气氛瞬间炽热起来。

  顾易始终操控着顾轩端坐主位,并未出言干涉将领们的热烈讨论,但心中却在飞速盘算着自己的全盘计划。

  对于顾易而言,若要深入吐蕃腹地,夏季无疑是唯一的、也是最佳的窗口期。

  这其中是有着科学依据的。

  吐蕃的最大依仗便是青藏高原,这种地势会让很多的士兵产生高原反应,乃是当今这个时代不可能完全解决的难题。

  唯有夏季,高原的含氧量相对最高。

  此时进兵,虽仍会有大量将士出现不适,甚至减员,但这已是将“天险”影响降到最低的唯一机会。

  错过此季,则万事皆休。

  其实顾易也不是没有想过通过一些政治的手段来一点点的收复吐蕃。

  但在深思之后他便直接放弃了这个想法。

  如今的吐蕃可是最为强大的时期,而大唐却刚刚经历了内乱,甚至就连乱事都还没有彻底解决。

  又岂能只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一切?

  无论如何,大唐必须亮剑!

  至少,要劈开他们赖以自恃的青藏高原这道屏障!

  念及此处,顾易操控着顾轩,缓缓抬手,止住了帐中的喧哗。

  他的目光越过众人,精准地落在郭子仪身上,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郭将军,不知在秋寒降临陇山之前,我军……能否由守转攻,打出关去?”

  “打出关去?!”

  这四个字如同惊雷,瞬间劈散了帐中所有声响。

  满堂寂静,落针可闻。

  所有将领,包括郭子仪在内,瞳孔骤然收缩,呼吸都为之一窒!

  先前诸将虽也喊着转守为攻,但更多是立足于关前反击,挫敌锋芒。可这话从顾轩口中说出来,分量截然不同!

  太傅此行,旌旗蔽日,精锐尽出,阵仗之大,岂是寻常戍边之举?

  帐中皆是百战宿将,岂是愚钝之辈?

  太傅如此兴师动众,若只为固守大震关,在已有西域友军牵制吐蕃后方的情况下,何须这般倾力?

  顾轩此问一出,答案已如利剑出鞘,寒光四射——

  这“转守为攻”,绝非关前退敌!

  太傅之意……是要倾国之力,直捣黄龙,犁庭扫穴!

  目标——吐蕃王庭!

  这一刹那,不少将军们的呼吸甚至都急促了几分。

  虽然他们也明白,想要进攻吐蕃难如登天,但领头的可是顾氏,这给了他们十足的自信。

  试问,哪个热血将军不渴望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眼前便是天赐的登云之梯!

  也唯有高仙芝封常清等一众跟随顾氏而来的将领,此时倒还算是冷静,毕竟他们早已得知了顾轩的想法。

  “太傅……”

  郭子仪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声音凝重而坦诚:“以我军当前之势,据关退敌,确有把握。”

  他话锋一转,眉宇间凝聚着沉甸甸的忧虑:“然,若欲挥师反攻,深入彼境……恕末将直言,此非人力可轻易扭转之困局。”

  “吐蕃一旦退守高原——”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我唐军欲破吐蕃王庭,其难……恐更胜登天!”

  功业之心人皆有之,但身为统帅,郭子仪更清楚每一步踏错,便是万千将士的尸骨。

  他必须要将这些问题都说出来。

首节 上一节 518/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