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384节

  《意难平!声势最浩大的一次,最有机会的一次。》

  《这次是最有机会的一次,可惜了。》

  《老马啊老马!马谡啊马谡!》

  《马谡就是蜀汉的新赵括!》

  《辱赵括了,赵括被围困40多天没吃的还能组织突围,而且赵括面对的是白起。》

  《马谡即使能像赵括一样撑四十多天,陇右也能平定了。》

  《兰陵王:上山输了?就是马谡人不行,战术没毛病。》

  《马谡一己之力,把张郃抬到了不属于他的位置。》

  《把马谡换神威天将军马超,一波全杀了!》

  《还不是诸葛亮自己的问题?人家刘备都提醒过了,马谡言过其实不能重用,诸葛亮自己识人不明。》

  《马谡兵力不够吧?就算当道扎营也打不过张郃。》

  《兵力是够的,诸葛亮给了马谡很多兵。》

  《猪哥还是玩不过郭淮。》

  《主要是国力也不行,没那么多兵,又要守街亭,又要守粮道,又要分散各地占领,还要准备和曹魏决战。》

  《曹睿这波也刚啊,新帝亲自坐镇关中,稳定各地军心。》

  《确实,以弱胜强要大国自己给机会,弱国想灭一个上升期大国,太难了。》

  天幕外,诸葛亮是少许尴尬。

  然后更多的是愤怒!

  不是因为马谡生气。

  而是诸葛亮在想。

  马谡这样的能力,自己竟然委托他把手街亭的重任?

  自己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所以诸葛亮愤怒的其实是自己,甚至有些怀疑起了自己的能力。

  而遗憾的是。

  诸葛亮基本上能够看出,这第一次北伐,很可能就是最佳的机会了。

  因为第一次北伐,是积攒了多年的物资,兵精粮足。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在这次北伐之前,根据背景可以知道。

  在这次北伐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蜀汉都整体保持着低调的国策。

  几乎没有主动对外作战。

  所以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

  曹魏那边的防备,也是最松散的。

  以后再想北伐。

  曹魏在关中地区的防御,绝对不会像这次这么松散了。

  另外大汉才刚刚灭亡不久。

  还有一定的市场。

  这一次北伐,也有不少人愿意认大汉这块牌子。

  但这次北伐失败之后。

  大汉的影响力会渐渐的下降。

  再加上首次北伐失败,那些愿意配合的人,很可能会遭到打击报复。

  再下一次北伐,是否还会有类似于三郡瞬间响应的大好局势?

  只能说很难。

  越想越觉得遗憾!

  诸葛亮也越想越觉得愤怒!

  愤怒的是自己,为什么就看不出来马谡其实是一个夸夸其谈之辈。

  最好的一次北伐成功的机会。

  就这样被自己葬送了。

  是的,不是被马谡葬送,而是被专门重用马谡的自己所葬送。

  一时之间。

  因为遗憾,因为愤怒,也因为自责的诸葛亮、

  情绪显得有些失落。

  毕竟此时的诸葛亮,也才刚初出茅庐没几年。

  更没有成为后世诸葛丞相那样,掌管一国朝政的成熟的政治家。

  所以情绪波动比较剧烈。

  反倒是漂泊半生,历经坎坷的刘备。

  此时还保持着淡定。

  只是轻轻的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

  用十分放松的语气,笑着说道:

  “以弱击强,还能够全身而退,就已经不错了。”

  “至于马谡,咱们知道他的优点和缺点。”

  “以后任用他的时候,发扬他的长处,而避免他的短板。”

  “这样不就可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了吗?”

  汉末。

  同一时间的曹操,看到后世的魏军大胜。

  忍不住夸赞说道:“不错。”

  “皇帝曹睿亲自坐镇,曹真败赵云,张郃败马谡,郭淮劣势坚守。”

  “我大魏真是人才济济!”

  而天幕也在继续。

  【规模最大的北伐失败之后,诸葛亮主动请罪,自降三等。】

  【刘禅同意了诸葛亮的请罪,将其贬为右将军。】

  【但实际依然行使丞相的职权,跟以前没什么区别。】

  【而在同年五月,孙权取得了石亭大捷,重创魏国东线部队。】

  【并且孙权还写信,邀请诸葛亮一起北伐,遥相呼应。】

  【只可惜当孙权的邀请,被送到诸葛亮面前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撤退回了汉中。】

  【但是,第一次北伐尽管失败,但诸葛亮所率领的主力部队安然撤退,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

  【兵马钱粮等依然充足。】

  【而魏国大量部队被派往东线支援,关中再一次空虚。】

  【瞅准这个机会,诸葛亮在十一月再次开启北伐。】

  【这一次,进攻的目标被定在了陈仓。】

  【也就是如今的陕西省宝鸡市。】

  【陈仓位于关中平原的西端,是关中和陇右地区的重要通道。】

  【一旦拿下陈仓,就能极大地阻挠关中平原与陇右地区的联系。】

  【后续蜀汉军队,无论是向西进攻陇右,还是向东直取长安?】

  【都非常的便利。】

  【所以陈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

  【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此处。】

  【但这次,魏国方面其实有一定的防备。】

  【虽然他们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东线,但西线关中地区,也不像第一次北伐时那样空虚了。】

  【负责关中防务的曹真,不仅提前做好了准备。】

  【甚至还准确地预判出了,诸葛亮如果再度北伐的话,他会选择的目标就是陈仓!】

  【于是曹征调来防御大师郝昭,将陈仓打造成一个刀枪不入的铁疙瘩。】

  【果然,到了十二月份,诸葛亮率领汉军北伐来到了陈仓之外。】

  【诸葛亮一看,就知道陈仓这座军事要塞很难强攻,于是让郝昭的同乡出面劝降。】

  【希望郝昭能够投降。】

  【这样诸葛亮就可以不战而拿下陈仓。】

  【可军国大事,又岂是老乡的几句劝就能说动的?】

  【郝昭严词拒绝了诸葛亮的劝降。】

  【见郝昭不愿意投降,诸葛亮于是选择强攻。】

  【从兵力上来看,拥有数万大军的诸葛亮,是有强攻城池的能力的。】

  【但是自古以来,攻城都是一个大问题。】

首节 上一节 384/9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