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第一国舅

大明第一国舅 第16节

  带着李景隆稍微玩了一会儿,马寻问道,“大姐夫这些天在忙些什么?”

  李贞开心的说道,“开了块菜地,现在宫墙还没建过来,好些地都空着。俺就开了块地,自个儿吃不说,也能给宫里人一些。”

  这符合李贞的做法,他也是闲不住的人,总要找点事情做。哪怕现在是恩亲侯、镇国上将军,可是骨子里的农民本质没丢。

  马寻也闲不住,说道,“姐夫,我现在改了枪,您指点指点?”

  李贞肯定没意见,马寻会棍棒,但是在战场上不合适。哪怕马寻肯定不会真的去沙场,但是现在在军中了,也不好提着哨棒,不威风。

  李贞仔细看着,随即说道,“小弟,你这走的路数俺可就指点不了。俺和保儿练枪走的是疾,配着步伐。你这枪法走的是猛,拿枪当棍使呢!”

  马寻担心起来了,“大姐夫,这么说是我走的路数不对?”

  “没说不对,枪法不一定就是要疾。”李贞耐心解释,说道,“你走刚猛的路数也好,能杀敌就行。回头我再想想军中哪些人和你路数一样,你们再去探讨。”

  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数最为重要。

  等到中午,一大群孩子咋咋呼呼的跑来了,旺财一下子就遭灾了。

  马寻嫌弃的拿手帕给朱橚擦完鼻涕,“滚屋子里躲着,也不怕着凉!”

  朱橚不高兴的说道,“俺还要玩!!”

  “玩个屁!”马寻直接说道,“好端端的皇子,也不收拾一下。滚进屋,老四几个也进去。”

  赶鸭子一般将这些少年、儿童赶进屋,真的有些费劲。

  朱元璋来了,孩子们第一时间告状,“父皇,舅舅不准我们出去玩!”

  “父皇,舅舅打我!”

  “看你就是欠打!”朱元璋嫌弃的驱赶着,“滚外头玩去!”

  马寻立刻说道,“姐夫,老五着凉了,外头有风,他都流鼻涕了。”

  朱元璋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朱橚,提溜着看了一下,用袖子给孩子擦了擦鼻子。

  朱橚挣扎着,“舅舅都用帕子,父皇还用袖子!”

  马秀英笑着将朱橚牵走,“你舅舅是斯文人,你父皇粗鲁惯了,别学你父皇。”

  朱元璋乐呵呵的说道,“斯文人心眼多啊,俺这弟弟算是长大了。老话怎么说的来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马寻老脸一红,随即说道,“姐夫,我还想着过些天踏青。”

  “踏青是不行了,你收拾收拾,五天后随军北上。”朱元璋就开口说道,“大军胜了,现在你去犒赏大军。”

  马寻顿时压力山大,“姐夫,我去合适吗?”

  “你是俺舅子,是帐前都尉,怎么就不合适了?”朱元璋立刻说道,“你代表俺和你姐最为合适,到时让沐英跟着你,这就行了。”

  马秀英也说道,“你就是领旨去犒赏大军,北方也才刚收复,多少还有些匪盗或是有异心的。到时候让保儿带着你去剿匪,他打仗,你领功。”

  马寻顿时老脸通红,“姐,哪能这么做,保儿是小辈!”

  “保儿岁数比你大,军功也够!”朱元璋就说道,“真要是剿了一两处匪,你回来了就不是帐前都尉,俺能给你封指挥使。”

  朱标也凑趣说道,“封亲卫的指挥使,到时候舅舅领兵护着皇城。”

  李贞就乐呵的说道,“保儿也该为他舅舅分忧,到时候你只管指使他。小弟出征前来宫里一趟,带封家书给保儿。”

  马秀英笑着对李贞说道,“姐夫,保儿是多好的孩子!他知道了小弟的身份,肯定是想法子帮着。用不着姐夫细心嘱托,保儿聪明着。”

  “那也要说清楚,保儿在军中这些年,没了以前的伶俐。”李贞有些不满的说道,“重八、秀英,你们就是太骄纵保儿了。他是大将,就该仔细!”

  朱元璋和马秀英也只是听着,姐夫什么都好,就是太仔细了。

  马寻就晕乎乎的,本来入宫一趟是安排踏青的事情。可是现在他的‘春游’变了,不是在应天府周围转一圈了,而是要一路向北。

  不过他显然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有了现如今的身份,肯定也要承担一些责任。

  他可以当一个富贵闲人,如果整天只是吃喝玩乐也没人会说什么,皇帝和皇后也不介意养一个废物。

  但是那不是马寻的追求,他多少还是希望能做点事情。

  就这么稀里糊涂的,马寻基本上确定了要出征的事情。

  等到他从皇宫回到府邸,立刻就有了一些赏赐。

  御马不说,还有皇帝赏赐的甲胄、皇后绣的披风,精致的马鞍等,一杆枪、一支棍,还有两把腰刀。

  更让马寻头大的是两面将旗。

  一面绣着‘镇国上将军’,一面绣着‘马’。

  何大喜笑颜开,觉得有了用武之地,“国舅要去打仗了?”

  马寻如坐针毡,“这是不是夸张了些?我就是帐前都尉,军中的事情都没能清楚,怎么就是镇国上将军了?”

  “陛下亲封的,那自然就是了!”何大显得非常有底气,“国舅,俺收拾收拾。咱们府上的都是老手,俺们几个手里最少的也是有五个人脑袋。”

  马寻一瞬间觉得屈才了,这么些悍卒在他府里只是护院,实在是浪费。

  可是转念一想也不对,何大这些人被安排到他这里,说是除役了,可是显然还有一战之力。这明显就是早安排好了,这些亲信部曲就是他出征的保命班底。

  军中大将,也需要有心腹的护卫。何大这些人,就是皇帝、皇后为马寻安排的最可靠心腹,战斗力强悍、忠诚度高。

  出征,这显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只不过马寻大概率不需要打恶战,是去刷军功的。

第24章 抢功劳的舅舅

  官职太高,这让马寻都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明白什么叫做德不配位。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用不着太心虚,这就是虚职而已,作为皇帝的小舅子,没人会过多的去计较他的一些能力,身份就足够用了。

  其他的不用多想,大家也都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两世为人,第一次打仗,内心激动,也会有不安。

  大明已然建立,可是战争并没有真正的停止,北边还在战事不断。

  燕云十六州收回来了,可是元帝依然南顾。徐达、常遇春还在为盘踞着甘肃、兰州一代的王保保而苦恼,甚至北平很有可能被重新夺回去。

  天下奇男子啊,那可是连徐达都不能说轻易战胜的对手。

  虽然也曾败在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手里,可是一旦让他抓住机会,明军就有可能大败。

  厚着脸皮的马寻骑着驴再次来到了御史中丞府,只要脸皮厚,就什么都不成问题。

  刘琏看着马寻问道,“国舅,今日还是来讨教兵法?”

  “对,是兵法的事情。”马寻主动说道,“大哥如果对这些不感兴趣,可以回书房温书,我和二哥商讨就行。”

  刘琏也不客气,恶客来多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马寻不只是来找刘璟讨教兵法,也是来见见刘姝宁。

  就没见过这么不讲礼数的,还没有正式定亲呢,有事没事往御史中丞府跑。

  一身儒袍的刘璟抱拳作揖,“国舅爷,怠慢了。”

  马寻认真起来,“二哥一身才学,如果不用在疆场就屈才了。二哥也是有志在沙场立功,是不是这回事?”

  刘璟就立刻回答说道,“好男儿哪有不想要去建功立业、封候拜将的?我虽才疏学浅,只是也有志报国。”

  只是刘璟随即苦笑说道,“国舅爷想必也知道,家父是浙东人。”

  朱元璋手底下的将帅如云,也不全都是淮西人,各地出身的都有。

  可是基本的一些朝堂格局已经形成,李善长、徐达这些淮西人心非常齐,而且和皇帝关系极为亲近,这也是武勋集团的雏形。

  而刘伯温为代表的浙东人多是文官,和武勋关系本来就不好。刘璟要是想要从军,一开始就会被处处打压。

  马寻自然明白这回事,还是追问,“如果让你从军,你和我一起,御史中丞会不会舍不得?”

  刘璟反应过来了,不确定的问道,“国舅现在已经在军中历练了,如果国舅将我调去军中为幕僚,家父自然不会不准。”

  马寻喜笑颜开,“你是乐意去军中的?那好,真的要是去北边的话,你愿不愿意?”

  “那自然是愿意,此前只是未有机会!”刘璟激动不已的说道,“现如今朝廷和元廷大战,这一战要是错过了,怕是再难有机会了。”

  这些也都是明眼人能够看出来的事情,虽然元朝退居草原,可是还有一定的实力。

  北伐还未结束,如果以徐达为首的将士们北伐成功了,大明就再无强敌,只剩下西南的那些割据势力了。

  对于刘璟来说,一生所学无处施展,肯定会心中抑郁。

  以前的他也是根本没有机会,军中根本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但是现在就说不定了。

  别看国舅没有领过兵,也确实没什么军事才华,但是他有身份啊。作为皇后的弟弟,这个身份就足以使得军中那些骄兵悍将给面子了。

  就在说话间,刘姝宁端着茶上前,“国舅要出征了?”

  马寻笑了笑说道,“过几天就要出发,不过我也就是犒赏大军而已,谈不上出征。”

  虽然心中担忧,不过刘姝宁还是说道,“那就预祝国舅凯旋。”

  “大军已经凯旋了,我就是送些粮草、酒水过去。”马寻笑着说道,“还有沐英跟着,我就是一宣旨的,哪有机会去杀敌。”

  刘璟和刘姝宁也都觉得马寻说的是实话,皇帝和皇后也没理由让他去北伐。

  刘璟他们都能看出来马寻不通军事,大明现在骄兵悍将无数,肯定不需要这个国舅爷去领兵。

  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帝后对这位国舅爷的喜爱,赐府邸等只是外在,皇子们有事没事往国公府跑,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马寻就继续笑着说道,“我才疏学浅,文不成武不就,陛下看着就烦心。找个机会给我去露露脸,免得天下人笑话。”

  刘璟笑着表示反对,“国舅医术精湛,京城上下都知道。若非国舅身份尊贵,求医问药的人怕是早就踏破了门槛。”

  这话夸张了点,可是也有人信,传闻都是国舅爷医好了皇后和太子的气疾。

  那可是气疾,很多人听着就觉得心惊肉跳。

  马寻有自知之明,“他们真的要是登门了,肯定失望而归。我可没什么医术,我心里明白。”

  刘璟和刘姝宁都觉得马寻有些谦虚了,他的医术可是得到了太医院的那些太医们的认可。

  哪怕只是擅长医治气疾,那也是了不起的本事,太医院的太医们也都是各有所长,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医治所有疾病。

  马寻看向刘璟,认真说道,“那这事算说定了!这两天我就想法子给你调去军中,你也收拾一下准备随我北上。”

  刘璟起身,严肃说道,“国舅言重了,从军亦是我之志向。”

  马寻笑的非常开心,虽说他大概率是不会去沙场杀敌,但是也应该多做准备。

  艺多不压身,手底下有几个可靠的人,那也不嫌多。

首节 上一节 16/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