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779节

  虽然心里也有些不爽,但只是冷哼了一声,然后又瞪了朱棣一眼,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天幕继续。

  【朱棣想要北伐蒙古,但是没有战争理由。】

  【于是朱棣开始翻史书,翻啊翻啊翻,一直翻到了史书上记载的白登之围。】

  【匈奴人包围了汉高祖刘邦,差点没把刘邦给干掉。】

  【好了,于是朱棣找到借口了,宣布:快2000年前你们匈奴人对华夏的皇帝不敬,所以现在在接近2000年之后,现任的华夏皇帝要对继承了匈奴人地盘的蒙古报仇。】

  【好家伙,这一次报仇直接一杆子捅到汉朝初年去了!】

  【蒙古人听了心里估计都蒙圈!】

  【不是哥们儿,你一个姓朱的,和汉高祖刘邦有啥关系呀?还有咱们蒙古和匈奴也不是一伙呀。】

  天幕外。

  汉朝。

  刘邦看到这里也是一愣。

  “啊,不是后世这位叫做朱棣的皇帝朋友。”

  “你找理由是不是找的有些过于远了?”

  “我在汉乃你在明,你为我报仇为哪般?”

  “这说出去谁信啊?”

  不过刘邦又想了想史书上的文字。

  “当年公羊子问孔子:九世之仇犹可报乎?”

  “结果孔子回答说:王道复古,尊王攘夷,百世之仇犹可报也。”

  “记得后世信奉的是儒家学说。”

  “可能这位朱棣,很相信孔子的智慧吧?”

  天幕。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都在忍一忍和干他娘的两种心态之间来回的纠结切换。】

  【为什么我们是礼仪之邦,看上去侵略性并不强却自古以来就拥有这么大的土地呢?】

  【华夏民族对于大一统的执着和推崇,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

  【和中国差不多大的欧洲,有40多个国家。】

  【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曾经努力想统一欧洲。】

  【结果大部份欧洲人都不愿意。】

  【老祖宗不会怪我们学不好英语。】

  【只会觉得自己当年没有统一天下。】

  【有网友问:为什么我看史书,周边那些蛮族总喜欢住在什么山上,荒漠,戈壁,高原。】

  【住在富裕肥沃的中原地区不好吗?】

  【这么说吧:华夏有两个源远流长的制度,一个是屯田制,另一个是斩首记功制。】

  【于是在古时候,你可以看到种地的老实巴交的农民,在农闲时就带着一帮乡里乡亲,推着一板车的头颅去领军功。】

  【领完赏钱之后回家接着干农活。】

  【后来到处打仗,人头实在太多了,不好带,就改为割耳朵。】

  【但是割下来的人头也不能浪费,于是就地修成京观。】

  【包括在古代的文学作品里,古代的文人们总是在抱怨,说蛮夷怎么杀也杀不完,杀了一波又来一波。】

  【但转变一个角度一想。】

  【在蛮夷们看来,就是:丫的,你们汉人的边疆一直怎么一直往我家里钻呀?】

  【古代欧洲的标志性防御设施,是坚固的城堡。】

  【躲在城堡里,外面的村庄,农田随便敌人劫掠,只要守住核心城堡就算成功,等敌人围攻不下城堡,自然就会退去,这样周围的广阔土地又可以收复。】

  【而古代华夏的标志性防御设施,是长城。】

  【长城直接修在人家家门口,把人家封锁在贫瘠的荒漠里。】

  【只要人家越过长城,就对着哭天喊地的说武备废弛了,天塌了,蛮族入侵了,国将不国了。】

  【不过要说华夏民族好战?其实也不全对。】

  【就拿我们现在来说吧,以现代华夏的国力如果放到古代的话,早就对外扩张了。】

  【当年玄奘法师西天取经,途经100多个大小国家,但是回来的时候发现其中一大半都没了。】

  【出国用了18年,回国只用18天。】

  【要是玄奘法师再走慢一点,恐怕就被大唐的国境线给追上了。】

  【楼兰国杀了一次嚣张跋扈的汉使,按理说也赔礼道歉了,国家也被灭了。】

  【但即使这样,楼兰还是在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里被鞭尸了无数次。】

  ……

  天幕播放的同时,弹幕也在共鸣。

  《蒙古人——我们跟匈奴人没有亲戚关系的!铁木真是高祖后裔!》

  《公羊学派了解一下。》

  《大伙一直骂的孔老二,可是说过以直报怨的。》

  《不好战的话哪来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他古文明都没了,哪儿来的华夏传承至今?》

  《小时候第一次知道我国领土不是全世界最大的,当时感觉天都塌了。》

  《奇了怪了,边境怎么老是刷新蛮族,打都打不完?》

  《边境总是会随机刷新出新的野蛮人。》

  《蛮夷:啊对对对,住在荒漠高原戈壁深山是针不戳!》

  《京观:汉族传统建筑的一种。》

  《汉书:人人如报私仇.》

  《如果你作为地方诸侯,不想着统一,只想割据一方,那你手下人都会反对你,把你卖了,卖完了还说你是暗弱之主。》

  《孙权:勿Q。》

  《刘璋:你报我身份证得了。》

第631章 百世之仇犹可报也!亚历山大东征大秦?

  网友们的热议中,天幕也在继续。

  【古代的文人们,对于战争胜利所取得的功绩,也是堪称惜字如金。】

  【史书原文: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逐霸西戎。】

  【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把灭了12个小国给概括了,他们在史书上就值这几个字。】

  【但要是吃了亏打输了?】

  【那在史书上就得大写特写!】

  【甚至包括我们现在的教材也是这样的。】

  【几千年的古代史,一本书教材就讲完了。】

  【而100年的近代史分了上下两册。】

  【这些呀,全都是记仇的小本本呢。】

  【在古代看来那根本就不叫侵略,而叫不服王化。】

  【我们是去交朋友的,是去带来王化的。】

  【但是史书上没写的是,那些不愿意跟我们交朋友的都被灭了国。】

  【不仅古代如此,看看现代。】

  【韩国小说里,把钱看的最重;日本小说里把女友看的最重;而东大的小说】

  【你写小说在消灭敌人的时候,最好不要有隔页仇。】

  【否则的话,马上就会有人喷你。】

  【孔子说的好,别说几十年,几百年的仇,就算是百世之仇,有能力就立即把它办了,要是没有能力,就先暂时记账上,一代一代的往下传。】

  【早晚有一天给他给办了。】

  【正所谓九世之仇犹可报乎?】

  【百世之仇犹可报也!】

  【按孔子他老人家的理论来讲:别说几十年,100多年前的近代仇恨,就算是5000年前的仇恨也依然处于报仇有效期内。】

  天幕视频结束,网友们也在议论纷纷。

  《胡扯!我们不记仇只是爱好种地,所以借点地种种。》

  《大一统确实是儒家公羊的核心思想。》

  《石锤中古战锤矮人属于震旦分支。》

  《秦皇,汉武:一行字、唐宗,宋祖:一段话、明清盛世:一页纸、近代史:两本书。》

  《赢了一笔带过,输了反复复盘。》

  《甚至连赵构秦桧这俩货,都还天天想着发兵西南夷开疆拓土。》

  《小时候看西游记,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国王一看到通关文牒就那么客气,还以为是他们热情好客呢。》

  《唐僧:尼玛的,大唐的国境线还在追我。》

首节 上一节 779/9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