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604节

  “太子殿下初次统兵,便能旗开得胜,重创曹贼,一举踢开关陇大门,此乃我大汉之福也!”

  诸葛亮知刘禅此次统兵作战,不仅是对其个人能力的一次考验,更是关系到汉室未来。

  如今,刘禅身为太子,能立下这等大功,证明其配得上这太子之位。

  太子贤能,自然是国之幸事也。

  刘备捋着细髯,笑得合不拢嘴。

  此刻,他心中那块悬着的大石头,就此也终于落地了。

  凭心而论,他选择让刘禅统兵,自知还是冒了一定风险。

  毕竟儿子从未统过兵,在军中又无威信。

  如果不是为了给刘禅树威,为将来继承皇位,驾御一众开国勋贵铺路,灭魏这等重任,他是绝对不敢令刘禅统兵。

  他最担心的是,刘禅年轻气盛,犯了独断专行的毛病,没能听取萧和、张飞等人的意见。

  要知道,在战场上,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局的胜负。

  如果刘禅不听从有经验将领的建议,盲目行事,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现在好了,捷报传来,他一切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了。

  刘禅大功到手,军中威望已立。

  蒲坂关攻破,雍凉二州门户大开,灭魏已毫无悬念。

  这是两全其美,皆大欢喜的好事啊。

  刘备哈哈大笑,他拂手喝道:

  “传朕旨意,嘉奖前线有功将士。”

  “他们此战立下了大功,理应得到丰厚的奖赏。”

  “还有,同时,传令太子,命他稍加休整,即刻兵进关中。”

  “此役,不伐灭伪魏,诛杀曹贼,誓不收兵!”

第485章 雍州不要,长安不要,与亡国何异?曹操:刘备,你是要逼死我啊!

  蒲坂以南六十里处,矗立着一座城池——临晋城。

  三辅之一,冯翊郡治所。

  北面大道上,一队队的魏军士卒,一面面东倒西歪的旗帜,正匆匆忙忙的向南而来。

  从北面溃退下来的魏军,如同一股疲惫而又慌乱的洪流,陆陆续续朝着此城会合而来。

  这些魏兵们,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沮丧,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

  随着溃军的逐渐汇聚,魏军的兵势稍稍得到了一些恢复,城中的兵力已达到近三万人。

  只是,有近相同数量的魏军,却没能从蒲坂关撤下。

  此时,临晋城府堂内。

  气氛压抑得让所有人人喘不过气来。

  曹操枯坐在上位,以手托额,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焦虑。

  堂下的诸将皆垂头丧气,神情委靡黯然,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

  他们的身体皆佝偻着,如被无形的压力压弯了脊梁,绝望气氛如同冰冷的潮水,此刻正在堂中弥漫开来。

  没办法,蒲坂关一战,他们输的太惨了。

  折兵过半,苦心营建的蒲坂防线如纸糊般不堪一击,黄河天险轻松被汉军突破…

  这一场惨败,似乎已将魏军上下的信心,将他们的脊梁骨都给一并打断了。

  “蒲坂已失,吾六万大军折损过半,大耳贼已打进了关中,你们都说说吧,朕当如何扭转局面?”

  曹操却只能强打起精神,目光缓缓扫向众臣,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在众臣中找到一丝希望。

  一道扭转乾坤的奇策!

  司马懿不敢作声,他的头微微低垂,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愧疚不安。

  是他鼓动曹操,强行坚守蒲坂,结果落了个损兵失地的下场。

  自己的决策失误,给魏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此刻,曹操没有让他背锅,没有治他的罪已是万幸,他又怎敢再献什么良策呢?

  何况,局面发展到这般地步,他已感到束手无策,无计可施。

  贾诩想要开口,却欲言又止。

  他的嘴唇微微动了动,最终还是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贾诩已是料定,自己所献之计,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即使献了曹操也未必会听。

  在这关键时刻,他选择了沉默。

  眼见众臣不作声,曹操眼中的怒意渐渐燃起,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一般。

  他的双手紧紧握拳,正想要发泄心中的愤怒和不满。

  就在这时,一人深吸一口气,毅然挺身而出:

  “陛下,黄河天险已失,关中无屏障可侍,我们已不可能挡得住数十万汉军。”

  “据守渭水也罢,退守长安也好,皆挡不住汉军,无非是重蹈蒲坂关的覆辙。”

  “臣以为,现今这局面,放弃雍凉,退保凉州方为上策。”

  “唯有如此,我们方有依靠陇山为屏障,阻挡伪汉兵锋的机会。”

  “这是我们唯一的生机!”

  进言之人,正是杨阜。

  他神情坚定,目光中透露出一种决绝。

  他竟然在劝曹操放弃雍州!

  这一言论,如同一声惊雷,在大帐中炸响,立时引起一片哗然。

  众将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露出惊讶神情。

  曹操则神色大震,惊愕的目光急射向了杨阜。

  魏国可是只剩下了雍凉二州啊,这二州对于魏国来说,犹如大厦的基石,至关重要。

  且这二州中,凉州贫瘠,除了能提供西凉骑兵外,再无其他作用。

  魏国上上下下这么多张嘴,基本上都要靠雍州,也就是关中平原这点地来养活。

  放弃了雍凉,等于放弃了魏国仅剩的丁点膏腴之地。

  仅剩的产粮区,最大的兵源之地,统统都拱手让给了刘备!

  这跟亡国,又有什么区别?

  “杨阜!”

  曹操勃然大怒,拍案斥道:

  “长安乃大魏帝都,雍州乃国之根本所在,你竟让朕不战而弃?”

  “这就是你扭转乾坤的良策?”

  “你太令朕失望,太令朕失望了啊!”

  曹操的声音如雷,在府堂中回荡。

  他的脸色涨得通红,双眼中喷射出愤怒的火焰,仿佛要将杨阜吞噬,当众就将不满和失望,统统都宣泄了出来。

  杨阜为曹操如此当众斥责,不由暗暗咬牙,脸色悲凉,心中是无限委屈。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痛苦无奈。

  自己是一腔赤诚,为曹魏存亡献计,却被曹操如此数落,只觉是一片真心错付了人。

  然为了江山社稷,他也只能将这份委屈,强行咽了下去。

  “陛下啊,臣岂不知雍州乃我大魏根本,长安乃我大魏帝都,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弃之于敌手。”

  杨阜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继续解释道:

  “可臣问陛下一句,到了这般地步,这长安和雍州就算不弃,我们又拿什么来守?”

  “难道陛下当真不顾蒲坂关的前车之鉴,要将我们大魏仅剩的兵马,全都葬送在雍州吗?”

  杨阜满腔悲愤的冲着曹操质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曹操猛的打了个寒战,脸上的怒怨之色,瞬息间烟销云散。

  他的身体微微一晃,仿佛被杨阜的话击中了要害。

  曹操开始反思自己的决策,是否真的如杨阜所说,坚守雍州只会让魏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府堂内陷入了一片沉默。

  众将们都低着头,思考着杨阜的话。

  如果放弃雍凉,退保凉州,虽然可以依靠陇山为屏障,阻挡汉军的进攻,但也将失去大片肥沃的土地和重要的兵源地。

  放弃帝都长安,更是对于魏国的士气和民心也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可如坚守雍州,以魏国目前的兵力和实力,很难抵挡得住刘备数十万大军的进攻。

  蒲坂关的惨败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如果重蹈覆辙,魏国都要面临灭顶之灾。

  到那时,不仅雍州保不住,连凉州也可能落入敌手,魏国将彻底灭亡。

  一时间,曹操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第486章 这是最后的精锐,不能再死了!天时有变,难道我们气数未尽?

首节 上一节 604/6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