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572节

  并非是因为诸侯觊觎他们的人才,或是巨鹿的势力。

  在未扬名之前,纵使顾瑾等人确有才干,也不至于引起如此重视,巨鹿更不必多说。

  真正关键在于顾氏在许多时候,确实能够代表天下人心。

  当顾氏终于决定出山的消息传开,天下即将统一的传言愈发甚嚣尘上,甚至连老一辈的儒生都开始宣称“赵宋已得天命”。

  哪怕就算宋君赵匡胤不认天命之说。

  这也挡不住他们的想法。

  这种人心所向的影响力,才是各路诸侯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而这种影响力,也恰恰为新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争之世正是如此。

  当大宋仅用一年时间就灭掉一国,又如同当年唐太宗请出顾氏一般,得到顾氏的支持,这就已然为整个天下的变革铺平了道路。

  列国之中,总有许多受新思想影响的学子,希望趁此东风崛起,在各国推动一场又一场的改革。

  仿佛就在这短短时间内,整个时代的气息彻底改变了。

  就连顾氏学院中,也有无数年轻学子纷纷奔赴列国,迎接这场前所未有的变局。

  一个顾易从未见过的时代终是到来了。

  像极了昔年的列国争霸。

  但又与当初有着完全的不同。

  至于原因,同样也很简单。

  宣扬大一统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之下便已经起到了作用。

  所有的改革核心皆是以大一统为主。

  而就在这璀璨的大势之中,一个个不同的理念亦是再次出世,就亦如当初的那般,百家争鸣。

  顾易一直都在冥冥之中注视着这一切,其实就连他也未曾想过此事竟然会带来如此之大的影响。

  当初成立顾氏学院之时。

  他确实是想过,通过顾氏学院来一点点的扭转天下人的思想,并搭建起科学的基础。

  这一点确实是成功了。

  但除此之外——又发生了许多顾易从未想象到的东西。

  不过顾易对此倒是并未有什么害怕的。

  九州不同了。

  此次顾氏所做的一切若是当真传到了后世,其影响与功绩绝对要远远超过以往所做的一切。

  百家齐放并不可怕。

  思想上的碰撞才能产生出最符合当前时代的全新思想。

  他真正有些担忧的也只是顾氏所需要面对的修正罢了。

  别忘了,顾氏已经许久未曾出过顾康顾熙那般堪称为当世之最的人才了。

  这或许就是因为此事的影响。

  但顾易对此倒是并没有太过于慌张。

  顾氏是必须要做事的。

  若是碌碌无为任由历史沿着原有的脉络前行,他又何必再进入这个游戏?

  这便是这条路的代价。

  还是那句话,顾氏众将持续向前。

  纵使这条道路有着万般的艰险,顾氏亦没有半分的退路。

  时间匆匆而逝。

  开封。

  赵匡胤并没有违背自己的承诺,自返回开封的第一件事,他便直接将顾瑾提拔为了太傅。

  群臣对此自是毫无意见。

  截至今日,太傅这个位置仿佛已经成为了顾氏的专属。

  就算有旁人获其名。

  亦是追封。

  来表彰其不朽的功勋,但朝堂之上也唯有顾氏才担得起这太傅之名。

  而随后,赵匡胤便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他重新划分了整个大宋的权力。

  将整个大宋的军队指挥权全都调任给了太傅之职,让太傅成为了最高的指挥统帅,并明令下旨顾氏将世袭罔替太尉之职。

  这就与之前完全不同了。

  虽然对于大宋的群臣而言,顾氏踏入朝堂,定然会成为朝堂之首。

  他们也能接受。

  但这种世袭罔替的武宗魁首那便不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了。

  甭说是那些文臣,甚至就连不少武将都不答应。

  包括赵光义等宗室!

  但,他们终究是拦不住赵匡胤。

  顾瑾其实对此倒是并不怎么在乎,顾氏这些年来纵使持续辉煌也未曾代代都担任太傅之职,但赵匡胤的态度却十分的坚决。

  他先是与群臣讲道理。

  直至发现道理讲不通了之后,他便直接挥下了自己的屠刀。

  他,从不是心慈手软之人。

  这就是大争之世的开国之君,没有任何人能够挡住他的道路,拦下他已经确定了的想法。

  重用顾氏,是赵匡胤丝毫都不隐藏的想法。

  他也不在乎什么后世之名。

  同样的,他也不怕无官员可用,顾氏学院之中有无数的学子愿意跟随顾氏子而来。

  这给了他十足的底气。

  至于武将方面,赵匡胤本来还想着和他们讲讲道理。

  但顾瑾这一次却拦住了他。

  与文臣不同。

  武将这方面,只需要一场大胜便足以让对方心悦诚服。

  而这,也恰恰就是顾瑾最为擅长的方面。

  他的武力与统帅值,在经过“洛书协律器”的加持之下,可是有着足足80、81点。

  这已然可称之为当世最为顶尖的一批统帅了。

  纵观整个青史。

  能够达到顾琛那种满数值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超过九十之人都是罕见。

  他必须要亲自折服这些人,才能真正的坐好武宗之首的位置。

  而且对于顾瑾而言。

  他一直都记着一句话。

  顾氏走到今日,并不需要任何人的搀扶!

  而他的第一个目标,便是南唐,与南汉等国!

  这与赵匡胤的想法不谋而合。

  而顾瑾与他两个更不是会犹豫的人,就在确定了目标之后,顾瑾亲自率领大军直奔南方而去!

  乾德四年,十一月。

  大战,骤然而起。

  天下人的目光,纷纷聚焦于此。

  各国不仅想借此窥探大宋的真正实力,也同样想看清顾氏子弟的才略。

  这可是顾氏多年隐退之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出手。

  又怎么可能不被天下人所瞩目?

  顾瑾对此心知肚明。

  这一战,他毫无保留,将顾氏累积的声望与谋略运用到了极致,意图以最快速度连下二国,彻底重振家门威名。

  这并非出于顾瑾的一己之私。

  顾氏既已与赵宋联手,本就震动列国。

  顾氏扬名,便是赵宋扬名。

  他不愿、也不能浪费时间。

  如今,列国纷纷推行改革,就连契丹也改国号为“辽”,意图顺应九州大势、焕然一新。

  这一切,皆是大一统路上的变数。

  顾瑾决不允许此次统一出现任何意外。

  在这一背景下,这一战的结果,几乎毫无悬念。

  南汉君主刘鋹,闻听顾瑾率宋军前来,未战先怯。

  他本就民心尽失,大敌当前,更毫无亲自率军、振奋士气的胆识,反而采取了一个极其愚蠢的策略:

首节 上一节 572/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