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29节
【许多将领纷纷认为,应该避开窦建德的锋芒,先退军,日后找机会再战。】
在讲述的同时,天幕也用地图展示了目前的局势。
可以看到唐朝的地盘虽然大,对洛阳形成了包围态势。
但唐军也面临着突厥和窦建德两股外部势力的威胁,局势并不是很乐观。
天幕外。
嬴政看着天幕上的地图配合讲解的局势,陷入了思考。
嬴政有自己的想法、
不过嬴政并没有说出来,而是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自己的武将们。
因为嬴政已经知道大秦二世而亡的事。
而嬴政觉得,自己即使没能长生不老,但留给扶苏的班子应该不会太差。
不至于把国家给搞得二世而亡。
所以嬴政有些怀疑。
一方面是怀疑扶苏的能力。
一方面也怀疑自己是不是看走眼了?
自己准备留给秦二世,协助治理天下的那些高官们是否其实是水货?
把天幕局势的分析问题抛给在场的群臣们,让他们作答,其实也是一种测试和考验。
这种军事问题,李斯自然不着急回答。
按理说这个问题该由蒙恬来回答。
不过蒙恬和扶苏关系过于密切,而现在扶苏的处境又有些微妙。
所以蒙恬也选择了低调。
甚至是王离,知道皇帝心情不好,也牢记王翦的风格,没有急着出头。
最后反而是章邯第一个回答。
只见章邯指着天幕说道:
“唐军势大,如同当年大秦的态势已成。”
“但面临的敌人也多。”
“如果能够在东出之后迅速拿下洛阳,自然一切大吉。”
“但现在天幕上也说了,李世民率军东出之后,虽然一路收获不少,打的王世充不敢出城野战,只能坐视唐军占领各州郡。”
“但是最关键的洛阳始终拿不下。”
“大军困顿于坚城之下。”
“士气一定会受到影响。”
“再加上现在唐军后方有突厥袭扰。前方又有占据燕赵之地的那所谓夏王窦建德十万大军。”
“以末将之见,唐军此时该撤了。”
嬴政点了点头。
嬴政觉得,章邯的说法虽然没什么新奇,不算是什么军事天才的思路。
但也确实很稳妥,没什么大毛病。
后世的伪唐已经占据了关中,继承了自己大秦的基业。
接下来进可攻退可守。
只需要找准时机,便能鲸吞天下!
暂时的撤退,反而是明智的选择。
章邯的思路,可以!
如果自己去世后,继任的秦二世手下武将都是章邯这种水平的话,怎么可能几年的时间就把大秦给败光了?
心里思考着问题,嬴政继续看着天幕。
【李世民手下的将领们,此时分为关中派和瓦岗派。】
【其中关中派普遍希望先撤回关中,稳住基本盘日后再战。】
【不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在洛阳这边和王世充、窦建德死磕。】
【而李世民手下瓦岗派的将领们,则纷纷坚持继续围攻洛阳。】
【毕竟拿下关东,瓦岗派才算是有了自己的根基。】
【此时到了必须做出决断的时候。】
【如果李世民犹犹豫豫的话,定然会使唐军内部人心不齐,极大地影响战斗力。】
【而李世民也果断的做出了自己的决策。】
第28章 李世民的外挂没有终点
【李世民有自己的想法。】
【但他不独断专行,而是先听取了其他人的意见,然后给自己手下将领们,甚至包括给李渊分析利害。】
【李世民一条条的剖析,表示现在王世充兵粮已经耗尽,军队离心离德,稍微加把劲就能够把洛阳攻下来。】
【拿下洛阳不是问题。】
【窦建德也不是问题。】
【窦建德远道而来,一路势如破竹,没经过硬仗,士兵正处于骄傲状态。】
【现在咬咬牙,找准机会,可以一举搞定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心腹大患!】
【而如果就此撤退,之前占领的河南地区就将全部归属窦建德。】
【到时候窦建德把王世充吞并了,就会在态势上碾压大唐,到那个时候可就悔之晚矣了。】
【分析之后,李世民也亮明了态度。】
【“吾计决矣!”】
【就这样唐军上上下下统一了思想。】
【继续围攻洛阳,并凭借着虎牢关和窦建德展开对峙。】
汉末。
刘备看着天幕,忍不住称赞李世民道:
“这位叫李世民的后辈,他作战的决心和意志的确值得称赞。”
“面对不同的选择,他不像那袁绍一样优柔寡断。”
“乾坤独断,凸显王者霸气!”
“但天幕上也说了,他是接受了手下的意见,然后作出了坚定的判断。”
“仅仅从这一点内容,就可以大概看出李世民他作为一名领袖的可贵品质。”
“我刘备也必须要学习他,才能够做出一番大事业。”
刘备和被打了一顿屁股,现在还只能趴着的刘禅一起,认真的看天幕后续的内容。
并且刘备已经判定。
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绝对不是之前天幕上那个向铁世文卑躬屈膝,写下降书的李世民!
而很大概率,是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
天幕。
【窦建德掌握整个河北地区,并且上下归心后方的世家大族给他的支持很充足。】
【李世民知道长期对峙下去可能会出意外,因此也一直在找机会。】
【优秀的统帅,要善于抓住机会。】
【李世民也一直在侦查敌营的情况,关注敌人的动向,以寻找进攻的机会。】
【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一行四人跑去前线侦查,距离夏军大营仅有三里路。】
【但李世民一点也不害怕,反而对尉迟敬德说道:等会我手持弓箭,你手持马槊,对面即使百万大军也不怕。】
【而很快,李世民等4人就遇到了一支夏军的骑兵巡逻队。】
【李世民还生怕对面不来抓自己,直接大喊亮明身份,引来大批夏军。】
【李世民等4人且战且退,引导夏军进入埋伏圈,杀敌无数,取得一次小胜利。】
天幕外,刘裕看到李世民这么浪又这么猛,也不禁傻了眼。
“一开始看天幕,李世民向铁世文投降,我还想着李世民很弱。”
“后来觉得李世民作为皇帝,可能不弱。”
“但个人勇武应该一般般。”
“但现在看来,这李世民的个人勇武,也非常出色啊!”
“上段天幕把李世民说的那么弱,纯属误导!”
而一旁的檀道济觉得,自己需要给老大刷一下好感度,于是是恭维道:
“李世民虽然剽悍,但和大王您当年一人追着上千贼寇砍的勇武,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刘裕回想起往事,不禁笑了笑。
“也许吧。”
“论勇武,孤或许的确在李世民之上。”
“不过当时的我,还只是刘牢之手下一名参军,需要奋勇拼杀建功立业。”
“而天幕上的李世民,已经是大唐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