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501节
那自己一定会想办法,去交换朱标回来的。
别说区区一个元帅俘虏了。
就算是更高的代价。
自己也愿意付出。
在这一点上,朱元璋自认不如后世的斯大林那样钢铁。
……
而新的天幕,
也随即出现。
天幕上出现了一张太阳系的示意图。
由于近段时间,天幕上讲过多次宇宙天文的知识。
所以古人们看到太阳系的示意图,
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大家都认真的看着天幕上的宇宙。
准备学习后世的文化知识。
【在天文学上,有一个困扰科学家们多年的问题。】
【并且我们人类,可能永远也不知道答案了。】
【那就是关于太阳系,各大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说明一个天文学上的距离单位,那就叫做天文单位。】
【天文单位,是以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为基础的,一种长度单位。】
【换算成公里的话,差不多是1.5亿公里。】
【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长的距离。】
【当然,后来随着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
【我们可以发现天文单位这个尺度上来看,还是太短了。】
【出了太阳系就基本上用不到。】
【不过在太阳系内部,天文单位这一距离尺度,倒是可以使用。】
【那么困扰科学家们多年的奇怪现象,是什么呢?】
【早在1766年,一位德国的中学老师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天幕上给出了一张新的图。
更详细的,各个行星到太阳之间距离的示意图。
【水星到太阳的距离为0.4个天文单位。】
【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为0.7个天文单位。】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自然就是一个天文单位。】
【接下来是火星,距离约为1.6天文单位。】
【这时就可以看到一个规律。】
【水星的距离是(0+4)÷10,等于0.4个天文单位。】
【金星的距离是(3+4)÷10,0.7个天文单位。】
【地球的距离是(6+4)÷10,1天文单位。】
【火星的距离是(12+4)÷10,1.6天文单位。】
【那么按照这种规律的话,火星之外的下一颗行星。】
【其距离太阳的距离应该是24+4,再除以10。】
【大概在2.8个天文单位。】
【结果天文学家们在这个范围内,一无所获。】
【没有发现任何大行星。】
【特别是根据200多年前的观测手段,天文学家们在2.8个天文单位那一片区域,没发现任何,可以认为是行星的天体。】
【于是大家一度怀疑。】
【前面的规律,可能只是一个巧合罢了。】
【但在空缺的2.8天文单位之外。】
【下一颗行星木星,以及土星。】
【又都符合这一规律。】
【木星的距离是,(48+4)÷10,5.2个天文单位。】
【土星的距离是,(96+4)÷10,10个天文单位。】
【这怎么看都不像只是单纯的巧合。】
【于是天文学家们,把这一神奇的规律,归纳总结成为了一个公式。】
【也就是提丢斯波得定则。】
【简称波得定律。】
【20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
【人们至今也不知道,天文学上的这一定律到底有何意义。】
【又是为什么而产生的。】
【但根据这一定律的话。】
【人们对当时,尚未发现的木星土星之外的大行星的大概距离,有了一个合理的猜测。】
【在1781年,天文学家们就发现了天王星。】
【在之前,提出波得定律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发现天王星。】
【只能根据定律,猜测天王星的所在。】
【应该是192+4)÷10,19.6个天文单位左右。】
【而现在,这颗新发现的行星,也就是天王星。】
【其距离太阳的距离是19.2个天文单位。】
【能对得上!】
【这一下子,就让波得定律的含金量,再次直线狂飙!】
天幕配合内容,也给出了天王星的画面,以及天王星的距离。
而在商朝。
身为商王,同时也是资深大祭司的帝辛。
他也经常观察夜空,观测星象。
这次,在天幕上看到天王星的距离。
帝辛是眼前一亮!
在商朝的时候,人们已经观察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但一直以来,在土星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行星?
商朝的古人们,也不太能够确定。
因为天王星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
在古代的观测水平下,恰好处于肉眼稍微看得见一丢丢,又不太能看得见的那条线上。
在近现代的望远镜,被发明出来之前。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古代天文家。
都没有能够看到天王星。
帝辛自然也看不到。
而在看了天幕之后,知道太阳系有天王星之后。
帝辛也一直在试图观测天王星。
只是之前,虽然天幕也出现过太阳系的示意图。
但并没有具体的,给出天王星的距离和如何观测的方法。
导致帝辛,是始终无法观测到。
现在得知了天王星的距离之后。
总算是有一点眉目了。
而帝辛一边高兴地记下来,关于天王星的距离。
同时也在猜测。
天王星之外就是海王星。
难道海王星,也符合这个定律吗?
第383章 太阳系里竟然有太阳?太巧了!
天幕继续。
【在发现了天王星之后。】
【人们反过头来,兴致勃勃地寻找着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太阳系的第五颗行星。】
【因为根据定律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