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9节
朱元璋也没真的把他当成大明的从属。
而现在天幕竟然说帖木儿,是大明最后的忠臣?
还要发兵几十万来讨伐叛乱的朱棣?
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哼,朕当是谁呢?原来是帖木儿这个野心家。”
“他如果真的发兵几十万,来进攻朱棣的话。”
“那我看拯救大明匡扶江山,只是一个名头。”
“他的目的,怕是想要学那蒙古人,再次入主中原吧?”
理论上讲。
万里之遥,过来就是白送。
当年的耶律大石何等人物。
东征金国还不是不了了之?
不过朱元璋仔细一想。
感觉如果真的按天幕所言,帖木儿起兵40年从无败绩的话。
那此獠倒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毕竟别的国家不说。
像察合台、金帐这些蒙古人留下的汗国,他们的战斗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可以确认,帖木儿确实很能打。
并且兵力雄厚。
如果他打着讨伐叛贼朱棣,恢复正统皇帝的旗号来进攻大明的话?
说不定还真的能够笼络一些人心?
朱元璋思考着自己知道的局势,打算近段时间多派人去了解帖木儿那边的情况。
不得不防啊!
……
天幕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造反成功之后。】
【帖木儿觉得征服明朝,重现蒙古帝国荣光的机会到了。】
【啊不好意思,是效忠大明正统,拯救大明河山的机会到了。】
【帖木儿召见明朝使者,宣布:】
【你们大明的猪可汗叛父害侄,是一个大混蛋!我要去讨伐他!】
【经过多年的准备,帖木儿率军二十万,号称七十万!发动远征!】
【只不过在半路上,帖木儿病死,临终遗言:不要向敌人示弱!拿紧你们的……剑!】
【但很显然,帖木儿的儿子们对远征大明不感兴趣。】
【所以帖木儿和他的继任者们,没有达成拯救大明江山的目标。】
……
看到天幕说帖木儿死在了半路上,朱元璋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老四造反是老四的事。
如果让外族趁虚而入,那可就真的是个大问题。
虽然朱元璋对自己儿子的军事能力,以及大明士兵们的战斗力有信心。
但毕竟天幕也没交代,朱棣到底是怎么上位的。
万一朱棣和允炆的内战,打了个两败俱伤?
最后让外族蛮夷给摘了桃子?
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
现在看天幕说帖木儿死在半道上。
无论其到底打不打得过,最起码大明是免去了一件大麻烦。
天幕。
【这就是网络上所谣传的,大明忠臣帖木儿,讨伐叛贼朱棣的故事。】
【帖木儿以朱棣这个叔叔,欺负自己的侄子,抢了皇位为理由讨伐朱棣。】
【但回旋镖很快就来了。】
【帖木儿死后,国家也陷入了内乱之中。】
【最后同样是帖木儿的四儿子沙哈鲁,击败了他的侄子,成为了帖木儿帝国的统治者。】
【同样是四叔抢了太孙的皇位。】
【而我们的永乐大帝朱棣,也发挥了让大家乐一乐的精神,送去了书信一封。】
【“尔从子哈里锁鲁檀(苏丹),实尔懿亲,当务敦睦,宜信朕言,恪遵所命勿替。”】
【朱老四教导沙老四,要叔侄友爱,不要以大欺小。】
【只可惜,这封信送到的时候,沙哈鲁那边应该没什么侄子给他叔侄友爱了……】
【这就是历史有趣的地方了。】
天幕视频到此结束。
而弹幕也纷纷为这一有趣的历史典故而疯狂涌出。
《朱棣教叔侄友爱?把爷给逗乐了!》
《有帖木儿此等忠臣,太幸运了,大明!》
《铁杆精罗+精明,真正的做了实事的精罗,真正的做了实事的精明。》
《之前看有人说过,帖木儿是铁杆精罗和铁杆明粉,我还不信,但现在我信了。》
《说真的,帖木儿如果打过来的话,伱们说朱棣能扛得住吗?》
《呵呵!帖木儿来了,朱棣给他头套薅一地!》
《真当永乐大帝是吃翔的啊?》
《可惜了,帖木儿如果过来的话,朱棣估计可以把他抓到北京去当一个北京舞王。》
《饶了他老人家吧,七十岁了,瘸了一条腿还跳舞?》
《我承认帖木儿也很强,但他来了只能送人头。》
《朱棣!永乐大帝!大明最会打仗的皇帝!给你开玩笑呢?》
……
明朝。
朱元璋看了这段关于朱棣与帖木儿之间故事的天幕视频之后。
心里依然对朱棣篡位耿耿于怀。
不过火气是稍微小了一点。
毕竟朱棣没有把大明的江山给白白送出去。
“永乐大帝?”
“难道老四这家伙造反之后干的还行?”
“不行!我知道老四有能力,但造反就是造反!”
“朕不给老四的,老四不能抢。”
……
秦朝。
嬴政笑了,不屑的笑了。
在一开始的时候,看到后世的大明统一了华夏大地,意味着大秦没有延续到千年之后。
嬴政是有些恼怒的。
但刚才三国时期的铺垫,让嬴政多少有了一些心理准备。
可能让大秦千秋万代,终归只是奢望?
所以看到大明王朝,确认大秦没能千秋万代之时,嬴政还是压制住了自己的怒火。
而看到后面。
看到那后世取代了大秦的大明王朝,竟然是开国皇帝去世之后,二代就把江山给败了出去!
更是让嬴政对后世的王朝不屑一顾。
第9章 二战欧洲第一陆军,法兰西!
虽然篡位的新皇帝,也是开国皇帝的儿子。
但毕竟是篡位,在嬴政看来这几乎就相当于国家灭亡。
“呵呵,后世的明朝,看来也不怎么样嘛。”
“开国皇帝去世四年,江山直接被逆贼抢了,真是个笑话!”
“你们说,这二世而亡的大明,有什么资格继承我大秦?”
嬴政骄傲的说道。
“现在有了天幕的启示,我大秦可以避免一些错误,消除一些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