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第33节
第49章 不催婚,改催生!
饭菜准备好了,还是以前的习惯,大人一桌、小孩一桌。
朱标自然是在大人这一桌,本来李景隆也可以仗着年龄小、辈分小,被李贞抱着。但是这孩子偏不乐意,开开心心的拿着碗筷挨着朱棣、朱橚坐。
李贞心情很好,说道,“还是小弟有心,出去打仗还准备了这么些好东西回来。”
马寻笑着说道,“大姐夫就别取笑我了,我哪是出去打仗,就是游山玩水。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就一路找些地方特产。”
朱元璋先不答应了,“怎么就没事情做?你救了老常,这就是大功!小弟,你先前说的化橘红找回来了。”
马寻立刻关心问道,“让太医院的那些人看了没有?”
朱元璋连忙说道,“看了,也问了药性。你说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么样的好东西以前还未听闻!”
马寻对此倒是不意外,化橘红现阶段是在广东那边被一些人认知,历史上首次被正式记载还是万历年间的地方志。
现阶段也就是在小地方被一些人认知,这也不足为奇,天下之大、各地习俗不同,如今这个年代又通信不便、信息传递很慢,没什么可说的。
马寻就笑着说道,“那就好,回头我再去和太医们商议一下,看看如何配伍。”
朱元璋眉开眼笑,有些事情他信不过太医,只信自己的小舅子。
而马寻知道自己的一知半解不够专业,要去和太医们仔细商讨,询问最佳的用药方式等,他还是愿意相信专业人士。
马秀英就白了朱元璋一眼,小弟还没歇息,这就急急忙忙的在催促了!
“小弟,吃鹅。”马秀英将鹅腿夹给马寻,说道,“老常坠马可是吓坏你姐夫了,北边的战事可不能没他。”
朱标就凑趣说道,“婉儿估计都在等着,等到舅舅回府了,她肯定是要去给舅舅磕头。”
马寻还没开口,朱元璋就说道,“是该去给你舅舅磕头,俺听着就凶险,也幸亏是你舅舅在,要不然老常真就没了。”
在场的人看起来也都是这样的想法,不过马寻也是心安理得。他要是不在,常遇春确实就没了。
马寻有些担心的看向朱元璋问道,“姐夫,徐大将军不在,常大将军也不在,王保保肯定是要去打兰州吧?”
朱元璋就有些好笑的说道,“你啊,就算是没俺和你姐姐,你也能活的好。就你这谨慎的性子,总是想着自保、总是把人往坏处想。”
马秀英不高兴的用胳膊肘撞了一下朱元璋,显然是对这样的说法不满意。
朱元璋就连忙说道,“兰州有大将镇守,关陇也有大军。天德休息一段时间就要去庆阳,能有什么事情?”
马秀英也跟着说道,“等你过两天出宫,文英家的带着沐春去给你问安,看你怎么说。就你多心,非得让文英留在庆阳!”
马寻就笑着说道,“她哪能问我这些,军国大事呢。”
李贞也笑着问道,“见着保儿了?”
马寻感慨说道,“见着了!先前都说文忠长的好,我还觉得不信。真见着了他,觉得先前说的还是不够。他见了我也亲近,可惜就是战事紧急。”
李贞和朱元璋都笑了起来,要论一表人才,还真的就是保儿了!
“老气横秋!”马秀英笑着说道,“保儿和文英岁数都比你大不少,你现在倒是越来越有长辈架子了。”
李贞就笑着纠正,“小弟本就是长辈,保儿还能不认他舅舅?”
马秀英就说道,“小弟本是白净了一些,这回出去又黑了。好在壮实了不少,头发也长了些,过两月正好能成亲。”
朱元璋也连忙说道,“保儿长的好,小弟也是俊俏。小弟又喜欢孩子,等到小弟添个子嗣,只怕是不比保儿、景隆差。”
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孩子那桌的好几个莫名其妙,根本不懂这些。
“本来给你提亲该是俺去,你姐夫偏让老二他们几个去。”李贞有些埋怨的说道,“老二他们到底是小辈,也是你姐怕你受欺负,让皇子去给你下聘。”
马寻就笑着说道,“我哪是能被欺负的人。”
朱元璋不信了,“就你这温吞、谨慎的性子,别人白你一眼,你得向后躲三步。不给你逼急了,你都不会动手。你武艺一直不行,就是没狠劲!”
马秀英轻咳一声,朱元璋立刻夹菜吃饭。
马秀英随即说道,“明年先成亲,年头成亲、年底给咱马家添个后。你要是不会带孩子,送宫里来,俺帮你带。”
马寻顿时急了,“先不说催得急,哪能是让姐帮着带孩子。”
“你和弟媳懂带孩子?外人带着俺也不放心!”马秀英看着朱标说道,“俺们朱家、马家,长房嫡嗣都是跟着长辈。”
李贞也连忙说道,“俺先前也是担忧,保儿回来了自然不能住宫里。他要是把景隆带走,俺还活个什么劲!家里头都是老的带小的,都是这规矩。”
朱元璋立刻跟进,“姐夫,您老人家就在宫里住,时常再去府里看看。到时候您那儿媳也轻松,用不着每天给您请安。”
李文忠不在京城,李贞住在宫里也就住在宫里,但是哪有不想念自己儿子的。可偏偏小舅子舍不得这个姐夫,非要让他住宫里。
宫外还有一座恩亲侯府,那就是李文忠的妻妾住在那边的。李文忠要是回来,也是住在恩亲侯府。
马秀英继续说道,“好些年没带孩子了,俺得先带带孩子才行。”
旁边孩子那桌的朱橚有些纳闷,俺是母后带的啊!
马寻连忙说道,“姐,我真要是有了子嗣,请几个嬷嬷帮忙照料,哪能送到宫里来。”
朱元璋看了看朱标,说道,“说话!”
朱标无奈,躲了半天没躲过去,“舅舅真要是给俺添了弟弟,娘就常去照料。俺要是有了子嗣,第一个就养在爹娘跟前。”
靠!
说了半天是朱元璋和马秀英在敲打朱标呢。
而李贞也是一唱一和的,什么朱家、马家或者李家的‘传统’,反正爷爷就该带着长房首嗣。
朱元璋开心了,夹起鹅腿就给朱标,“这可是你当着你姑父和你舅舅的面说的,这是咱家里头的规矩,可不能不认账!”
看起来皆大欢喜,可是马寻心里还是有些压力,还没结婚呢,就在催生了。
朱标自然也有压力,舅舅还没有成亲就在被催生。他这边还没有下聘,爹娘就想要抱孙子了。
朱元璋得意洋洋,对朱标说道,“俺可是给你子嗣想好了字辈。”
随即朱元璋看向马寻说道,“小弟也不是外人,俺这个当姐夫的也想了。俺现在是皇帝,你外甥以后也是皇帝,总归是自家人。”
马寻心里一跳,该不会是元素周期表吧?
朱元璋就继续说道,“你其他子嗣不管,长房首嗣得按照规矩起名。以后一听,就知道是哪家的了!”
还真是元素周期表啊!
别看现在朱元璋没有捣鼓出来这玩意,可是心里早就盘算好了,要不然他的儿子就不会全都是木字旁了。
五行相生也是早就确定的,无非就是朱标这一辈没有取字辈而已。
马秀英笑着点头,催促说道,“过年就二十一了,你也该长长心了!俺也知道天德和伯仁都想带着你去打仗,你也想去是吧?”
看到马寻点头,马秀英立刻说道,“想去也好办,你先给俺添个侄子,要不然你就在京里!”
马寻抓了抓脸,催生都催的这么急了?
第50章 出宫
虽然在宫外有了住处,但是先前在宫里住的院子依然留着。
回京的第一天就是和亲戚、家人团聚,第二天马寻睡到自然醒,然后就被叫去了柔仪宫。
马秀英嘘寒问暖、不断的问着马寻出征的一系列事情,包括他的一些想法等等,马寻自然也没有多隐瞒,该说的基本都老实说。
第三天依然没有出宫,跑去太医院和太医们仔细的在聊着化橘红的药性、配伍等,在讨论着哮喘的保守治疗方案等。
马寻现在可是杏林高手,虽然他很多时候只听不说,但是没几个人敢骗他。
大将军和国舅爷凯旋,徐大将军当天入宫,据说皇帝、皇后亲自设宴接风洗尘,出宫的时候还是太子送的,不愧是陛下最信任的大将。
无数人都想要去恭维徐达,可是没有机会,因为他一直都是谨慎谦虚的性格,不太愿意和各种人士往来。
国舅爷就不一样啊,以前没理由去登门拜访,现在凯旋了,自然是要去恭贺一番。
但是进了皇宫的国舅爷就没了声响,一天、两天、三天都没动静,这个右都督还不上朝!
望眼欲穿的人更多了,以前就听说皇帝和皇后对这位‘失而复得’的国舅爷百般爱护。
看看如今这情形,先前的一些猜想还觉得轻了。
马寻在宫里一口气住了五天,不是和李贞说话就是找马秀英聊天,不是在太医院和一帮太医聊天,就是赶着一群外甥读书。
外甥们读书他不读书,虽然皇后下令让人教马寻书法,但是现在就纠正了拿笔的姿势。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马寻找到了马秀英,“姐,我也该出宫了。”
“你啊。”马秀英有些无奈的说道,“本来还说你长进了,和咱们亲近了一些,还是处处见外。”
马寻连忙解释,“也不是见外,真见外我就不至于这些天都在宫里安稳住着。要是以我的性子,见外的话早想法子跑了,找都找不到。”
在做针线活的朱静茹和朱静娴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她们相信舅舅能做出来这样的事。
马秀英不禁莞尔,“出宫后别整天窝在府里,也别只是逗着常家那几个小子,出去走动走动,多认识些人。”
马寻就说道,“这一趟出去认识了不少人,姐,哪些能多来往?”
“标儿先前带你去过的就多走动,其他的你要是觉得志趣相投也能来往。”马秀英苦口婆心,“用不着那么谨慎,真有事情俺和你姐夫帮你兜着。”
马寻还是没忍住说道,“那不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马秀英就严肃起来了,“你是俺弟弟,俺照顾你是天经地义。以后俺和你姐夫不在了,你就要照顾你外甥,这也是天经地义。”
马寻又没忍住,“标儿用不着我照顾,他本事大着,我有些时候都心里发怵。”
马秀英仔细一想,说道,“标儿待你是真亲近,他性子和你姐夫像,护着自家人。他比你姐夫强,你姐夫蛮横起来不讲理。”
马寻连连点头,随即说道,“姐,我能不能不上朝?”
马秀英认真想了想,说道,“也不是不行,只是有些时候该去。要上朝的时候提前和你说一声,没事多去你岳丈家,让他教教你为官之道。”
看到马寻喜笑颜开的用力点头,马秀英忽然间觉得自己这次提醒是白提醒了。
就算是不说,她这个弟弟也是要找理由往刘伯温的府邸跑。只不过大概率不是求教为官之道,这孩子的心思就没用在正处。
想到这些,马秀英不禁感慨,“还真是外甥像舅,都一个臭德行。”
马寻笑着起身,“那我先回去了,我得去和大姐夫打声招呼。”
马秀英问道,“不和你姐夫说一声?”
“他忙,就不去叨扰了。”马寻就说道,“姐,你也劝劝姐夫别太累着了。”
趁着马寻去院子的时候,马秀英说道,“让老二、老三送他们舅舅回府。”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