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7节

  “刘琮那小子既降曹操,凭什么还让他占着茅坑不拉屎,让他霸占着襄阳?”

  “咱就奇袭了襄阳,宰了刘琮和蒯蔡两个奸贼,别说是襄阳,连同荆州咱也一并夺了。”

  “到时候那曹贼还有什么好怕的,咱就杀他个有来无回,新仇旧账跟他一起清算!”

  张飞猛拍着案几,激动兴奋的大叫起来。

  关羽欣赏的目光望着萧和,捋着美髯微微点头:

  “兄长,依愚弟之见,萧伯温此计确乃扭转乾坤的奇谋。”

  “刘景升病逝,蔡蒯二贼废长立幼,刘琮又不战而降,襄阳城定然民心不稳,军心大乱。”

  “此时正是奇袭襄阳的天赐良机,必可一战而定!”

  关张二人看来也是想夺襄阳已久,自然对萧和的计策是赞不绝口。

  “萧先生此计,确实是不失为一条扭转局面的奇策!”

  刘备先是拱手赞许,转而却是一叹:

  “只是刘景升待备不薄,如今他尸骨未寒,备岂能忘恩负义袭取襄阳,夺其基业?”

  诸葛亮眉头暗皱。

  这就是他担心的第三点,刘备为仁义所累,不肯对刘琮动武。

  “主公此言差矣,荆州乃大汉朝的荆州,非是刘景升私产。”

  “何况刘景升一生抗曹,如今刘琮却举荆州降曹,如此不孝不义之举,已不配为刘景升之子,更不配为荆州之主。”

  “主公身为刘景升同宗,天子钦定的皇叔,此时站出来接管襄阳乃至荆州,乃是名正言顺,焉有忘恩负义之说?”

  诸葛亮当即义正严辞的“驳斥”了刘备。

  “是啊兄长,军师说的对,刘琮那小子不忠不孝,不配还占着荆州,咱就该抢他过来!”

  张飞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兄长若不用萧伯温此策,便等于坐视荆州落入曹贼之手,难道这么做,就对得起刘景升在天之灵了吗?”

  关羽神色郑重的反问道。

  听得几人劝说开导,刘备沉思不语。

  权衡片刻,却是神情坚定道:

  “尔等所言皆不无道理,然刘景升此前曾托孤于备,请备看护照顾其子。”

  “刘琮降曹确实不对,可备若对其用兵,夺其基业,却终究是有负刘景升托付,是为不义。”

  “备无论如何,绝不会行此不义之举!”

  眼见自家兄长如今决然,关羽张飞对视一眼,只能暗暗叹气,不好再劝说。

  诸葛亮一声轻叹,只得面露无奈道:

  “既是如此,那我们只能南下越过襄阳,退往江陵了。”

  “待刘琮降曹后,主公以江陵为基,联手刘琦共抗曹操,再图收复襄阳。”

  刘备脸上云开雾散,欣然道:

  “孔明军师此计更为稳妥,那时备攻取襄阳,便是从曹操手中夺回,乃名正言顺,堂堂正正也!”

  说罢。

  刘备歉意的目光转向萧和,拱手说道:

  “先生果然是智谋非凡,先生的奇袭襄阳之策,确也是一道奇策,只是恕备有苦衷,不能采纳先生此策。”

  “萧先生若无其他去处,不知愿随备渡江退往江陵否?”

  萧和是喜忧参半。

  刘备这话的潜台词,自然是想邀自己入伙,饭票拿到了固然是可喜。

  忧的则自己费了半天口水,刘备还是决定照着原剧本走。

  果然是性格决定命运…

  入伙当然是要入了,可这附赠的长坂坡惊魂一日游,他是真不想体验啊。

  得想办法让刘备改变主意!

  萧和思绪飞转,眼珠转了几转后,一道精光悄然闪过。

  “和无亲无故,承蒙刘豫州收留,自然愿随刘豫州前往江陵。”

  先是佯作感激后,萧和话锋一转,反问道:

  “只是和想问刘豫州一句,倘若因刘豫州不肯奇袭襄阳,襄阳十万百姓就要死在曹操的铁骑之下,刘豫州还会如此固执吗?”

  刘备身形一凛,脸色大变。

第7章 大义小义,刘豫州你得掂量掂量呀

  “先生何出此言?”

  刘备稍稍放松的神经,立时重新紧绷起来。

  诸葛亮羽扇不摇,眼中亦掠过一丝惊异,显然这一次没能跟萧和想到一块。

  “曹操手段向来狠辣,当年可是将徐州屠到泗水之为阻塞,官渡一役更是坑杀了七万袁军降卒。”

  “今襄樊士民得知荆州易主,曹操大军即将兵临汉水,岂能不为之惊惧,唯恐曹操血洗荆襄。”

  “而刘豫州仁义名满天下,当襄樊士民闻知刘豫州将渡江南下后,必会自发的举家携口跟随豫州你南下避难。”

  “曹操进占襄阳后,定然不会放任豫州你抢占江陵,多半是会动用铁骑穷追不舍。”

  “刘豫州带着十几万老幼妇孺,行军必定缓慢,被曹军铁骑追上是毫无悬念。”

  “以刘豫州对曹操为人的了解,到时他会心慈手软,顾及到那十几万百姓的性命吗?”

  不需什么谋略,萧和只是将长坂坡的血腥事实,摆在刘备面前即可。

  刘备脸色越来越凝重,听到最后倒吸一口凉气,狠狠打了个寒战。

  那个能血洗徐州的曹操,怎么可能心慈手软呢。

  曹军铁骑一旦追上,自然是无差别的辗杀。

  百姓,士卒,妇孺,老幼…

  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个!

  曹操的命令必是如此。

  刘备太了解他这个老对手了。

  “先生提醒的是,备若贸然南撤,岂非令襄樊无数士民,皆要死在曹操的铁骑之下!”

  “我们确实不能南撤,不能…”

  刘备幡然省悟,当即起身向萧和正色一揖:

  “幸得先先提醒,若不然备便成了荆州的罪人,请先生受备一拜!”

  萧和松了口气。

  看来老话说的好,要想“拿捏”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拿住他人软肋。

  刘备的软肋就是仁义呀。

  “刘豫州这般大礼,和可受不起。”

  萧和忙是起身将刘备扶住,笑着宽慰道:

  “和知道刘豫州仁义,但也大可不必对自己这般苛刻,就算和所说成真,罪也在曹操而不在刘豫州你。”

  话锋一转,萧和趁势劝说道:

  “罪虽不在刘豫州,可我想刘豫州也定然不会坐视襄樊百姓,死于曹操的铁骑之下吧?”

  “先不论刘琮背父降曹,刘豫州夺其襄阳乃名正言顺,绝非负义之举。”

  “就算硬将此举说成负义,那也负的只是小义而已,与拯救十万襄樊百姓这种大义相比,孰轻孰重,相信刘豫州心中自有明断。”

  小义,大义…

  刘备眼神渐渐若有所悟。

  一旁诸葛亮看着刘备情绪变化,自然看得出来,刘备是为萧和说动了。

  “竟能想到百姓畏惧曹操,会追随主公南下,还能以为来说动主公,此人的目光比我看得要远,似乎比我还要了解主公…”

  诸葛亮暗暗看向萧和。

  尔后一拱手,顺水推舟劝说道:

  “主公,萧伯温所言极是,主公焉能因小义而失大义!”

  “亮请主公以襄樊无数百姓性命为重,率我等奇袭襄阳,阻曹操于汉水之北,以救我荆州百万生灵,免于曹军铁骑的践踏屠戮!”

  关羽张飞对视一眼,跟着拱手一揖,齐声恳请。

  刘备腾的站了起来,负手立于房门前,目光仰望着北面方向,眼神变化不定。

  深思熟虑许久后,眼中犹豫不决,最终化为决毅。

  “若刘琮果然举荆州降曹,就别怪吾不念叔侄之情!”

  “吾定当率尔后杀过汉水,奇袭襄阳,以拒曹操于汉水之北!”

  诸葛亮松了口气。

  关羽如释重负。

  张飞则欣喜若狂,哈哈大笑着一拍萧和:

  “萧先生,还是你厉害啊,俺们唾沫都说干了都没能说服兄长,你几句话就把兄长给说通了。”

  “今天晚上俺拿一坛杜康酒过来,俺非得把你喝趴下喽,好好谢谢你不可。”

  张飞什么力气,这一把掌拍下去,拍得萧和直咧嘴,感觉肩膀都快被拍碎了。

首节 上一节 7/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