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222节

  “守江必守淮,守江必守淮…”

  刘备紧盯着地图,口中喃喃自语,眼神渐渐明朗,显然已有所领悟。

  “主公,伯温军师当真是深谋远虑也!”

  法正啧啧大赞,指着地图道:

  “不得淮南,则江东难安,不得合肥,则难取淮南。”

  “主公要成就的乃是收复中原,一统天下,兴复汉室的伟业,而非偏安江南半壁。”

  “既如此,这淮南就非得拿下不可,那这合肥城就必须要攻取!”

  关羽也神色振奋起来,捋着长髯说道:

  “淮南若下,西可沿颍水北上,配合荆襄之兵威胁许昌,东可沿泗水北上攻取青徐,进而蚕食中原。”

  “兄长,伯温所谋方略,确实深谋远虑,长远之计也!”

  刘备眼神已豁然开朗,欣然赞道:

  “论深谋远虑,格局眼界,天下无人能出伯温你之右也!”

  “不错,我们的目标,确实不该止步于守住濡须坞,守住江东一隅之地!”

  “合肥定要拿下,淮南也当收取!”

  帐中气氛,立时激荡沸腾起来。

  “军师所谋,确实是深谋远虑,不过…”

  陆逊微微点头后,却话锋一转:

  “看曹贼这架势,这是不攻下濡须坞势不罢休,这场鏖战不知要持续到何时才会结束。”

  “再者曹贼就算退兵,定然也不会坐视我军攻取合肥而不顾,一旦我军出濡须坞北上进围合肥,曹贼势必会再度挥师南下来救。”

  “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在曹操大军赶到之前,将合肥城拿下。”

  “然则这合肥城,乃天下坚城,又是旦昔间轻易可破?”

  陆逊一瓢冷水泼下来,帐中激荡振奋的气氛,立时冷却了三分。

  “伯言顾虑不无道理,欲取合肥,首先要逼退曹操,还得争取到足够的攻城时间…”

  刘备捋着细髯连连点头,目光不由自主瞥向了萧和。

  此时的萧和却已端起茶碗,不紧不慢的润起了嗓子,一副悠闲淡然之状。

  这般样子,刘备再熟悉不过,萧和这是胸有成算啊!

  于是眼眸一亮,忙问道:

  “伯温,莫非你已有良策,既可逼退曹操,又可拿下合肥?”

  众人精神一振,期许的目光,齐聚向了萧和。

  大家伙都满怀好奇,猜想着这位萧军师,又有何神机妙策,可轻易逼退二十万曹军。

  “曹操不是铁了心要破我濡须坞,不拿下江东势不罢休么?”

  “那咱们就给他来个围魏救赵,攻敌之必救,叫他不得不乖乖的率二十万大军撤走!”

  萧和把玩着酒杯,嘴角扬起一抹诡色。

  法正,陆逊则眼眸陡然一聚,面露一丝惊喜,显然已猜到什么。

  “围魏救赵,攻敌之必救?”

  刘备眼神茫然,一时间还未能领悟,目光再次看向了萧和。

  萧和汤茶一口饮尽,尔后向地图上一地一指:

  “我们就联手马超,攻破此城,捏住曹操的七寸,逼他不得不卷铺盖滚蛋!”

第174章 大婚掩护,奇袭宛城!萧和:我这是这入洞房还是入刑场啊?

  “宛城!”

  萧和所指那座城池,印入了所有人眼帘。

  帐中一片兴奋。

  刘备眼中茫然瞬间消散,豁然明悟。

  宛城乃南阳郡治所,与许昌所在的颍川郡毗邻,两城相距不过数百里。

  萧和这是要调动新野襄樊一线镇军,北上一举攻取宛城。

  宛城一下,许都大震,后方不稳,曹操焉还敢逗留濡须坞,必风急火燎回师相救。

  毕竟比起许都和天子,一百个濡须坞都不值啊。

  “破宛城,危及许都,逼曹操被迫回师,此正乃围魏救赵之计也!”

  “好好好,伯温此计当真是妙极!”

  恍惚大悟的刘备精神大振,抚掌大赞起来。

  众将一时沸腾,无不惊喜振奋。

  “伯温军师此计虽妙,不过据细作禀报,凉州军退兵后,曹操已令曹仁继续还镇宛城,其麾下所统曹军至少有两万余人。”

  “而我新野襄樊一线镇军也就一万四五千,能用于北攻宛城的兵马,最多也就一万余人。”

  “以这样的兵力去攻打宛城,会不会兵力略有不足?”

  陆逊虽已猜测出了萧和计策,却又一眼看出了其中“漏洞”。

  未等萧和解释,法正便笑道:

  “伯言,伯温军师适才说的话,你可是没听全呀。”

  “正因为我荆北镇军不足,所以伯温军师才说,要联手马超共破宛城。”

  陆逊眼眸一亮,蓦的省悟。

  “知我者,孝直也。”

  萧和一笑,手又从宛城方向,北移至了武关。

  “曹操虽以封官许爵的手段,安抚住了不少西凉叛将,使得十万西凉联军鸟兽散,暂时解除了关中的威胁。”

  “可他却做错了一件事,那就是一怒之下,斩杀了扣在许都的马腾三父子。”

  “这几刀下去,他便与马超结下了血海深仇,将马超逼成了最坚定的反曹之士。”

  “现下马超正屯兵于长安一线,日思夜想着如何找曹操复仇,主公倘若再派徐元直入关中,说服马超率军南出武关,配合我们联手合攻宛城,我料他必是求之不得,欣然从命。”

  “有马超这支西凉劲兵做援手,加上我们荆北镇军,和再亲自往南阳一趟,从中调度略施计谋,拿下宛城应该是很有胜算的吧。”

  萧和手指在地图上游走,不紧不慢的将全盘布局向刘备及众人道明。

  最后一丝疑云驱散,萧和的计策全貌,清清楚楚的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陆逊一声慨叹,向萧和一拱手:

  “不想伯温军师竟将西凉马超也考虑在内,此等格局,逊望尘莫及也。”

  众人皆是叹服。

  刘备脸上也燃起信心,轻轻一拍萧和肩膀:

  “有伯温亲自往南阳居中调度,又有那马孟起相助,曹仁焉能是对手,宛城必得也!”

  “只是却要有劳顿伯温你辛苦一趟,千里迢迢的赶回荆州了。”

  萧和一笑,拱手道:

  “主公言重了,什么辛苦奔波,此乃和份内之事也。”

  刘备当下便采纳萧和之计,修书一封送去给徐庶,令其先行一步再往关中联络马超。

  萧和方面,则安排赵云保驾护航,护送萧和西归荆襄。

  “主公,曹操虽未得孙权,然凭那张昭和孙登,多多少少对江东还是有些影响力。”

  “我军中收编的江东兵卒不少,相信其中不乏与曹操暗通款曲者,暗中向曹操通风报信者不在少数。”

  “以军师这样的身份,一旦离开濡须坞,长期不露面,曹操那边势必会收到消息,多半会心生猜疑。”

  “倘若曹贼心生戒备,令曹仁加以提防,或是向宛城一线适当增兵,岂非增加了我们攻取宛城的难度?”

  陆逊素来谨慎缜密,很快又看出了此计疏漏所在。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萧和已非当年那个不为人知的萧和,现下早已是名震天下,大江南北老幼妇孺皆知。

  所谓树大招风,这濡须坞中,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时刻盯着。

  你今天离开濡须坞,恐怕明白曹操那边,就收到了消息。

  你离个一天两天还好,离个三天五天,曹操还会不起疑?

  曹操何等智计,麾下程昱,刘晔,贾诩等谋士也不是吃干饭的,还能猜不出你萧和是去干啥?

  “伯言所言有理,伯温,你怎么看?”

  刘备目光看向了萧和。

  萧和沉吟不语。

  陆逊的提醒不无道理,自己现在就是个显眼包,走哪儿都会被曹军的眼线盯着。

  看来得使点手段,瞒过曹军耳目,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荆北才行。

  “使什么手段呢…”

  萧和指尖轻捻起了额头。

  “咳咳,兄长,愚弟倒是想到一计,只是不知此计是否妥当?”

  关羽忽然间开口,打破了沉寂。

  刘备眼眸一亮,忙问关羽有何良策。

首节 上一节 222/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