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326节

  这些朝廷的要员们。

  一个个的三品起步。

  各种带兵的实权武将。

  各种封疆大吏。

  各种朝堂高官。

  甚至还有王爷!

  可谓是整个大清帝国,最位高权重的一群人。

  而此时的这群人。

  竟然是毫无形象的,举着一些玉镯子花瓶之类的,在街上像是小商贩一样吆喝卖东西。

  从旁边路过的田文镜。

  看到这些大人们,像小商贩一样吆喝。

  也是大惊失色,连忙问道。

  【各位大人,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而被问到的人,双手拿着两个镯子,带着挑衅和不服的表情,有些阴阳怪气的说道:

  【还看不出来吗?我们这是在卖家当,还你的债呀。】

  田文镜一愣:

  【欠我的债?】

  【我什么时候有钱放债了!】

  【你们这是摆明了,要和朝廷对着干呀?】

  ……

  而天幕外。

  古人们特别是古代的帝王们,看到这些冥顽不灵的官员,竟然是阳奉阴违。

  口头上喊着筹钱还债。

  但实际上去大街上叫卖家当。

  把朝廷的威严都扫地了。

  许多古人,是勃然大怒。

  荀子:“杀了!都杀了!”

  嬴政:“哼!这后世的大清帝国,真是腐朽到了极点!”

  “身为朝廷要员,欠债不还也就算了,竟然还公然践踏朝廷的体面!”

  “要这么说,还不如真就全杀了!”

  不过嬴政也只是口头上这样说一说罢了。

  因为在说出这句话的同时。

  嬴政就想到了。

  许多在秦国绵延百年的贵族。

  想到了自己的大秦。

  虽然整体来说,大秦吏治清明。

  但也不乏类似于后世大清那样的情况。

  遇到那种,后世大清的官员欠朝廷的债不还的情况。

  嬴政稍微的扪心自问一下。

  就会十分无奈的发现。

  自己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晋朝。

  司马睿看到这一幕,也是感同身受。

  “果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这一幕在我大晋会出现。”

  “没想到,在千年之后的大清也依然会出现。“

  “话说,那后世的胤禛也的确有觉悟。”

  “他知道这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

  “所以在接下这份任务的时候就说了,大不了当一个孤臣。”

  同时。

  共情中的司马睿,也为后世的胤禛出了一个主意。

  因为司马睿,虽然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皇帝。

  但他拥有极其丰富的,和强势的世家们打交道的经验。

  从目前所掌握的天幕内容来看。

  司马睿就已经分析出来了。

  后世这些欠债的大清官员,和皇亲贵族们。

  他们针对此事,已经形成了一个攻守同盟。

  其中不乏掌握兵权的将军。

  也不乏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甚至在皇家内部,也有以十阿哥等为代表的人,为这些欠债的官员们说话。

  司马睿已经很明显的意识到。

  此事,已经不是胤禛所能处理的了。

  “现在看来,这件事既然无法完成。”

  “还不如和这些欠债的人达成和解,让他们表现出一个态度,然后把态度拿回去向皇帝复命。”

  “不用真的拿多少钱。”

  “收不到足够的钱,显然那皇帝并不会满意。”

  “但此时既然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也只能两边都稍微的调和一下。”

  “朕看这后世的胤禛,也算是一位正直之人。”

  “要是因为此事,得罪了太多的人。”

  “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学会妥协,这就是朕作为一名皇帝所悟出来的智慧!”

  明朝。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内心尤为的生气。

  从最基层的百姓中走出来的朱元璋,他对这些官员们的行径,是尤为的看不惯。

  “杀了…大不了都杀了!”

第258章 我心匪石不可转!九子夺嫡神仙打架!

  朱元璋摸着一张人皮,狠厉的说道。

  “要我说这后世的鞑子大清,就是太软弱!杀的人太少了。”

  “要是把朕放到胤禛的这个位置上去?”

  “好说,直接全部抓起来!”

  “然后去向皇帝讨一份圣旨,谁敢欠债不还,直接剥皮!”

  朱元璋畅快的说了几句。

  但突然想到不对!

  这些欠债的人当中,甚至有就有皇帝自己的儿子。

  甚至还有好几个!

  杀官员朱元璋不怕。

  但总不能连自己的儿子都杀好几个吧?

  朱元璋也不禁咧了咧牙。

  “难办,确实难办。”

  “这种级别的关联,怕是要牵连上万人,才能勉强刹住车。”

  “话说这后世的康熙皇帝到底什么水平?”

  “就放任各级官员,直接拿国库的银子?”

  “还放任几个儿子互相辗轧,不怕子孙互相残杀吗?”

  朱元璋说到这里,又想起天幕剧透过的朱棣造反一事,稍微有些气短。

  “不过归根结底。”

  “这还是因为后世的鞑子清朝,他们的吏治腐败,朝廷上下乌烟瘴气所导致的。”

  “而我大明,则完全不同。”

  “朕,专门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可以确保官员们清正廉洁。”

首节 上一节 326/9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