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585节

  立嫡立长的道理,关羽自然是清清楚楚。

  先前他支持立刘永为太子,也是因刘禅痴呆,失去了立储资格,为大汉社稷考虑,方才想立一位性情敦厚的守成之君,而非出于私心。

  现下闻知刘禅已然痊愈,关羽是欣喜万分,对刘备立刘禅为太子的决断,自然是举双手赞同。

  于是接到诏书的第二天,关羽便写下一道奏书,表示坚决拥护刘备决断,令三子关索亲自往邺城上表。

  大将军关羽都无异议,各州的刺史,镇将们,自然更没有异议。

  于是雪片般的上表,便从四面八方送往邺城,皆是拥护刘备册立刘禅为太子的决断。

  太子之位已定,天下臣民也都松了一口气,悬而未定的人心也随之安定。

  对刘备而言,现下已无后顾之忧,惟一所求就只剩下荡灭伪魏,扫除张鲁刘璋二贼,于有生之年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

  他要留给刘禅一个统一太平的天下。

  于是,在刘备还京后不到一月,再伐伪魏之事,便被提上了议程。

  是日,皇宫金殿。

  老刘召集众臣,共商伐魏灭曹大计。

  众臣争相进言,殿中议论声此起彼伏。

  众人所献方略,虽细节略有不同,大致方向却出奇的一致。

  即以并州方向为伐魏的主攻方向。

  具体操作,乃是以主力大军自晋阳南下,佯从蔺县渡,龙门渡,以及蒲坂渡三处渡口西渡黄河,攻入关中。

  鉴于蔺县和龙门渡西岸多山,不利于大兵团展开,这两路渡河只作为佯攻。

  汉军真正的渡河方向,仍旧选在蒲坂津。

  自蒲坂津渡河,只要攻下对岸蒲坂关,前方便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

  汉军数十万大军一涌而入,就凭曹操现有的动机兵力,在茫茫旷野之下,焉能抵挡?

  蒲坂关,乃是伐魏的关键所在。

  而潼关和武关两个方向,自然而然依旧是佯攻,以牵制部分魏军兵力。

  大方向敲定,接下来所议,就是具体的渡河方案。

  “据我细作近期所报,曹操已对蒲坂关进行了多次加固加厚,足以抵挡我神雷炮的轰击。”

  “除此之外,曹贼还以蒲坂关为中心,沿河上下的十里之内,修筑了两道河防工事。”

  “蒲坂关一线的常驻魏军数量,也增加至了三万左右,必要之时,还可以在两天之内,再调集两万兵马。”

  “且镇守蒲坂关的魏将,乃是伪魏名将徐晃。”

  “就曹操这番部署来看,曹贼多半已推断出,我们势必会将蒲坂做为伐魏的突破点,故而才会重兵屯守,不惜一切代价阻挡我军过河!”

  庞统指着大殿中的沙盘,将魏国的防御战略及体系,一一讲述了出来。

  诸葛亮羽扇一指,跟着说道:

  “曹贼如此布局,臣以为也不足为怪。”

  “毕竟我们是刚刚尽起倾国之兵攻下了并州,其目的,自然是为绕过潼关天险,由并州进攻关中。”

  “那么接下来的伐魏方向,必是一目了然,毫无悬念。”

  “曹贼既有预判,自然会将重点防御方向,放在蒲坂关一线。”

  刘备深以为然,微微点头道:

  “士元孔明言之有理,此番伐魏已是阳谋,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天下人皆知朕要自蒲坂攻入关中,曹贼自会有所防备。”

  话锋一转,刘备眉头微皱:

  “不过照目前的形势来看,蒲坂关虽不及潼关险要,却有黄河这道天险在前,曹贼又屯有重兵防御,我军想要渡河破关,只怕未必如先前想象的那般轻松。”

  “如何顺利渡河,攻破蒲坂关,众卿可有良策?”

  众臣议论再起,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只是众臣所献之策,各有优劣,皆算不上是万全之策。

  “伯温,你可有良策?”

  刘备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了萧和。

  萧和眼神已是胸有成算,淡淡一笑,反问道:

  “区区一条黄河,岂能挡得住我大汉天师,陛下忘了,当年我们是怎么打过黄河,兵围黎阳的了么?”

  萧和旧事重提,刘备微微一怔,一时未能反应过来。

  下一瞬。

  太子刘禅眼眸一亮,突然开口道:

  “父皇,大司马的计策,乃是借天时之利,我军踏冰过河!”

第462章 庸才变英才?刘禅:大司马乃仙神降世,我研究你很久了!

  踏冰过河!

  刘禅短短四个字,令在场所有人皆茅塞顿开。

  旧时记忆,霎时间浮现于脑海。

  那还是曹操仍占据河北之时,刘备为收复河北,大军兵临黄河,意图谋取黎阳。

  彼时曹仁在黄河北岸,以黎阳为中心,构建了一条看似坚不可摧的黄河防线。

  结果萧和却献计,趁着寒冬降临,黄河冰封的时机,大军踏冰过河,一举令黄河天险形同虚设,大军兵围黎阳。

  “对啊,朕怎么就忘了。”

  恍惚的刘备,猛一拍案几,欣喜道:

  “黄河能在黎阳段结冰,于蒲坂段自然也会结冰,朕大军踏冰过河,曹贼纵然于蒲坂关屯有重兵,又焉能阻我?”

  “伯温,你这一招‘故计重施’,当真是妙极也!”

  刘备啧啧大赞,笑看向了萧和。

  众臣皆也反应过来,无不是豁然开朗,一片欢欣鼓舞。

  萧和的却目光,却瞥向了那位太子殿下。

  原本的刘禅虽算不上昏庸,却也离聪颖英断甚远,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

  可眼前的刘禅,竟然能先于诸葛亮,庞统这等绝顶智士,先一步领悟他的计策,道出了“踏冰过河”四个字!

  这就令萧和颇是刮目相看。

  看来诸葛亮的来信说的没错,痴呆症痊愈后的刘禅,确实变的比原先更聪明了…

  “太子,你竟能猜出伯温之计,当真是令朕刮目相看呀。”

  刘备也察觉了儿子的变化,满脸欣慰的啧啧赞赏。

  作父亲的,眼见自己的“傻儿子”变聪明了,岂有不喜出望外的道理?

  刘禅面色平静,只淡淡道:

  “大司马乃仙神降世,乃父亲肱股之臣,我大汉国之柱石,自然是儿臣学习之楷模。”

  “儿臣遂于病愈后,便详细研习了这十余年来,大司马向父皇所献诸般奇谋妙计,所造神雷炮和连弩等种种神器。”

  “故适才听得大司马提及黎阳一战,儿臣才想起了大司马当年踏冰过河这一计。”

  刘备恍然明悟,脸上欣赏嘉许之色更浓,连连点头:

  “太子,你做的很对,伯温乃世外仙才,你身为储君,确实该当多多向伯温学习才是。”

  “你能这么做,朕甚是欣慰,甚是欣慰啊。”

  刘备是赞不绝口,对眼前这位新立的太子,自然是更加满意。

  萧和当然不能承认自己是什么世外仙才,仙神降世,少不了一番谦逊,又“甩锅”给了自己那位莫须有的恩师身上。

  只是,他暗暗瞥向刘禅的眼神中,却平添了几分新奇。

  没想到,这位从痴呆症中走出的太子,竟对自己如此感兴趣,痊愈也没几天,却能花那么多心思来研究了解自己。

  就算是作为死敌的曹操,恐怕也不曾闲到花这么大精力,专门来研究自己吧。

  “难道这阿斗落水的时候,受到了惊吓,大脑受到刺激反倒变聪明了,先前的痴呆症只是暂时的副作用?”

  萧和心头不禁浮现出这般推测。

  “我们确实可用伯温之计,再次踏冰过河,拿下蒲坂关。”

  诸葛亮也开口认可,话锋却一转:

  “不过去岁和前年,入冬天气皆是不够冷,连续两年中下游河面皆未结冰,这其中就包括蒲坂段。”

  “臣担心,倘若今年又是一暖冬,河面依旧不结冰怎么办?”

  “又或者明后,后年也皆是暖冬,那我们就迟迟等不到踏冰过河之机,就要无限期的延迟伐魏不成?”

  “灭魏之战拖不得呀。”

  刘备心头微微一震,脸上的欣慰喜色瞬间冷却。

  最近几年北方的天气,确实是越来越暖,降雨也愈加频繁。

  北方天气变暖,降水增加,风调雨顺,于国于民自然是大好事。

  只是这气温上升,黄河就不结冰,不结冰就没办法用这踏冰过河之计。

  于伐魏而言,这就未必是好事了。

  对于刘备而言,同样不是一件好事。

  一直是暖冬,黄河就一直不结冰,难道这伐魏之期就一直拖下去?

  以刘备现下这个年纪,这个身体状况,能拖得起吗?

  当然不能。

首节 上一节 585/6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