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96节
【可以说现在的恒河,已经确确实实不再适合饮用了。】
【如果你真的干了这碗恒河水的话……那只能祝你好运。】
在讲述恒河水曾经不是那么污秽。
现在却污染严重的同时。
天幕也专门播放了许多恒河水,现在的画面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不忍直视。
河水浑浊不堪,被厚重的墨色笼罩,几乎无法分辨出其原本的色泽。
河面上漂浮着各式各样的垃圾,肉眼看上去就知道空气绝对弥漫着恶臭。
花花绿绿的河水。
腐烂发臭的各种尸体。
以及一边剧烈咳嗽,一边在恒河中沐浴的印度普通百姓。
都不需要加入BBC滤镜,就能感觉很阴间。
……
商朝。
帝辛看着天幕上的印度人们,在恒河里又是洗澡,又是饮用又是洗菜做饭。
不知为什么就想起了自己的鹿台,和鹿台里的浴池。
帝辛食欲不振,停下了筷子。
“呃,不得不说……这画面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仅仅是看一看,就觉得不舒服。”
“话说这印度国的人民,叫三哥是吗?”
“他们也真是够顽强的!”
“温度那么高,环境又这么恶劣,一般人到三哥那里去,恐怕还真生存不下去。”
“怪不得后世会把他们称为三哥。”
“称三哥的原因找到了。”
第172章 朱元璋父子论治黄河
天幕也继续讲述。
【粗略的了解了一下恒河的情况之后。】
【我们再把视线放回国内,看看我国。】
【和恒河一样,长江和黄河都是超级人口大国的母亲河。】
【都是发源于青藏高原,且自西向东流的大河。】
【都是在最近几十年,由于国家快速发展,带来了比较严重的河流污染问题。】
【也都是在最近几年,拿出了一揽子的保护和治理河流污染的方案。】
【所以说拿恒河,和我国的母亲河长江以及黄河相比,是相当合适的。】
【先说黄河。】
【黄河流域是毫无争议的,华夏文明的母亲河。】
【但顾名思义,这条河黄的是土,是沙。】
【黄河里有大量的泥沙。】
【黄河在其流域范围内,肥沃土地滋养庄稼,但又总是泛滥成灾。】
【黄河还喜欢改道,每次改道都会深刻地影响流域内的环境和人文居住条件。】
【再加上水土流失严重。】
【可以说黄河既是华夏文明的母亲河。】
【又是一条,对黄河流域百姓生活的严重威胁的河流。】
【华夏民族跟黄河较劲几千年。】
【几乎历朝历代的头等大事,都是治理黄河。】
【再看看长江。】
【长江流域,在我国古代早期不算太繁荣,但在北宋之后,长江流域就渐渐的取代了黄河流域,成为了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现代长江下游地区,普遍经济良好,工业迅速的发展。】
【除了工业化带来大量的污染之外。】
【长江流域还存在着长期的拦河筑坝,挖沙采石,以及高强度捕鱼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等诸多问题。】
【在一段时间的长江。至达到了我真无鱼的夸张水平。】
【好了,现在我们分别介绍了恒河,黄河以及长江这三条各自国家的母亲河所面临的问题。】
【那么再看看,在最近几年里,这三条河流的治理情况如何?】
【先说恒河。】
【在2014年的时候,莫老仙就在大选时提出了一个清洁恒河计划。】
【莫老仙的计划,是从2015年开始,在五年之内投入三十亿美元来治理恒河的污染问题。】
【但截至2018年10月,该计划的时间表已经超过了一半的时候,所投入的资金才仅为8.2亿美元。】
【治理恒河污染的236个具体措施。】
【其中只有63个已经完成。】
【那么,在清洁恒河计划没有完全完成的情况下,取得的效果如何呢?】
【印度在恒河的四十一处地区,进行了河水抽检。】
【但其中水质达标的仅有四处。】
【也就是说,经过治理,不到百分之十的恒河流域,其污染有明显的好转,达到了标准之内。】
【目前看来,恒河流域百姓们肆意倾倒垃圾进入恒河的传统观念依然没有改变。】
【大量的生活垃圾,持续倒入恒河流域。】
【再加上工业污染排放污水的问题,也一直难以治理。】
【可以说,别说恒河清洁计划的三十亿美金只到位了不到一半。】
【就算全部到位了,对于这条承载了数亿人口的超级大河,三十亿美元也只是杯水车薪。】
【尽管清洁恒河计划已经提出十年了。】
【但依然只是一个计划。】
【一个不错的计划。】
【但计划依然只是计划。】
……
《弹幕:恒河这种大河,再加上印度的风土人情,30亿美元够个屁啊?》
《加个零应该有机会。》
《3000亿都难说啊!》
《三哥可以啊,236个措施居然完成了63个?比我想象的好。》
《背景音乐东北玩泥巴?》
《省流:新建文件夹.jpg》
《恒河治理那都不是计划,那是概念!》
《别治理恒河了,三哥多修一些厕所吧。》
《庸子:你清理了恒河我喝啥?》
……
可以看到,大部分的观众对恒河治理都不是很看好。
而古人们。
其实并不关心三哥。
看了三哥恒河治理的问题,也只是图个新鲜。
看个热闹。
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接下来。
因为大家都知道,接下来天幕要开始讲述长江以及黄河的治理问题了。
这才是古人们最关注的。
特别是黄河的治理!
更是历朝历代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头等大事!
就连朱元璋都指着天幕说道:
“当年的前朝大元,要不是治理黄河的问题,恐怕还不至于国祚不足百年。”
朱元璋指着天幕上的黄河,问一旁的朱标说道:
“你觉得元朝他们,治理黄河有没有什么问题?”
朱标是一个有才能的太子,大部分朱元璋提出的问题,他都能够给出一个比较不错的回答。
但听到朱元璋问自己治理黄河的问题。
朱标也是暗暗叫苦!
治黄问题,岂是简单能说得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