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581节
甚至都无需顾瑾开口,留在刘继文身边的谢博便已经在第一时间安排北汉境内的探子,开始宣扬起了辽军的种种行为!
劫掠百姓,肆意屠杀!
这一切都可以不断去鼓动北汉百姓们的内心。
其实这也并非谢博故作如此。
这些辽国此次前来的精锐,其实都是契丹族之中的骑兵,这些人至今仍旧保留着一些习惯,再加上没有大将前来,自是不可能那么轻易便能控制的。
而随着这些消息不断传开。
所带来的影响亦是极大。
不仅仅是让百姓们开始自发的抗争了起来,同样还影响到了太原的军心。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
这些守军又有多少家人正在遭受辽军的肆虐?
从古至今,这是最为容易引起将士造反的问题之一!
如今同样也是如此。
纵使刘继业在军中的声望再怎么高,他也不可能让所有将士都安下心来,就连他自己都会受到影响,又何况于他人呢?
至于压下消息?
那便更加不可能了。
顾瑾又岂会放弃当前的这个机会呢?
不,从始至终这一切似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甚至在北汉境内的消息还未曾送来之时,他便已经让将士们时不时的朝着城中射去手书了。
其中内容便是写着北汉境内的内乱。
而刘继文,根本无力破局。.
宋营,主帐之内。
“陛下!”
“攻破太原,已是指日可待!”
顾瑾清朗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帐中,他身后的将领们闻言,眼中无不露出炽热之色。
“好!”
赵匡胤亦是露出了狂喜之色,目光如刀般扫过众将,厉声道:“全军整备,随时准备攻城!”
“喏——!”
整齐的应喝声响彻大帐。
就在同一天,代表顾氏的旌旗与赵宋皇族的旗帜,忽然并立在太原城前,清晰映入每个人的眼帘。
所有人都明白那意味着什么。
那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的传说,早已深植人心——
顾氏之旗所至,不降,则死。
(Ps:月初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鱼万分感谢。)
第245章 历史变局,收刘继业破太原(下)
这两面旌旗,终是成了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继业也未曾料想得到。
这城内的混乱竟然会来得如此迅速。
但当他发现,并察觉到局势已经彻底超出了自己的预料之后,一切众将士难以扭转。
乱;
——大乱!
城内的喧嚣加之城外宋军的阵阵喊杀之音,彻底打破了太原城的平静。
“杀!!!”
“弟兄们,降了顾公吧,辽国的这群蛮子,平日里不把咱们当人也就罢了,如今竟然还敢抢杀我们的家人,大丈夫在世,岂能受到如此侮辱??”
“没错!!降了顾公!助宋军破城!”
“.”
一阵阵的喊杀声声不断响起。
来自城内外的压力,彻底摧毁了北汉守军的最后一丝军心。
整个守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乱了下去。
随之而来的便是相互厮杀。
明明宋军都尚未攻破城门,但城内便已经愈发不受控制了起来。
有很多人在冲击城门,想要为宋军敞开通道。
也有人在奋力的抗争。
但这一切终是徒劳无功。
结局,其实早已注定。
历史终是再次发生了改变,赵匡胤他终是要踏过了原史之中他从未踏过的牢笼,潜龙升天。
咚!咚!咚!
咚!咚!咚!
宋军的战鼓如雷鸣般震彻四野,与城内的喊杀声交织成一片。
巨大的攻城槌一次次撞击着太原城门,每一声巨响都像是敲在北汉守军心头的丧钟,城墙上,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却掩不住城内升起的滚滚黑烟。
“顶住!都给老子顶住!”
一名北汉将领声嘶力竭地吼叫着,手中的战刀却不由自主地颤抖。
他眼睁睁看着几个士兵突然调转枪头,将同袍捅了个对穿。
“开门迎宋军!诛杀辽狗!”暴动的军民如潮水般涌向城门,与守军厮杀在一起。
刀剑碰撞声、惨叫声、怒骂声混作一团。
有人被长枪刺穿胸膛,仍死死抱住敌人的腿;有人点燃了粮草仓库,火焰冲天而起。
刘继业站在城楼高处,看着这人间地狱般的景象,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他的亲兵护卫在周围,勉强守住这一方寸之地。
“将军!东门失守了!”一个满身是血的校尉连滚带爬地跑来,“王副将王副将他带头反了!”
刘继业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浓烟弥漫的空气。当他再睁眼时,目光已是一片决然:“传令,放弃外城,退守内城。”
“可是将军,内城粮草不足”
“执行军令!”刘继业猛地拔出佩剑,“还能战的弟兄们随我来!让这些叛徒知道,什么是军人的死法!”
他绝不可能投降。
纵使心中早已明白这一场仗没法打了,但刘继业也会遵守自己的职责,直至最后一刻。
纵使在原史之中他都同样也是如此。
哪怕是最后投降了大宋。
也是收到了刘继元的书信这才让这员悍将最后在抗辽的路上扬名于天下。
他只会选择死战。
纵使结局,无法更改!
“全军压上!今日必破太原!”
城外。
一身战甲的赵匡胤此时意气风发,不断地下达着军令。
而顾瑾更是早已带着人杀了进去。
或许正是因为还年轻的关系,顾瑾与先前几个扬名的顾氏子弟完全不同,他更像是顾啸、顾晟那般,愿意亲自去领军冲杀。
而这,恰恰好是最为鼓舞士气的!
那顾氏的旌旗随风而动,一声声的喊杀声震耳欲聋。
随着北汉军的败退。
整个太原城的外城门迅速便被宋军相继破开。
号角长鸣。
无数的宋军宛若潮水一般杀入城中,声声喊杀之音宛若惊雷一般,让人闻风而色变!
北汉守军自是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就快速的撤入内城。
在这种情况之下,宋军更是宛若饿狼入羊群。
这些人就根本没有一点的抵抗之力。
尤其是看着那随风飘荡的顾氏旌旗,纵使是还有着一些胆量之人,终是也不受控制的放下了手中的屠刀。
这一仗,该怎么打?
他们又为何而战?
守护疆土嘛?
可他们的疆土如今就在被人侵略啊!
甚至就连家人的安危如今都不知道,那他们又为何要为了那所谓的气节去拼掉自己的性命呢?
更何况,这可是在顾氏面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