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38节

  【如果德国进攻法国的话,德国优先选择绝对是北线,经低地三国进攻法国。】

  【毕竟那里进攻起来最方便,而且收益也最大。】

  【而法国呢?】

  【法国也希望德国走北线。】

  【走北线的话,法国就可以把战线推进到国境外。】

  【英法联军和德军,几百万人在低地地区,主要是比利时和荷兰的境内血战。】

  【比利时被炸烂?】

  【与我法兰西何干?】

  【让战火在别国境内燃烧,不至于破坏法国本土的经济。】

  【那么,要如何确保德军走北线呢?】

  【让南线此路不通不就完事了?】

  【在这种思路之下,马奇诺防线也就应运而生。】

  【马奇诺防线,修建在法国和德国交界处的南线。】

  【几乎把整个南线都堵得死死的。】

  【按照构想,在马奇诺防线的巨大威力之下,德国不会在南线集中主力。】

  【毕竟德国本来就倾向于从北线进攻法国。】

  【现在南线又有坚不可摧马奇诺防线,更容易使德国在决策时决定主力进攻北线。】

  【德军主力投入在北线,走低地地区的话。】

  【可以减少法军在南线的投入。】

  【而法军在北线低地地区投入主力,和德军拉开了架势对轰,再打上三年也不怕。】

  【反正低地被打烂了,和我法兰西有什么关系?】

  【除此之外,让德军走北线进攻低地三国,也是法国的阳谋。】

  【因为英国人不会容忍德国占领低地。】

  【到时候英国佬也会全力出战。】

  【这样法国就不用担心,再被英国人给卖了。】

  【这就是马奇诺防线修建的两大背景。】

  【从军事上:减少法国军事投入,降低成本,让法军主力可以在低地和德军决一死战。】

  【从政治上:德军主攻南线,英国大概率卖队友划水,等法国被打的半死之后才发力。而德军主攻北线,英国为了保障海峡安全,也得拼命!】

  天幕视频的前半段结束。

  《弹幕:马奇诺防线原来修建背景这么高深?我还以为就是单纯的堡垒要塞呢。》

  《逼迫德军走北线,然后在荷兰、比利时境内打的尸山血海?》

  《我要是比利时国王,我直接报警了!》

  《法国人看来也不傻。》

  《废话!法国一战被英国佬坑惨了,二战还能再次上当?》

  《其实马奇诺防线完成了它的修建使命。》

  《相比其他方向,马奇诺防线已经是法国军队投资性价比最高的项目了。》

  《没错,马奇诺防线花费巨大,但马奇诺防线是真的可以省钱。》

  汉初。

  善于寻找路线的韩信,看了天幕上的地图,和马奇诺防线的覆盖区域。

  一方面期待着后续会继续介绍防线。

  但韩信也有一点疑惑。

  因为韩信注意到,在北线和南线中间,那一片标注为森林的地区。

  法国的防御力量似乎很薄弱?

  “那片森林,叫做阿登地区?”

  “那里是无法通行的天险吗?”

  韩信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也只能随口自言自语的问了一句。

  明末。

  崇祯看到马奇诺防线,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辽东防线。

  但崇祯有些看不懂的是。

  怎么天幕上说,马奇诺防线是为了省钱?

  修建防线,耗费巨大,怎么可能省钱呢?

  “让朕好好思考一番,看看天幕说防线省钱背后的思路到底是什么。”

  汉末。

  刘备一边欣赏着天幕,一边也无奈了的笑了笑。

  “说起来这法国,也真是心累。”

  “按理说英国是法国最有力的盟友,结果前面应该故意让德国做大,限制法国。”

  “现在二战打起来了,法国还得时刻担心英国会卖自己。”

  “这结个盟,也太心累了。”

  “不过我也渐渐地理解,为什么天幕上说,做英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做英国的盟友是致命的了。”

  “要是法国和德国全面开战,法国指望着后世顶级强国英国的支援。”

  “然后英国反手把法国卖了。”

  “那可就真是彻底崩盘了。”

  “所以啊,选盟友真是一门技术活。”

  终于稳定进新书榜了。

  感谢大家的追读和投票!

第37章 崇祯:再苦一苦百姓

  刘备一边感慨着二战法国选盟友,选中一个坑爹的英国。

  一边也继续观看天幕的后半部分。

  这后半部分的天幕利用大量的历史照片,和专门做的三维动画。

  详细的讲解着马奇诺防线的构造。

  【首先要明确一点,马奇诺防线不是一条单纯的线,而是一片由无数要塞组成的防御区域。】

  【整个马奇诺防线的长度,接近400公里!】

  【要塞纵深防御则达到25公里。】

  【整个要塞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坚固程度十分夸张。】

  【为了打造这条防线。】

  【法国耗时超过十年!】

  【把国防经费的预算超过一半都投入到马奇诺防线的建设之中。】

  【整个防线有一百多个大型要塞工事。】

  【里面不仅有炮兵阵地,还有配套的厨房、酒吧、发电站、医院,加工厂等等。】

  【在马奇诺防线内部,有接近6000个永久性坚固防御工事和火力点。】

  【平均每公里,都有十个以上的防御工事。】

  【这些防御工事,都拥有地表和地下两部分。】

  【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型碉堡,也往往拥有储藏室、休息室和水,可以让士兵长期坚持作战。】

  【大型的堡垒、要塞,更是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包括弹药库、指挥所、发电机、通风口、交通站等等……】

  【整个马奇诺防线,总共有三百多门大型火炮,有一百五十多个炮塔堡垒,和一千五百多个小型碉堡。】

  【再加上这些大大小小的工事之间,通过地下交通网互相连通。】

  【导致每想要攻克一个要塞、一个碉堡往往都需要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

  【然后还无法对守军造成有效杀伤。】

  【要塞工事的地表部分,全部用钢筋混凝土打造,厚度平均接近四米】

  【即使用当时口径最大的舰载炮来轰炸这些防御碉堡,也不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

  【甚至使用空军投放航弹轰炸,也依然无法有效摧毁堡垒。】

  【准确的说,不是有效摧毁堡垒的事。】

  【而是不能破防!】

  【即使是当时规格最大的1500公斤航弹投掷下去,也仅仅是炸碎了观察哨的一个温度计。】

  【除了密密麻麻,大大小小,形成了立体交叉火力网的各种防御工事之外。】

  【在这些有人员驻扎的防御工事附近,还密布着大量的反坦克装置。】

  【比如反坦克战壕,人为制造的小山、断崖等等,中间的空白部分则用地雷进行填充。】

  【反人员地雷、通电铁丝网等更是无需多言。】

  【并且马奇诺防线的科技化程度也非常高。】

首节 上一节 38/9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