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第87节
“医术高绝,以治中宫、国本,奉命出征,前锋大利,威声远振。”马寻乐呵呵的继续评价,“这稍微夸张了点,我打庆阳就是去分功劳,都是徐大哥、文英他们打的仗。”
马秀英有些宠溺的说道,“你救了标儿,这是实情。庆阳是你到了之后才破的,这也是实情。”
铁券上还刻着,“今天下已定,论功行赏,我无以报尔,是用封尔为徐国公爵,食禄五千石,使尔子孙世世承袭。”
“我本疏愚,皆遵前代哲王之典礼,兹与尔誓,除谋逆不宥,馀若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以报尔功。于戏!昔马援归汉,尔能效之,其勋过矣,尚期慎终如始,宣尔勤劳,训及子孙,保于永世。”
马寻随即看了看其他的国公铁券,岁禄方面他和徐达、常遇春一个级别。李善长是四千石,邓愈、李文忠和冯胜是三千石。
就算是国公,这也是有着一定的区别。
而再仔细看看,冯胜的世袭铁券上直接写明冯胜兄弟亲同骨肉、擅自率领全军返回,这也就意味着冯胜虽然被封国公,但是很大一部分是念在冯国用的功劳。
马寻忽然也意识到有些不对,因为在徐达、常遇春等人的世袭铁券上,虽然也有‘我’这样的字样,但是基本上都是以‘朕’为自称。
而到了马寻这里,一个‘朕’都没有出现,全都是‘我’。
在这一次的大封功臣,除了给正式的徐国公爵位,还有其他的加官。
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这不用说,开国大将基本上都有,唯独李善长等文官是‘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
特进光禄大夫,这是继承了唐宋的散阶制度,加官以示荣宠。而特进光禄大夫,这就是正一品了。
马寻是右柱国,仅次于徐达、常遇春和李善长的左柱国,这是勋官当中的最高级别了。
去年马寻才是‘少师’,但是现在直接进太保,这也是所谓的三公了。
这一次大封功臣之后,太师是李善长、太傅是徐达,太保是常遇春和马寻。
而‘大都督府右都督’、‘参军国事’,就是实际上的官职。
马寻和李文忠一样,都是武将、文官的最高机构都要去参与管理,大都督府和中书省都要去。
单纯就封赏来说,比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稍微低一点点,不过基本同级。比李文忠、邓愈等人,又要稍微高一点点。
在开国七国公之中,马寻就是那道分界线。
而朱元璋也别出心裁,大家都知道徐达是开国第一功臣,可是开国七国公之中是以李善长为首,但是他的封赏等比徐达稍微低一点。
仔细看着其他功臣的世袭铁券,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了,功过得失全在上面。
马寻仔细想了想,对马秀英说道,“姐,我本就是外戚,早年开国也无功。现在给我爵位倒也罢了,给的是不是太高了?我居国公之末,这最合适。”
“你姐夫不答应,标儿也不准。”马秀英就笑着说道,“我原本也是想着你排在末尾就行,他们非说你救了标儿,这个功劳就足矣。”
马寻小声问道,“我排在中间不合适,再者我比保儿高一截怎么说?保儿到底是朱家人,我们马家人哪能压着朱家人。”
“哈哈!”门外传来的笑声吓了马寻一大跳,“标儿,你看看,你舅舅就喜欢揪着这些旁枝末节!”
躲着偷听了半天的朱标也无奈说道,“爹,我也早就说过舅舅不乐意。还要说二哥的功劳大,论辈分就要提姑父更加德高望重。”
朱元璋含笑点头,马寻的那点小心思、那些预判,早就被他们父子猜到了。
甚至就是马秀英都在点头,她也基本上猜到了马寻的一些说辞和想法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朱元璋拍着马寻的肩膀说道,“你大姐夫这一次也封国公,我姐夫、外甥都是国公,比你们马家可强多了!”
马秀英瞪了一眼朱元璋,她的丈夫有些时候大大咧咧的,而且越来越喜欢开马寻的玩笑,看到马寻窘迫就好像非常有趣一般。
朱标就认真对马寻说道,“舅舅,我姑父这一次是曹国公、特进荣禄大夫、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右柱国。唯独少了参与国事,二哥可是左都督。”
朱标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李贞看似是比马寻低一截,但是人家曹国公这个爵位可是一下子父子两人同时受封,而且李文忠实质上的官职比马寻还要高一点。
大封功臣,朱元璋也能玩出来门道,父子同时受封也就罢了,关键是父子二人同时都是曹国公。
这要是出门遇到了人,李贞、李文忠同时在场,得说‘大曹国公’、‘小曹国公’了。
马寻就说道,“给我加了三公,保儿就连三少都没捞着,大姐夫也没有。”
这也是马寻和李贞、李文忠父子的区别,曹国公父子两个都没有东宫加官。
朱标就立刻说道,“舅舅,这可是您想岔了。三公,那是天子三公,是辅佐皇帝。二哥封三公就不合适了,姑父年事已高就不好劳烦他。”
看到马寻被堵的脸红脖子粗,朱元璋和马秀英都笑的很开心。
要说讲大道理、讲礼制,朱标更是信手拈来,可以让马寻无话可说。
三少算得上是太子的老师等,但是三公可就是天子三公了。
谁让马寻和朱元璋是平辈呢,而李文忠则是晚辈,在三公的问题上没得商量。
更何况三公也好、三少也罢,现在都是加官以示恩宠,没有实质上的权利。
随即朱标也立刻说道,“舅舅祖上可就是太保。”
朱元璋也跟着点头,马默当年可是被追封太保。所以在朱元璋、朱标父子看来,封马寻为太保就是一段佳话。
马秀英也说道,“我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没有反对,你到底是要护着标儿。你和伯仁一个是标儿舅舅,一个是他泰山,你们两个当太保才合适。”
徐达和李善长这两座大山不好逾越是一回事,最主要的是‘太保’的加官也是让百官、让天下臣民都看清楚马寻和常遇春的立场。
这一下马寻更加无言以对了,他要是继续反对成为‘三公’,到时候就是不忠不孝了,还要被朱元璋一家嫌弃不顾亲情、不护晚辈。
既然没办法拒绝,马寻就接受,“那也好,我现在身份显赫,做事也容易。”
看到马寻想开了,朱元璋这一家三口就是最开心的。
主要就是马寻不争不抢的性格是好,可是有些时候也让人担心,朱元璋还想着厚待马寻以示对皇后的荣宠呢。
而在马秀英看来,朱元璋厚待马寻不只是对马家的照顾,这也是在不断的提升朱标的地位和威望。
毕竟明年朱标就要大婚了,现在虽然朱标也开始参与一些国政,但是都是在私下由朱元璋、马秀英教导。
大婚之后,朱标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奉天殿观政,就可以在文华殿升殿处理国事了。
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皇太子成年了,在一众文武官员的拥护下可以处理社稷大事了,是开始正式的接权了。
谁要是反对,皇帝和皇后先不出面,徐国公可以去替太子摆平一些官员!
第126章 打别人家孩子
什么人该封什么爵位,该封几品官职,很多人心里也都有自知之明。
尤其是在李善长为唐胜宗讨要爵位失败之后,大家更加明白这就是定局了,大封功臣的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
觉得爵位、官职低了的也没必要灰心丧气,现在看似是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机,但是还有大把的机会。
沐英、蓝玉现在都没有爵位,以后该封侯封侯、该封公封公。汤和、傅友德这样暂时只是侯爵的,也可以再立新功进封国公。
而马寻的爵位也没什么好议论的,他的父亲是马太公,是大明第一个被封的亲王,哪怕是追封的,那也是亲王。
毕竟朱元璋追封他三位兄长分别为南昌王、盱眙王、临淮王,理论上来说都是郡王。
年初的时候,朱元璋才追封了义父郭子兴为滁阳王。
更何况马寻医术高明救了皇后和太子,这就是绝对的功劳。
说他是武将不妥的话,徐达、常遇春就要找人聊天了,庆阳之战可是北伐战役中最惨烈的,这可是马寻先破的城、擒杀的敌将。
名正言顺、稳稳当当,谁也不能挑马寻的出身、爵位和战功说事,要不然就是和帝后为敌,和徐达为首的淮西勋贵为敌。
心满意足的马寻出宫了,心情好就说道,“一个个的都回去,明天随我去军营!”
常茂等人大喜过望,只是刚转身想跑就听到一声怒喝,“就这么回去?这么没礼数?”
常茂等人急刹车,连忙鞠躬作揖,“外甥谢过舅舅教诲,我等告退!”
看到马寻点头,常茂等人这才拔腿就跑。
何大就佩服不已的说道,“还是国舅爷有本事,这个岁数的小崽子最难管教,在您面前都给治的服帖。”
马寻就笑着说道,“我是扯着虎皮做大旗,要不是皇帝陛下和皇后殿下的威风,我哪能有这样的本事。”
似乎是怕何大不信,马寻就说道,“要是放以前,不要说官宦人家的子弟了,就算是遇着了嚣张一些的地主士绅子弟,我都绕着道走,生怕和他们起冲突。”
何大脱口而出,“真遇到了起了冲突,反正国舅有武艺,杀了就跑,反正你那会儿也没牵挂。”
这就是话聊不到一块去了,马寻的出身、经历大家都清楚。
他想着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怕有什么麻烦。
而何大这样的人就是想着大不了杀人跑路,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容身呢?
话不投机,马寻转身就走,而何大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憨笑着挠了挠头,随即对旁边的护卫瞪眼。
马寻找到刘姝宁,开心说道,“帝收揽贤豪,一时佐命功臣并轨宣猷。而帷幄奇谋,中原大计,往往属基,故在军有子房之称,剖符发诸葛之喻。”
刘姝宁眼前一亮,忙不迭的问道,“可是陛下给父亲的敕命?”
马寻点头,继续说道,“授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使子孙世世承袭。”
朱元璋也不只是一次称赞刘伯温为‘吾之子房’,虽然有些时候是褒扬,不过能够以文官授爵,在大明也屈指可数了。
在文官系统上,刘伯温也是仅次于李善长,所以即使不是公爵、侯爵,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马寻提前‘剧透’,这也让刘姝宁很开心,因为这也算是尘埃落定。
毕竟现在关于大封功臣的讨论很多,不只是当事人心里急切,他们的家人也都心里七上八下。
刘姝宁开心之后连忙问道,“夫君的徐国公也是定下的吧?”
“对,过些时候你就是国公夫人。”马寻开玩笑说道,“不要说第一批大封功臣的了,就算是之后再封功臣,你也是岁数最小、身份最贵。”
刘姝宁喜笑颜开,马寻被封为国公,除非是出现特别大的变故,要不然她就是会顺势被封为诰命夫人。
明沿宋制,封赠一品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
不过这里面也是有区别,封赠官员首先由吏部和兵部提准被封赠人的职务及姓名,而后翰林院依式撰拟文字。
到封典时,中书科缮写,经诰敕房核对无误后,加盖御宝颁发。
如果功绩超群都有机会得到皇帝的封赠命令,就是这里所说的诰命。
这就是区别了,女子可以随着丈夫的官职自动得到封赠。但是如果功劳大等等,那就是皇帝亲封,这才是真正的诰命夫人。
甚至就是‘夫人’也不能乱用,一二品的官员的正妻才能叫‘夫人’,品级往下就是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
无封无品,那只能叫‘娘子’。
看到刘姝宁开心的样子,马寻笑着开玩笑,“以后泰山见了你,也要自称‘下官’。”
刘姝宁娇嗔说道,“夫君就会打趣我!就是得了诰命,也只是官身,更不会在外面逞威风。”
马寻得意起来,对刘姝宁说道,“就是出去耍威风也行,人生得意须尽欢。我们还是低调了些,要不然总有人招惹我们。”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