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531节

  无论是李亨也好,亦或是朝中如今这些尸位素餐之徒也罢,都不足以阻挡住他的脚步。

  他只需要静等时机即可。

  接下来的数日,整个朝中纷扰不断。

  顾轩甚至就连冠军侯府都没出过一次,但亦是在无形之间搅动起了整个朝堂的风云。

  一个个大臣接连上奏,劝李亨来阻止顾轩实行新政。

  这些人似乎已经察觉到了顾轩的不可阻挡,纵使是有万般的心思,也没蠢到了一个地步,去攻陷顾轩。

  只是从李亨这个皇帝身上下手。

  这也是他们眼中,目前唯一一个能够拦得住顾轩的人。

  他们甚至都找到了李辅国。

  就是想要劝住李亨,让他无论如何都要将此事给拖下去。

  而这点无疑也正顺了李辅国的意,身为无根浮萍的宦官,其此生所追求的也唯有权力及财富。

  改制显然会让他也受到影响。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李辅国亦是参与到了其中。

  别忘了,李辅国可是李亨的心腹。

  他追随李亨多年,对于李亨的性格确实是太了解了一些,他十分清楚李亨如今的心态,所用的方法也是与旁人动不动就会威胁到社稷不同。

  他只是和李亨说了一句话。

  “我大唐之天下,到底是陛下之天下,还是他顾氏之天下?”

  这个问题十分的老套。

  前汉之时,桓灵二帝说过.炎汉之际,戾皇帝更是全都将此挂在了嘴边,这些事如今更是皆被记录在册,可为前例。

  纵使不说是人尽皆知,但对天下读书人而言亦是全都知晓。

  对于一些可称之为明君的皇帝而言。

  这就是一个血腥的例子。

  纵使对一些无能又没有太大欲望的皇帝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都呼之欲出。

  但对于李亨这种人则完全不同。

  可别忘了,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在原本历史之中。

  其联合宦官擅自登基,虽可称之为稳住了大唐社稷,但其猜疑朝臣重用宦官,宠信后宫,最终沦为权宦的傀儡,在宫廷政变中惊惧而死。

  光凭其这一系列的作为来看,便足矣说明他的性格到底如何。

  ——贪权而无能。

  李辅国在这种时候抛出了这个问题,几乎瞬间便戳进了李亨的心中,连带着他内心深处之中刚刚才被压下去的刺再一次的涌了上来。

  而且李辅国的手段可还不仅仅这些。

  正如原本历史之中那般,他再次与张皇后联合了起来,以枕边人及心腹的身份开始不断的和李亨说着各种情况。

  没有什么家国天下,也没有什么万民安危。

  唯一的核心便只是这天下究竟是姓李,还是姓顾。

  再加之不断上奏的群臣。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就算李亨再怎么英明也难免会受到影响,更别说他本就不是一个英明的皇帝。

  李亨终是做出了决定,开始去故意不回答改制的种种。

  顾轩未出冠军侯府。

  他亦是丝毫都没有召见的意思。

  说白了,就是想要将此事给冷落下去。

  其实李亨也说不清楚自己如今的心态,他对于是否改制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排斥,真正想做的就是想要压一压顾轩的势头,来奠定自己的权威。

  这是他完全控制不了的念头。

  哪怕此举于他而言根本没有什么好处他也愿意去做。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这所谓的改制之事竟然真的就被停了下来,纵使是也有着不少人支持此事。

  但在顾轩没有亲自出面的情况之下,此事亦是难有进展。

  冠军侯府。

  顾轩立于阶上,神色平静,对鱼贯而出的众官员微微颔首:

  “诸君雅意,吾心甚慰。”

  “今日所议,关涉国体,非同小可。”

  “诸君无需心急。”

  “.”

  顾轩并未起身,就这样送走了一众的大臣,整个人的表情仍是那般平静。

  对于朝中的种种情况,顾易自是早有预料。

  虽然他还不能完全料到。

  但靠着对于这些人的了解猜出个大致还是十分轻松的。

  而且从古至今——

  哪个改制者能够一帆风顺?

  在原本历史之中,联宦官摄一国的张居正又如何?

  其还不是面对了无数阻力?

  那还是在万历皇帝年幼的情况之下,更不要说如今还是李亨这个皇帝有意为之了。

  这是改革必然会面临的状况,顾易对此早有预料。

  当然,既如此他又岂能没有准备?

  就在月余之后。

  来自四面八方大将的消息便相继送来了洛阳,其中具体的内容亦是十分简单。

  ——就是向李亨说明天下各地当今的状况。

  言百姓渴求变法芸芸。

  倒也并非是顾易有意而为之刻意去让这些人这样做,只是再次利用起了顾氏的民望罢了。

  他早已表明了改制的种种。

  无论是这些将军们也好,亦或是这数月之间顾轩踏足的各地百姓也罢,都知晓此事。

  这就是滚滚大势。

  相比于当前的大唐朝廷,百姓们更加相信顾氏。

  顾易就根本无需去做什么。

  如今的大唐刚刚稳定,四方经历动荡的百姓渴望大治,这滚滚的民意便足矣形成大势。

  从一个个“带着人马前去平叛”的将军们口中传达到中枢来。

  若是换做了其他时期。

  这些情况或许还不足以传达到中枢,各方士绅有背景的官员便足以将这一切压下来,但唯独现在可以。

  因为那些个追随顾轩的将军们手中握着刀。

  说高明嘛

  此计倒也并不高明。

  但其所实行起来的要求却也极高,可谓是将所有将军及百姓们的想法全都算了进去。

  当然,最为关键的仍然是顾氏的声望。

  顾氏无需去联合什么王侯将相,只需要联合万民的期望便足够了。

  这些百姓不懂什么政治,也不懂什么朝堂争斗。

  他们只是信任顾氏。

  这,便已经足够了!

  洛阳宫。

  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疏,让李亨的脸色阴沉得几乎滴下水来。

  “此乃逼宫耳!”

  他猛地一掌砸在龙案上,面颊因极致的愤怒而微微抽搐:“他顾氏究竟意欲何为?这群忤逆之徒又想干什么?”

  “这算什么?”

  “莫非朕若不答应改制,他们便要推翻朕的大唐江山不成?”

  愤怒的嘶吼在殿中回荡。

  那些奏疏上看似陈述事实的文字,在他眼中,已然化作了赤裸裸的威逼檄文。

  “陛下息怒。”

  侍立一旁的李辅国,此刻脸色同样难看至极。

  眼前局面,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他深知顾氏影响力不容小觑,却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终究还是低估了——低估的并非其在朝堂上盘根错节的权势,而是那份深植于万民之中的、近乎无条件的信任。

  这份信任,何其难得,又何其可畏。

  “朕要杀了这群忤逆之徒!”李亨双目赤红,再次咆哮。

  李辅国闻言,慌忙跪倒,脊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陛下万万不可啊!”

首节 上一节 531/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