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第108节
李贞有些埋怨的说道,“也是前面的那些人太粗豪,总喜欢招惹景隆,要不然就带过去了。”
遇到了正旦这样的新年,一般是有皇帝的赐宴,到时候就是文武百官都在华盖殿赐宴。
只不过朱元璋选择在正旦之前的大赐宴之前安排一场小规模的赐宴,只属于功臣、淮西人。
刘姝宁就笑着开玩笑说道,“姐夫,我看不只是淮西人家,我家那位也没少招惹景隆。”
李贞稍微有些意外,随即开始双标,“那不一样,小弟是喜欢景隆才乐意逗他。”
这是李贞的心里话,朱元璋也好、马寻也罢,那是因为爱屋及乌、喜欢李景隆,所以没事骗李景隆揪个雀吃,哄着李景隆光着小屁股显摆。
那做派一点都不像是皇帝、国公,就是村里的一些‘缺德长辈’,是粗鲁的自家人。
马寻从屋里钻了出来,说道,“姐夫,今天我可就指望你了,得帮我挡酒啊!”
“重八要是灌你酒,那我挡不住。”李贞笑呵呵的说道,“其他人要是灌你酒,那我帮你挡着。”
有这句话就够了,“我还真不怕其他人,就怕常大哥、汤大哥他们几个。”
皇帝、皇后的两个同辈人说说笑笑的朝着华盖殿走去,刘姝宁则是牵着李景隆的手朝着柔仪殿走去,那边是命妇的赐宴。
马寻的担心很正常,汤和看到马寻就高兴,“小弟,咱们得多喝两杯。我过几天就要出征了,说不定战死沙场,以后没机会喝酒了。”
旁边的周德兴说道,“有机会喝酒啊,小弟到时候抹着泪到咱们坟前倒两盅酒,这就不是陪咱们喝个过瘾?”
周德兴将是汤和征讨四川的副将,这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也值得信任。
汤和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这倒也是,咱们活着的时候不和咱们喝酒。咱们死了,他假惺惺的去喝两杯。”
马寻都麻木了,汤和这些人不只是时常口无遮拦,有些时候你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无心之失,还是故意在犯浑。
李贞就直接说道,“少喝点酒,你们饮酒误事的次数还少了?”
李贞随即开始批评起来了,“鼎臣,你就别说了啊。你那张嘴,多少回就是祸从口出。平时说话就不中听,喝点酒就更没什么不敢说的!”
汤和缩脖子的瞬间,李贞将炮口转移到周德兴身上,“我现在该叫你声江夏侯了,你和重八自幼相熟。你少喝点酒,你爹娘就指望你多添些子嗣。”
周德兴连忙讨好说道,“姐夫,我爹娘都不在好些年了。”
“就是不在了,你才该多长进些!”李贞语重心长的说道,“小弟有法子让人多添子嗣,你也跟着学学,你现在就一个儿子,这如何是好?”
汤和和周德兴都只能听劝,在李贞面前他们可没办法硬气。
他们和朱元璋少年时就是好友,一起闹的鸡飞狗跳的,那会儿就认识李贞了。
最主要的是李贞的岁数大,汤和他们现在是侯爵,四十岁左右,但是李贞都七十了,虽然是同辈,但是近乎是差了一辈人。
徐达等人就在旁边偃旗息鼓,实在是太熟悉李贞了。这位大姐夫平时低调,可是训起其他人也不客气,都是当不成器、不省心的弟弟在训。
现在是公侯如何,还不是要被这位大姐夫训吗?
多想一点的话,被训也是应该,因为李贞是国公、是皇帝的姐夫。
要是朱元璋同乡的这些人,尤其是汤和、周德兴这样的人,他们都是李贞看着长大的,李贞都认识他们的父母、长辈!
马寻就趾高气昂了,有一个当皇帝的姐夫,他就底气十足了。
现在还有一个岁数大、身份尊崇的‘大姐夫’,有这个靠山在,勋贵们都不敢瞎说话、瞎胡闹。
汤和和周德兴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本来是想要闹一下灌马寻的酒。
现在变成了扶着李贞,就算是到了殿里落座,这也是一左一右的坐在李贞旁边,听着李贞在拉家常。
常遇春跑到马寻跟前,小声说道,“是你和姐夫商量好的吧?”
马寻装糊涂问道,“商量什么?”
常遇春心有余悸的说道,“商量什么?你看看老汤和老周,这都四十岁的人了,都是侯爵了,现在给训成什么样了!”
旁边的徐达也跟着心有余悸,“这都是当弟弟的,姐夫也是为咱们好。”
常遇春调侃说道,“我是怀远人,和你们凤阳离了点。你倒是凤阳人,和上位离的又近,姐夫训你你也只能听着。”
马寻得了便宜还卖乖,“常大哥,明年说不定姐夫就要开始管你了。徐大哥也别高兴太早,辉祖以后大概率当不成驸马,但是你家丫头们可都得当王妃。”
徐达立刻说道,“我就一个丫头,算算岁数是三皇子、四皇子,还是五皇子?”
马寻小声说道,“我估计是老四,听说你家丫头读书好、性子也好,大概是能管着老四。老五不行,那孩子本身就喜欢读书。”
“吴王也好啊,吴王读书、又得宠爱。”常遇春就说道,“真要是他的话,这多省心。”
“那老四就反了天。”马寻就吐槽说道,“常大哥,你家常茂也得抓紧了。你要是有心仪的人家快说,要不然陛下就该指婚了。”
常茂当不成驸马,这一点大家都心里有数。
常遇春立刻想起来了事情,恨不得揪马寻的衣领,“我家老大好像说了,你说他不适合在勋贵人家找正妻,你要替他做主找读书人家的温婉妻子?”
徐达立刻煽风点火,“什么?虽说你救了老常,也是常茂的长辈。但是老常现在还在呢,那轮到的你来给那小子定亲事!”
马寻都慌了,这可恶的常茂,“常大哥,冤枉啊!那小子先前到我这里说过几次,他怎么两边瞎传话啊!”
在马寻这里,常茂那小子是吐槽勋贵人家的女儿强势等。
结果到了亲爹那里,那小子就说是舅舅说了,不适合在勋贵人家找。
再这么发展下去,说不定就是要自己做主了!
对于常茂的这些骚操作,不要说常遇春无语,徐达忍不住发笑,马寻也忍不住咬牙切齿。
不用多想,常遇春回去后说不定就要收拾常茂了。而马寻出宫之后,肯定给常茂穿小鞋。
李文忠也跑了过来,笑着问道,“徐叔、常叔,我怎么看着你们又在欺负舅舅?”
“怎么?”徐达不满的看向李文忠,“等着去打王保保,先让我和老常被上位厌弃,你好成主将?”
常遇春立刻调转枪口说道,“我看就是,他曹国公现在是左都督,执掌大都督府。咱两个告老还乡了,他就能当主将了。”
李文忠自然不会因为这些玩笑慌张,“您二位可得先争出来再说,主将只能是你们。就是我舅舅,得跟着我。”
“你亲舅舅坐龙椅呢。”常遇春拆台说道,“你这个假舅舅是我救命恩人,得跟着我去打仗。”
徐达急了,“小弟见着你给吓得不轻,忙着救你。小弟跟着我多好,能破城立军功,还是跟着我最好!”
李文忠立刻被排挤出去了,假如马寻跟着出征,看起来还真的只能是徐达和常遇春来争了。
华盖殿里热闹的厉害,这些勋贵人家的三五成群,在热闹的聊着天,这时候没有什么礼仪、规矩可说。
看看华盖殿这里的情形,多少也能看得出来这些开国勋贵之间也有亲疏远近,甚至可以认为这是有着一些小小的派别。
马寻也没打算当一个交际花,见了面行了礼、打个招呼就行,关系不熟的就没必要攀谈。
和他热聊的,还是当初朱标带着他去串门的那几户人家。
第152章 奇奇怪怪的知识
华盖殿里热闹非凡,这里的人不是非富即贵,而是单纯的‘贵’。
即使是何真、汪广洋这些伯爵,在外面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要么可以主政一方,要么是中书省的‘副手’。
而李贞、马寻,或者徐达、常遇春等人,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就是掌握兵权的骄兵悍将。
朱标就这么华丽丽的出现了,带着好几个弟弟,真的就是弟弟们。
朱樉等人简单的露脸、打了个招呼,就被朱标安排到偏殿去了。
大家对此也都习以为常,一众皇子们,只能是太子出席一些正式的场合。
而其余的皇子们露脸之后,都是被安排到偏殿‘吃席’,从方方面面阻绝这些皇子们不该有其他的心思。
朱标这边才安排好弟弟们,朱元璋就龙行虎步的出现了,一众勋贵连忙行礼。
朱元璋心情很好,说道,“用不着多礼,过几天正旦,到时候虽然会赐宴,只是不如咱们这些打天下的弟兄们聚一起热闹。”
不少人听着就心里高兴,我们可都是从龙功臣,是上位当初回老家募兵的时候就跟着的。
至于朝堂上的不少人,那是看到上位即将夺得社稷,或者是上位已经当了皇帝才来投靠的。
看着满堂功臣,朱元璋更为感慨,“如今你们都有了爵位,也都是朝廷大员。我现在是皇帝,自然不能亏待了你们!”
不管是内心真的感激,还是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应当,华盖殿里的众人纷纷起身谢恩。
“只是给我记好了,大事还未做完!”朱元璋说道,“这江山社稷还没有一统,你们可不能偷懒!”
四川还没有收复,云贵等地也没有纳入版图,朱元璋心里还着急呢。
马寻忍不住浮想联翩,他也没觉得已经大一统了,可是想想看现在的大一统和以后的大一统还有些区别。
尤其是云贵这些地方,更是让人不免多想。
后世的人习以为常,但是在明朝之前,云贵几乎很少是汉族政权统治。
先秦时代有滇国,秦汉时期是西南夷,隋唐到了宋朝时期基本上是南诏国。
随后是元朝统治云贵,可是汉族政权真正的统治云贵、将这些地方纳入中原版图,还真的就是从明朝开始。
朱标敬了一圈酒之后来到马寻身边,“舅舅,怎么不去和众叔伯喝酒?”
“喝不过他们,我还是不去凑热闹。”马寻看了看朱标,担心说道,“标儿,少饮点酒,你这个岁数不适合多喝酒。”
朱标压低声音说道,“水,碗里都是水。就开始喝了几杯,脸红了就换成了水。”
朱标随即也笑着说道,“其实这些叔伯大多数也都心里明白,只是不揭破而已。”
这么一想也对,朱标身边跟着提着酒壶的太监。这太监看到朱标酒杯空了就甄酒,而那些勋贵可不会给太子倒酒。
常遇春拎着酒壶摇摇晃晃的来了,“太子、国舅,咱们去喝酒,在这聊什么呢!”
“常大哥,你回去肯定被说。”马寻就忍不住吐槽了,“嫂子要说你,婉儿也得说你。”
常遇春顺势坐下,“那我也歇一歇,那些人太能喝酒了,真要是烂醉如泥闹出笑话可就不好了。”
对于常遇春看着粗豪的外表下有着敏感的心思,朱标和马寻一点都不意外。常遇春要是一点都没有心机,就不可能成为朱元璋的心腹。
朱标随即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都是自家人,也不说虚的。常叔,您能不能别怂恿舅舅去打仗?前几天舅舅提了一下,倒是我在娘那里挨骂。”
这肯定是夸大其词,真挨骂肯定是马寻去挨骂。无非是朱标抱怨几句,马秀英也会有些不满。
常遇春正色说道,“太子,真不是我怂恿国舅,是他想去打仗。国舅虽然是读书人,可是心里也豪迈,哪个真男儿不想去灭了鞑子?”
马寻用力点头,错过了就没机会了。按照现在这趋势,以后会不会有捕鱼儿海大捷都难说。
朱标就更加抱怨了,“舅舅成亲快一年了还没动静,我明年和婉儿也要大婚。爹娘现在都在催我了,这叫个什么事啊?”
马寻的压力与日俱增,刘姝宁的压力估计更大,因为大家现在都在催啊。
只是实事求是的来说,结婚一年没有身孕,这也是正常,不存在百发百中啊。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