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798节

  【巅峰时期的长安城,面积84平方公里,朱雀大街宽达150米,比现代双向八车道更壮观。】

  【但定都西安也有致命缺陷!】

  【关中平原虽然沃野千里,但终究承载能力有限。】

  【过度开发导致生态承载力崩溃,“渭川千亩竹”消失。】

  【南北朝时期,就已经不复秦汉时的富饶。】

  【不然宇文泰的武川天团,也不至于被北齐长期进攻。】

  【唐代关中需“岁漕东南粟四百万石”。】

  【大唐天子频繁外出就食,沦为逐粮天子。】

  【养不活禁军,士兵们都要哗变了。】

  【听说粮食快到了,唐德宗抱着太子痛哭:““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另外,在首都的国防上,巅峰的大唐定都长安,自然有利于向西域、吐蕃方向用兵、开拓。】

  【但长安也往往是对抗西部外敌入侵的基地。】

  【打得过还好。】

  【打不过可就……】

  【安史之乱后吐蕃屡破大震关,皇帝在含元殿能望见烽火,最终大唐天子频频逃离长安。】

  【而随着大唐的覆灭,长安也就此告别了首都的地位。】

  天幕外。

  嬴政盯着天幕中长安的立体防御体系。

  “崤函之固?朕的函谷关当年可比这视频里的气派多了!”

  嬴政也注意到了生态崩溃,脸色也不禁骤沉:“关中竹林先没了?”

  “经过朕的开发,这么富饶沃野千里的关中,就被后代霍霍没了?”

  “关中可是大秦万世基业的根本!”

  “可不能生态崩溃!”

  “明日调三万刑徒种树,渭河两岸种上,保护关中!”

  “只要关中犹在,老秦人就永不为奴!”

  唐朝。

  李世民看到这里心情很复杂。

  不仅是为长安的没落而感慨。

  也不仅是为看到大唐天子出逃。

  大唐灭亡而感慨。

  “没想到,堂堂的长安,随着大唐的衰亡,竟然也就从此告别了首都的地位?”

  “这谁能想到?”

  “难道长安,真就衰落的这么彻底,后世的历朝历代,都不再把长安做首都了?”

  “传阎立德!明日开始沿秦岭广植松柏,凡伐木十棵者必种百棵!”

第648章 神都洛阳!大明被动天子守国门!

  天幕继续播放着下一个古都。

  【其次是洛阳。】

  【洛阳地处黄河与洛河交汇处。】

  【东据虎牢关天险,西扼崤函古道。】

  【是《尚书·禹贡》钦定的“天下之中”。】

  【自夏商周三朝更迭,至武周王朝定鼎,这座城池承载了1500余年的都城史。】

  【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跨度最长的古都。】

  【洛阳的定都优势有哪些呢?】

  【首先,它所处的河洛平原沃野千里,土地肥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所在。】

  【一个洛阳,就能养活极多的人口!】

  【为帝国的首都直辖区,提供大量的赋税和人力。】

  【相比长安,洛阳更大的优势在于交通。】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达余杭。】

  【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时代,大运河宛如一条黄金水道,串连起了南北的经济脉络。】

  【年漕运量最高达400万石!】

  【这一庞大的运输量,保障了都城的物资供应。】

  【唐代含嘉仓遗址出土的刻铭砖记载,仅一座仓窖便可储粮50万斤!】

  【这足以证明洛阳,当时作为物资转运和储备中心的重要地位。】

  【再看文化层面,洛阳的文化中枢地位也是无可撼动。】

  【东汉时期,太学在洛阳蓬勃发展,成为了当时的文化教育中心。】

  【白马寺作为佛教首传之地,见证了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的译经盛举。】

  【北魏时期的洛阳,同样有着辉煌的建筑成就。】

  【北魏永宁寺塔基遗址显示,这座木塔高达 147米,比应县木塔高出近三倍!堪称当时的建筑奇迹!】

  【可惜的是,它毁于雷火,只留下遗址供后人凭吊。】

  【然而,洛阳虽然有着诸多定都优势,但致命缺陷也很大!】

  【洛阳处于四战之地,达则兼并天下,穷则八方来敌!】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缺陷多次给洛阳带来了灾难。】

  【东汉末年,董卓为了躲避关东联军的进攻,焚毁洛阳,“二百里内无复孑遗”,昔日繁华的都城瞬间化为一片废墟,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永嘉之乱中,匈奴汉赵刘曜火烧洛阳,攻破城池,掳走晋帝。】

  【史载“百官士庶死者三万余人”,洛阳再次遭受重创。】

  【北宋司马光叹道:“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靖康之变后,这座千年帝都彻底退出历史中心舞台,只余金元两代短暂设为陪都。】

  弹幕也在讨论着洛阳。

  《神都洛阳!》

  《洛阳城旁的老树根,像回忆般延伸,》

  《洛阳可惜了,要是还是京城,洛阳老表本来可以躺着收租的。》

  《兴盛的时候,洛阳四通八达;但是衰败的时候,洛阳四面受敌。》

  《所以说洛阳适合王朝兴盛时期,交通便利统辖四方,王朝衰退洛阳就不行了,需要退守西安。》

  《处中国以治万邦!我要是天子,我就在洛阳待了。》

  《洛阳人:恁皇帝又来俺们这讨饭嘞。》

  《西安作为都城基本都处于开疆扩土上升期,发展到了鼎盛就换洛阳,然后没多久就崩了哈哈。》

  《只能说洛阳是越混越差,地级市了。》

  而在汉朝。

  刘彻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洛阳城市会衰落,会从此退出首都的舞台,甚至城市被毁。

  这都在刘彻的可以想象的范围之中。

  毕竟天下没有不散之宴席。

  长安会没落,洛阳自然也有可能会没落。

  但是让刘彻在意的是。

  天幕上竟然说一个匈奴人的政权。

  竟然是杀进了中原?

  攻破了后世王朝的首都洛阳。

  这就让刘彻受不了了。

  “怎么回事?这匈奴不仅没被打灭打服,甚至还反攻进了中原。”

  “后世的这个晋朝,真就这么弱吗?”

  “按理说,有资格在洛阳定都的王朝,不会太弱才对。”

  “晋朝,他不会是华夏历史上最不堪的王朝吧?”

  ……

  而在西晋。

  司马炎已经满头大汗。

  晋朝虽然是大一统王朝,但是在帝国的北部和西北地区,边患十分严重。

  这一点司马炎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特别是西北方向的鲜卑和羌族,都闹的十分厉害。

  差点让司马炎都想要放弃凉州地区了。

首节 上一节 798/9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