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579节
【整个猪身都被卡在了围栏里。】
【这是一头200多斤的成年野猪,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和威胁程度。】
【消防人员将周围区域的群众清空之后,首先用麻醉枪将野猪麻倒。】
【随后对马路围栏进行了破拆处理。】
【这才将该头被困野猪成功抬出。】
【而实际上,从2017年开始,南京就越来越频繁的出现野猪闯入城区的事件。】
【为此,南京还专门编制了一个偶遇野猪的安全指南。】
【详细的写明了南京附近的野猪出没区域,和遇到野猪的注意事项。】
天幕外。
明朝。
看到天幕里连续说南京有野猪。
住在南京,且姓朱的朱元璋不乐意了。
朱元璋说道:“咱也是南京居民,咱怎么没觉得南京野猪多?”
“如果南京野猪多的话,那亲射虎,看孙郎的孙权,他怎么不是亲射猪?”
天幕。
【有的野猪,它是快速的闯入城镇。】
【而也有的野猪它是从天而降的。】
【前一阵子,一名女子在云南昭通的公路上驾车的时候。】
【突然她的前方有6头野猪,相继从山上跳下,从天而降。】
【6头野猪从100多米的悬崖上跳下。】
【其中5头当场死亡,另外一头伤势较轻,窜入当地的山林中。】
【当地立即对野猪尸体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并且组织队伍,对当地的民众进行遭遇野猪之后的对策的相关宣传。】
【在这里我们也连线到了专业人士,请他为我们解答。】
【专家:“野猪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野生动物,普通人遇到野猪应当尽快远离。”】
【“面对野猪的话,装死是不管用的。”】
【“如果野猪感觉自己受到了威胁,那对人的攻击性会非常强,即使是倒在地上装死的人也会攻击。”】
【“而且野猪不仅性格凶猛,力量也非常强悍,大的野猪体重能达到数百斤,且皮糙肉厚。”】
【“公猪还长有粗大的獠牙,能轻易洞穿身体。”】
【“野猪脾气火爆,即使是熊和猛虎,野猪也敢于与其搏斗。”
【“在野外遇到成年野猪的时候,三个人徒手都不是野猪的对手。”】
【“所以,如果我们在野外遇到野猪的话,应当尽快逃跑,或者是躲到障碍物之后。”】
【“切记!不要尝试和野猪进行搏斗!”】
【“请及时报警或者报告当地林业部门,请专门的狩猎队来进行处理。”】
天幕视频结束。
而近年来由于野生自然环境的恢复,在全国范围内遭遇野猪的情况本身也越来越多了。
网友们也是对此纷纷发表议论:
《什么努尔哈赤。》
《这可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抓。》
《前面的,现在野猪早就不是保护动物了。》
《许多地方还有专门抓野猪的队伍。》
《野猪这玩意很危险,野外遇到能远离就远离。》
《一猪二熊三老虎,不是说猪打得过后面两个,但是攻击性更强。》
《狮子老虎都不敢往人类的生活区跑,它猪敢!》
《陕西每年悬赏无害化捕猎野猪,5000一头,专门有猎人队伍,带弓箭、手弩射杀它们。》
《无人机追踪加上猎狗群,但效率太低了,猎狗还单打不过野猪呢!》
《给野猪放归大孜然!》
《野猪肉真不怎么好吃,加重料才行,而且硬的很。》
《吾有一计,可解野猪危机。》
《愿闻其翔。》
《投放华南虎,野猪自然就少了。》
《驱虎吞狼之计是吧?》
《所以说五万头猪,放山上三天三夜抓不完,是真的?》
《给当地猎人发枪,早就解决了。》
《呵呵,自古以来死于野猪的英雄豪杰多了去了。你有一般的枪,都不一定是野猪的对手。》
《什么劳勃拜拉席恩。》
《打猎事故是吧?悲伤淹没了你。》
《野猪可是老美农场主噩梦。》
《红脖子那群从小玩枪的,都拿野猪没办法!说明一般人拿枪也不好对付野猪。》
《万一不是枪不行,是红脖子太废物了呢?》
网友们讨论的飞起。
但对于古人们来说,遭遇野猪似乎也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
孙权就十分自信的,指着天幕上那些横冲直撞的野猪说道:
“野猪?这不就是一种很常见的猎物吗?”
“建康城外到处都是。”
“天幕至于大张旗鼓的说吗?”
“不过我也承认,野猪确实性格暴躁,不好对付。在野外遇到了野猪的话,必须得谨慎看待。”
“当然那是对一般的猎人而言。”
“对我这种擅长猎虎的资深猎手来说,野猪也不过是寻常的猎物罢了。”
“野猪再猛,能猛过老虎?”
孙权悠然的说道,然后想起了什么,于是下令:
“来人!打造一辆射猪车!”
“我要让我的勇武之名,流传后世!”
“让后世子民每当被野猪支配的时候,就想起我孙权!”
第453章 千古第一词帝!李隆基:尺度爱了
新的天幕很快出现。
【千古第一皇帝是谁?】
天幕抛出了一个简单,但十分有力的问题。
瞬间引起了不少皇帝们的蠢蠢欲动。
秦朝。
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看过许多后世皇帝的功绩。
嬴政一开始那天下第一的骄傲自满,是稍微的退去了一点。
但是当嬴政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
还是忍不住觉得:
自己很有资格竞争。
嬴政指着天幕,说道:
“第一皇帝是谁?”
“如果从纯功绩的角度来说的话,朕有可能是第一,有可能不是第一。”
“但是无论如何……朕就是千古的……”
嬴政接下来没有再说了。
但是嬴政的话以及他的表情,都已经很明显的体现了。
嬴政认为自己,
就是千古第一皇帝!
但光嬴政自己觉得不行,还得周围人跟着一起附和。
这样才有氛围。
李斯看了一眼周围,带头站了出来。
这一次李斯决定拍马屁,但是又不能纯粹的无脑拍马屁。
毕竟现在大家都看过天幕了,都是有见识的人了。
尬吹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得吹捧陛下,但得有理有据的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