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923节

  “水平怕是不亚于曹操、朱温。”

  “如果双方同等兵力,咱老朱不怕他。”

  “但那个时候,咱还没击败陈友谅,实力远不如察罕帖木儿。”

  “在李察罕的巅峰时期,咱还真无法与之争锋。”

  “他死的时候也才30多岁。”

  “要是他不死的话,咱就算能统一南方,但想要像后来那样顺利的北伐,统一天下,恐怕也得费尽功夫才有可能做到。”

  “不过嘛。”

  已经老矣的朱元璋,忽然冷笑。

  露出一个尽显帝王龙相的霸气眼神。

  “那李察罕在北方,也并非没有人牵制。”

  “只要再给咱一点时间,让咱收拾了陈友谅,取得了南方的富饶之地。”

  “到那个时候,即使李察罕真统一了北方,咱也有的是办法收拾他!”

  霸气外漏之后。

  朱元璋又缓缓的说道:

  “李察罕啊,记得徐达北伐时朕路过河南,还特意来你墓前祭拜,亲自写了祭文。”

  “还给你安排了几户百姓负责守墓。”

  “你或许壮志未酬,但能让朕如此礼遇你,你也该瞑目了。”

  ……

  天幕接着讲述。

  【刘福通知道想要击败察罕帖木儿很困难。】

  【但是刘福通也敏锐的察觉出了对方的劣势,和自己的优势。】

  【那就是整个元朝。】

  【就察罕帖木儿这支团练武装能打!】

  【最多再加上一个答失八都鲁。】

  【其他的在刘福通看来都是渣渣。】

  【你察罕帖木儿、答失八都鲁不是挡在河南吗?】

  【那行,我打不过你,还躲不过你吗?】

  【反正天下之大,就你一支军队我害怕。】

  【我绕过你去打别的地方。】

  【你要是来追我,那我就遛狗玩儿。】

  【顺带趁你离开河南,把开封给收复了。】

  【你要是不追我,那我就直接把元朝给灭了。】

  【根据这一思想,在1357年,刘福通等分析:】

  【元朝统治内部矛盾重重,各地军队战斗力参差不齐,军阀割据情况严重。】

  【于是他们做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分兵三路北伐,兵锋直指元朝的统治中心大都。】

  【红巾军北伐誓师大会,军旗上书写着口号:】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

  天幕此时,弹幕纷纷飞出!

  《霸气!这口号霸气还帅气!》

  《挫宋一辈子也喊不出这样的口号。》

  《老朱北伐测试服。》

  《我去,这刘福通谁啊?这大战略挺霸气啊。》

  《老朱说他是红巾妖人。》

  《明朝这史书味太大了。》

  《他有两个猛人,那我三路北伐。合理。》

  《用这个战略,只能说明农民军是真的人多。》

  《是啊,起义军人多,这怪谁呢?》

  《可惜了,如果崇祯敢这样发动地方积极性,明末也未必会是那样的结局。》

  《元朝、清朝都一样,都是地主团练强于朝廷军。》

  而天幕也继续的讲述。

  【红巾军的战略意图是:通过分兵多路北伐,可以分散元朝的军事力量,从多个方向对元朝统治发起致命打击。】

  【而这三路北伐。】

  【分别是东路军、中路军、西路军。】

  【东路军是红巾军北伐的主力之一,领导人是盐贩子出身的毛贵。】

  【毛贵原本是徐州芝麻李麾下的将领。】

  【后便成为龙凤政权的一员大将,他颇有智略,重视根据地建设。】

  【1357年二月,毛贵奉命率军由海州出海,乘海船登陆山东半岛。】

  【他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三月攻克胶州、莱州、益都路、般阳路等地,声势大振。】

  【元朝急忙调派军队镇压,均被毛贵击退。】

  【四月底,毛贵所部又克莒州、滨州,并西进攻占了济宁路、东平路、大名路、东昌路等地。】

  【元朝防守黄河的将领田丰也投降了毛贵。】

  【至正十八年二月底,毛贵军攻占济南,在山东站稳了脚跟。】

  【龙凤政权随即设立山东的官僚体系,以毛贵为平章政事。】

  【毛贵不仅军事才能出众,在治理地方上也颇有建树。】

  【通过他的苦心经营,山东成为红巾军稳固的根据地。】

  【站稳脚跟后,毛贵继续北伐,进入河北。】

  【接连攻占清州、沧州、河间。】

  【三月,毛贵水陆并进,攻克蓟州,前锋抵达今北京通县,击杀元枢密副使。】

  【此时距离大都仅有一百二十里的路程。】

  【元朝廷震惊不已,许多官员建议迁都。】

  【只可惜此时的毛贵军已是强弩之末。】

  【河南的元军精锐赶来,双方在柳林会战,红巾军处于劣势。】

  【东路军孤立无援,只得退回山东。】

  【一直到后来,东路军内讧,毛贵被杀,山东大乱。】

  【察罕帖木儿雷霆之势横扫山东。】

  【毛贵东路军虽然最终失败。】

  【但他们的一系列胜利意义重大。】

  【关键是切断了元王朝的经济命脉——连接南北漕运的大运河,给元朝在经济上以沉重打击。】

  【无奈之下,朝廷只能招安叛伏不定的海盗方国珍。】

  【由他负责用海船,将江南的粮食自海路运往北方。】

  【堂堂大元朝廷,竟然要靠张士诚、方国珍这些割据势力供养。】

  【可以判定,失去了漕运补给的元朝廷,也只能等死了。】

  【再看看西路军。】

  【西路军的北伐早在 1356年 9月就已开始。】

  【刘福通派出李武、崔德率军攻打陕西。】

  【次年六月,又派出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将西进增援。】

  【李武、崔德部于至正十六年九月出师,首克陕州。】

  【九月三日,西路军大败元军,杀参知政事述律杰,攻破入陕天险潼关。】

  【此后双方围绕潼关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潼关多次易手。】

  【至正十七年二月,休整后的西路军绕过元军主力,自武关攻入陕西,破商州,夺占七盘山,进据蓝田,前锋直指霸上。】

  【西安城近在眼前。】

  【关中震动,富户多逃奔入山。】

  【元朝连忙指派察罕帖木儿过来救火。】

  【察罕帖木儿原本在河南,本来就是客居,受制于人,现在被调到关中来可以占地盘。】

  【察罕帖木儿就非常的积极。】

  【而察罕帖木儿这个读书人,他投笔从戎之后,展示出的军事能力也确实很强。】

  【一进关中就指哪打哪,分进合击。】

首节 上一节 923/9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