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65节

  华贵的服饰。

  配合他灿烂无比的笑脸。

  只能说看上去非常喜庆。

  在喜庆的脸中,天幕也开始播放。

  只见画面一转。

  刚才穿着龙袍大笑的光头男子,一身戎装的出现在了城墙之上。

  天幕标注他是陈友谅。

  儿童城墙的远端,一个穿着将军盔甲的男子,大呼小叫的,冲了过来笑着大喊道:

  【汉王!汉王!大喜啊!大喜啊!】

  【本地的乡绅为汉王献上一座金榻。】

  镜头随即转到了一座金色的椅子旁。

  说是金榻。

  其实就是龙椅。

  一个白胡子老头,他虽然已经八十岁,但依然是八十岁的销售冠军。

  老头站在龙椅的旁边,指着龙椅开始讲故事。

  【启禀汉王,在八十年前,也就是老夫出生的那一天。】

  【那是八月初一,突然天降暴雨,电闪雷鸣。】

  【老夫当时刚出生就亲眼所见!】

  【天空中出现一条金龙神龙见首不见尾。】

  【金龙横行天空,整个天空金光大作,威武无比,真有天崩地裂之势啊!】

  【风雨停歇之后,先父带着乡亲们冒死上山来到龙王庙。】

  【却惊讶的发现龙王庙不见了。】

  【那龙王庙庞大无比,却一夜之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而在原来龙王雕像的地方,却出现了这一座金榻。】

  【后来老夫去经过多方考究才知道,这金榻乃是当年大汉皇帝留下的龙椅。”】

  【老夫一家冒死,藏起了这座龙椅,等待有德之人。】

  【并且在今天由老夫将其献给大王。】

  ……

  天幕上的老头一通狂吹,并且说是因为陈友谅称汉王,问陈友谅是不是要光复大汉?

  陈友谅呵呵一笑,表示当然。

  ……

  天幕外,刘备看到这后世,一个叫陈友谅的人也在光复大汉也不禁一愣。

  “这陈友谅是谁?他莫非也是大汉皇族刘氏子孙?”

  “不知道天幕上的时代到底是多少年之后?”

  “直到那个时候,依然有人在努力的光复我大汉吗?”

  “不会到了更后世的,那个现代华夏,还有人在光复大汉吧?”

  刘备满脸疑惑,心中对陈友谅生了一些好感。

  也继续期待地看着天幕上,那八十岁金牌销售继续狂吹。

  【看来这是天意,让大王顺意天命,承继大位!】

  【拯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

  在老头的带动之下,周围的其他陈友谅的手下们也纷纷涌了上来。

  一个个都嚷嚷着。

  请求陈友谅继承大统登基称帝!

  【请大王称帝!】

第152章 你们害苦了朕!赵匡胤:这我熟!

  天幕外的古人们。

  特别是那些权力中心的古人权臣们。

  此时哪里还看不懂?

  这所谓的一道闪电劈出一把龙椅,完全就是在编故事!

  相当于民间发现祥瑞一样的故事。

  而天幕上,陈友谅周围那些将军们,一个个都急切的请求陈友谅称帝。

  更是说明了此时的陈友谅已经大权在握,随时可以登基称帝了。

  ……

  天幕外。

  曹操不屑的说了一句:

  “呵呵,这八十岁老头发现的龙椅纯粹就是自导自演。”

  刘裕:“刚才看着陈友谅,就知道他是个野心勃勃之辈!”

  “说不定这龙椅之事就是他自己安排的。”

  赵匡胤:“这套流程我太熟了,真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啊。”

  “陈友谅,朕倒要看看你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应该会比朕当年的黄袍加身,要稍微的好一点吧。”

  而刘备看到这一幕。

  也是叹息着摇了摇头。

  “虽然只是野心勃勃的军阀。”

  “但如果他真的愿意光复我大汉的话,倒也算是一件好事。”

  “那么他会愿意登基称帝吗?”

  天幕上。

  眼前摆着风暴诞生的龙椅。

  周围的将军们也在纷纷地劝陈友谅称帝。

  就在大家都以为,陈友谅会顶不住帝位的吸引,宣布登基称帝的时候。

  却只见陈友谅大手一挥表示道:

  【不!我不做皇帝。】

  周围人还想继续劝。

  而陈友谅,叹息了一口气,把手举起来,示意周围安静。

  然后他缓缓的走到龙椅旁,语气十分沉稳的说道:

  【如今天下未定,烽烟四起!】

  【南北枭雄无不暗藏大志!】

  【他们这些狼子野心之辈,都对帝位垂涎三尺!】

  【我陈友谅是个明白人,我可不想在这火炉上烤。】

  【再说,我陈友谅何德何能?】

  【怎么敢僭居大位呢?】

  【不!不!不!】

  说吧,陈友谅风风火火的离开现场。

  眼神中透露着坚定。

  而周围的将军们则都很失望。

  天幕外。

  本来不少人,都觉得这陈友谅肯定要顺水推舟,宣布登基称帝。

  结果没想到,面对皇位的诱惑,他竟然还能把持得住!

  不少之前以为陈友谅,是个纯粹的野心家的古人,也觉得陈友谅多少还是有一些东西的。

  最起码心里很清楚。

  如果他所处的时代,真的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的话。

  那他贸然称帝,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曹操也说道:“那陈友谅所处的时代,很有可能跟当年一样,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

  “如果真的是群雄并起,而陈友谅又贸然登基称帝的话。”

  “那他也将成为冢中枯骨。”

  ……

  但在北宋。

  赵匡胤看天幕上陈友谅的表现,再看他手下将领们那一个个猴急的样子。

  心里是门清!

首节 上一节 165/9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