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第39节
“我也没闲着,我这不是在想着要医治伤员么。”马寻就认真起来了,“姐,我不去打仗,我一边管着国子学,我一边研究医学、科学。”
马秀英看了看马寻,“不要本末倒置就好,我可是听说你现在天天在酿酒。”
“那不是酿酒,是用来杀毒消炎用的。”马寻有些急了,禁酒令还没有解除,“以后要是有了外伤,得消炎才行,这样能少些发炎发脓。”
马秀英不置可否的说道,“随你,缺工匠你自己去找,真要是缺钱了和俺说一声。你姐夫给你那么多田地,也用不着俺补贴你。”
马寻确实不缺钱,基本上都是花不完。
马秀英忽然问道,“正旦要去上朝,这个事情你知道吧?”
正旦,这也就是春节了,属于大朝仪。
马寻点头,随即有些担心,“姐,外头现在传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李相国想要告老,那和我有什么关系!”
马秀英笑着说道,“你是国舅,你又是杏林圣手,你说的自然准。你也不用多想,你姐夫本来也想让李先生歇一歇。”
不只是要歇一歇,更是要削一下李善长的威望了。
开国以来大大小小的事情李善长都参与其中,他这个左丞相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文官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武将那边淮西可是有着一帮老弟兄也走的近。
一个侍女捧着衣服过来了,这是一件紫色的衣服。
马秀英有些很好笑的说道,“你这个都督,现在连身官服都没有。”
马寻接过衣服一看,有些失望。不过转念一想也理解,现在是开国初期,很多的制度不完善。
一品至五品官服紫,六、七品服绯多了标点符号这就是现在大明的官服要求。
按五德学说,夏尚黑、殷尚白、周赤、秦黑、汉赤、唐黄。明取法周汉唐宋,以火德王天下,色应尚赤。
这件事情现在还没有定下来,也就是说皇帝的龙袍到底用什么基础色都没定下来。皇帝的冕服等都没定下来,百官自然也定不下来。
而‘衣冠禽兽’的官府补子更是要再等一等,现在的大明虽然立国了,大事都没忙完,哪有什么时间去想这些规矩。
不过现在也基本上定下来了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的基础了。
朱标走进了殿内,见到马寻笑着说道,“舅舅可算是愿意入宫了,听婉儿说这些天常茂是最为开心,不用在府里拘着。”
马寻立刻说道,“那小子靠不住,我也不是天天出去。他居然敢骗常大哥,都是他自己跑出去玩了。”
“你舅舅过几天第一次上朝,你照看着点。”马秀英有些不放心的说道,“这一年就是不敢让他和朝堂上的那些人多来往,你舅舅心思单纯,容易被他们诓骗。”
朱标信心满满的说道,“娘,舅舅是多谨慎的人,谁能骗的了他?再说了,舅舅现在能文能武,朝中上下谁不佩服?”
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朱元璋和马秀英让马寻这个国舅迅速的在京城立足,甚至在朝堂上有了一定的存在感。
虽然根基不牢,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皇帝的刻意提拔。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在如今的官场,除了武勋、文臣之外,外戚的势力也陡然出现了。
李文忠自然算外戚,包括淮西人都明白这是皇帝放在军中的。此前大明的外戚,也仅仅只是李文忠而已。
不过现在冒出来了一个国舅爷,虽然出征过,但是看似陛下更希望让这位国舅制衡文官。
马寻看向朱标,说道,“标儿,老二几个现在还都是皇子,岁数也够了。要不然你去劝劝你爹,给你几个弟弟请个王爵封号?”
朱标立刻嗔怪说道,“舅舅,你这么说让我怎么去见弟弟们!”
“那也不碍事,他们岁数在长大。”马寻就耐心说道,“标儿,普通百姓家分家产的时候为了一副碗筷都能打起来。老二他们几个心里也明白,只是你还是先定下来比较好。”
“舅舅,我已经被立为太子了。”朱标无奈解释说道,“爹一登基,我就是太子,弟弟们早就没有其他心思了。”
“什么?什么?”朱元璋大步走来,“你弟弟起了什么心思?”
马秀英笑着抱怨说道,“小弟想要让标儿劝你册封诸王,下一步估计他得赶着其他几个亲外甥就藩了。”
朱元璋顿时眼前一亮,开心的拍了怕马寻的肩膀,“真是有长进,刘伯温那老匹夫还真教出来了些东西。”
“我和他不聊宫里的事情,最多就是说些中书省的事。”马寻就赶紧解释,免得老丈人被误会,“我有分寸,他更有分寸。”
朱元璋大笑着说道,“你们这一对翁婿凑到一起也好,商量着怎么保命。小弟能够想着让俺册封诸王,俺自然高兴!”
随即朱元璋看向马寻,说道,“这事情不能是标儿提,得你去提。”
马寻顿时头大,“姐夫,我不好提吧?要不然找礼部的人,中书省的人也能提,怎么就是我来提?”
“你是太子舅舅,也是老二他们几个的舅舅,就得你来提!”朱元璋立刻做出决定,“妹子,正旦大朝仪的时候,让小弟带头上奏如何?”
马秀英笑着点头说道,“也好,小弟带头上奏吧。”
朱标哭丧着脸说道,“那也太赶了,舅舅带头请封诸王,那我不得一边忙着劝谏爹,一边忙着带着弟弟们谢恩?”
这就是朱标,皇储之位就是他的,谁都不可以多想。
至于一众弟弟们也都是手拿把掐的,这里头固然是有朱元璋和马秀英这么些年刻意的维护朱标的地位和特殊,这也是因为他真的有能力镇住弟弟们。
马寻顿时头疼了,“姐夫、姐,我正旦的时候带头请封诸王,元宵之后我就大婚。估计过了正月,李相国就要告老还乡,我是不是太出风头了?”
“过完年才二十一,就该是意气风发之时。”朱元璋笑着开口,“这李相国的事情,你倒是帮了俺的忙。”
李善长的能力毋庸置疑,可是现在的朱元璋也会有些担心,得温和一点的去掉这位丞相的权柄。
至于马寻,不管他是主动还是被动,现在对于朝堂的影响也越来越多了。
继续去串门,肯定还是要去李贞的院里,他岁数大、冬天也不乐意走动,只能是其他人过去了。
第59章 过年
马寻就知道一旦入了宫,想要出去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都已经小年了,要不了几天就是过年,一个人在外面也孤单,那就留在宫里!
更何况还要学习,学习上朝的一系列仪式,这可不是繁文缛节。
正旦朝会仪最为重要的大朝仪之一,这是重大典礼,一旦有失仪,很有可能被弹劾。
朱樉满是好奇的问道,“舅舅,请封诸王的话,俺得是什么王爵?”
马寻很不理解的问道,“都到这个时候了,也该给你们说了吧?”
朱棡抢先说道,“还没定论呢,大哥说封二哥为秦王、封我为晋王。舅舅,秦王是不是太重了?”
朱棣急忙开口,“舅舅,俺是燕王,老五是吴王。”
朱棡又跟着说道,“怎么能封老五为吴王呢?那可是父皇以前的王号。”
王爵封号也能体现地位,一般来说是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国名,传统上以秦、晋、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因为这四个封号代表的国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
在唐朝之后,秦王就变得更加特殊了。而原本在传统上的‘吴王’,在大明这里就显赫了,那是朱元璋以前的王爵。
马寻就笑着说道,“老二是宗室诸王之长,自然可以受封秦王,你父皇、皇兄对你都有很高期待。老五封吴王也不要紧,谁让你受宠。”
朱棣可怜兮兮的说道,“舅舅,那怎么偏偏封我为燕王?齐王、楚王,也都比燕王尊贵。要是数下来,还有鲁王、赵王、魏王、梁王比燕王强!”
二哥、三哥的王爵封号也就算了,老五也不好去争。但是老六是楚王、老七是齐王,这就让朱棣非常不高兴了,王爵代表着地位!
“你喜欢军伍、喜欢打仗,自然要让你去要紧的地方了。”马寻就笑着安慰,“我觉得燕王挺好的,听着就像是要去北方和人打仗了。”
朱棣喜笑颜开,真的要是让他去打仗,燕王就燕王。
朱樉神秘兮兮的说道,“舅舅,俺们那大侄子都是靖江王了,唯独就他一个是郡王。”
朱铁柱,现在被改名为朱守谦了,也就是朱文正之子。这是大明第一任靖江王,是大明最特殊的一个藩王。
明朝封藩,诸王国都以始封之王为始祖。
但靖江王是例外,是以南昌王朱兴隆为始祖,朱文正为二世,首任靖江王朱守谦为三世。
皇子封亲王,授以金宝、金册。亲王除袭爵外的其余儿子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印、银册。
所以朱守谦虽以侄孙封王,但其始祖是朱元璋的长兄,所以地位独特,也是授金册、金宝。
而且冠服、车辂仪仗、朝贺礼仪等则大体与亲王相同,官属、护卫数量也在亲王府范围之内。
虽然是郡王,可是权利和待遇跟亲王一个样。
朱橚忽然献宝一般的说道,“舅舅,父皇想封你为徐王,说你救了母后和皇兄。”
马寻就连忙挡住这口无遮拦的外甥,“等我死了才能为徐王,你舅舅只要是活着就只能是徐国公,知道吗?”
有些懵懂的朱橚茫然的点头,但是朱樉则是忍不住看了看马寻。舅舅的胆子大了不少,以前提及这些话题,肯定躲远远的。
马寻顿时头大起来了,“你们几个赶紧给我想想怎么上奏,封王呢,关乎你们未来!”
朱樉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懂这些。要说行军打仗,朱樉他们可以滔滔不绝的建议、可以出谋划策。
可是请封诸王之类的事情,那就超出了能力范围。
李景隆开开心心的跑了过来,“舅爷爷。”
马寻连忙回头,笑着起身,“姐夫。”
李贞看着眼前的孩子们,笑着说道,“这几个都在,你也静不下来心写奏章。用不着操心,皇后肯定帮你准备好了。”
马寻一想有道理,不过还是说道,“假如她忙忘了,我要是再没有点准备,那就不好了。”
李贞也不好再劝,马寻的性格就是这么谨慎、稳重,这么年轻有这样的心性,实在太难得!
朱元璋带着马秀英和朱标来了,“姐夫、小弟,这两天忙,不是俺摆架子。”
马秀英也跟着说道,“姐夫,本该是重八带着我们过去。只是他太忙了些,又想一大家子人得在一块吃个年饭,这才劳烦您过来。”
李贞就笑着开口,“用不着说这些,你们忙,俺心里都明白。”
嘴巴上没把门的朱橚忽然问道,“母后,为何舅舅说他只有死后才封王?”
朱元璋非常意外,“谁和你说的?”
朱橚立刻就说道,“舅舅说的。”
马寻有些尴尬得看着朱橚说道,“这孩子嘴太松,以后什么都不能和他说了。”
“小弟连这些也都知道?”朱元璋打趣说道,“大过年的不说不吉利的话,你这些外甥里头,就标儿能守得住秘密。”
马秀英也开玩笑说道,“当着这么多孩子,能有什么秘密?三代追封为王,这不是应该的?”
马寻就只能说道,“这是在逗孩儿们,就是追封也是追父祖,哪能是我。”
“那你就好好做事,以后追你为王就好。”朱元璋看向朱标,“这事情俺说了不算,得问你外甥。”
朱标也凑趣的说道,“徐王本来也是舅舅的,也就是舅舅一直以大局为重、体谅,要不然眼看着就要封王、封爵,那就难办了。”
马秀英对此也是笑一笑,马寻识大体,她最为开心。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