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87节

  “那位江东之主,逍遥津一役,似乎是被那张辽给打怕了,至今没敢再兵围合肥。”

  “不过江东军也没有退兵,而是驻军于巢湖,依旧对合肥摆出进攻态势,应该是想肆机而动。”

  萧和重新坐下,指尖轻捻起下巴,眼眸微微眯了起来。

  魏延修烽火台,吕蒙被孙权破格提拔派往柴桑,鲁肃又在水淹曹营次日就匆匆离去,孙权又屯兵巢湖,并未大军围合肥…

  种种线索在萧和脑海中交织,真相渐渐浮出了水面。

  “孙权要对夏口动手了!”

  萧和猛然一拍案几,眼眸蓦然睁开。

  伊籍和关银屏皆是吃了一惊。

  “前日听伯温军师提到过,孙权早晚会背盟进攻江夏,可魏文长已修筑了烽火台,只要孙权敢动手,夏口方面即刻就会得到示警,严阵以待。”

  “魏文长乃是军师举荐的将才,应该能协助刘琦公子坚守住夏口,守到主公抽兵南下增援吧。”

  “莫非是那孙权小看了魏文长的将才?”

  伊籍从萧和的话中,得出如此猜测。

  萧和却摇了摇头,别有意味道:

  “孙权也好,周瑜也罢,小看魏文长自然是一定的。”

  “不过,他们敢背盟动手,袭取夏口的主要原因,却不是文长,而是那吕蒙。”

  伊籍一愣,刚刚清晰点的思路,再次又糊涂起来。

  萧和来不及多解释,向新野方向一指:

  “机伯,烦请你即刻去禀明主公,就说我判断孙权这几日就会令周瑜奇袭夏口,请主公速速抽兵南下增援夏口。”

  伊籍却面露难色,说道:

  “这会功夫,主公应该正率大军追击曹仁残部,至少也得明日或者后日才能归新野。”

  “况且新野刚刚平定,城内被付之一炬,百姓也被曹操迁走,主公尚需常驻新野一阵,亲自主持修城安民事宜。”

  “此外曹操尚未离开南阳,未必没有突然杀回来,重夺新野的可能,我大军暂时也无法抽调南下。”

  听得伊籍这番话,萧和再次起身,又一次踱起了步来。

  伊籍说的没错,刘备一时片刻离不开新野,大军也暂时无法抽调南下,必须要防着曹操杀个回马枪。

  既然无法抽兵南下,那就必须派一员得力谋士,南下夏口去向魏延刘琦示警,助他们抵挡周瑜来袭。

  只是对方不是别人,那可是周瑜啊。

  赤壁一役,能将曹操都杀个灰头土脸,集统帅与谋士于一身的猛人。

  还要再加上个吕蒙。

  如果把鲁肃也算上的话,未来的东吴四大都督,就集齐了三位!

  这样的豪华阵容,寻常谋士去能招架得住吗?

  “徐元直在刘备身边,一时片刻是叫不回来了,孔明坐镇襄阳,肯定是走不开的,那让谁去呢…”

  萧和喃喃自语着,掰着指头计算起来。

  算了半天,蓦然发现,好像除了自己亲自走一趟之外,似乎别无人选。

  可他是真不想跑这一趟啊!

  好容易打跑了曹操,又收复了新野,回襄阳吃吃睡睡好好躺几天不香么…

  难道这新野一战还没收尾,庆功酒还没来得及喝呢,就要马不停蹄赶往夏口去跟周瑜干仗?

  心累身也累呀!

  “罢了,既然吃这碗饭了,就只能尽职尽责了,再说要让孙权偷了夏口,主公的日子不好过,我这个军师日子也不好过呀…”

  作了一番自我思想工作后,萧和遂振作精神,当即提笔修书一封。

  “机伯,你速速北上追上主公,将这封书信交给主公,务必主公依其中所写行事。”

  “事当从权,夏口时刻有失陷之危,你就说我来不及向主公禀明,先行一步前往夏口了。”

  萧和将书信塞给伊籍,也不做解释,大步流星便离帐而去。

  关银屏愣了一下,赶紧也跟了上去。

  只留下伊籍在帐中,神色茫然,目光呆滞的捧着手中那封墨迹未干的书信。

  数艘战船自淯水南下,扬帆疾驰,直奔夏口而去。

  …

  长江北岸,庐江郡,枞阳城。

  水营大帐内。

  孙权正负手立于地图前,听取周瑜描述偷袭夏口之策。

  为防襄阳方面警觉,孙权并未亲临柴桑,而是低调来到柴桑下游的枞阳渡,召周瑜前来商议。

  “不得不说,刘备破例提拔的这个魏延,确实有些能耐,竟能想出烽火台这等手段。”

  孙权捋着紫髯微微点头,脸色语气中流露着几分欣赏。

  话锋一转,却又冷笑道:

  “可惜刘备有伯乐之能,吾亦能慧眼识英,吾破例提拔之人,却能破了他的烽火台之策!”

  孙权此言似在夸吕蒙,却又有自夸之嫌。

  “吕子明确实智勇兼备,乃难得的大将之才。”

  周瑜话锋也是一转,却面露几分顾虑:

  “只是子明这一计虽可出奇制胜,瑜却略觉得有些不太光彩,若用此计,恐遭人非议。”

  孙权却是一笑,不以为然道:

  “公瑾你比吾懂兵法,岂不闻‘兵者,诡道也’?”

  “古来用兵,向来只问结果,何必在意过程光不光彩。”

  “公瑾,当此关键时刻,我们切不可迂腐呀。”

  周瑜听孙权话中听出了决心,遂深吸一口气,拱手道:

  “主公的意思,瑜明白了,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只等曹操一退兵,我们即刻动手!”

  孙权满意的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亲卫来报,言是鲁肃归来,正在帐候见。

  孙权周瑜心头一震,对视了一眼。

  孙权忙令将鲁肃传入。

  须臾。

  鲁肃匆匆而入,依次向孙权周瑜见礼。

  “子敬不必多礼,你既已归来,莫非襄樊方面,曹操已经退兵?”

  周瑜将鲁肃扶了起来,迫不及待的问道。

  鲁肃深吸一口气,慨叹道:

  “主公,都督,曹操确实退兵了,不过却不是主动退兵,而是被刘备杀的大败而逃!”

  孙权周瑜身形一震,脸色骤然一变。

  鲁肃当下便将樊城一役,萧和设计,刘备水淹曹营,一举击破十五万曹军的经过,一一道来。

  孙权和周瑜听罢,主臣二人再次对视,不约而同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第84章 吾竟不如刘备?萧和:先除内奸,再痛击江东鼠辈!

  周瑜蓦的转身,目光急扑向了地图,脑海中按着鲁肃所说飞快推演起来。

  “刘备竟然能大破曹操十五万大军?”

  “子敬,你再说一遍,刘备是怎么破曹操的?”

  孙权碧眼中却涌起匪夷所思,情绪略显激动的冲着鲁肃喝问。

  毕竟鲁肃带回的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震撼。

  甚至可以说是离谱!

  自己统帅四万大军,占尽优势,却在合肥被张辽仅仅八百骑,杀得是屁滚尿流,颜面扫地。

  刘备凭什么能以绝对劣势兵力,杀得曹操十五万大军落荒而逃?

  这不合理啊!

  鲁肃遂来到地图前,手指比划着,将整个樊城一役的经过,再次复述了一遍。

  孙权脸上的质疑渐渐消失,碧眼渐为难以置信四个字填满,拳头也悄然攥了起来。

  事实就是如此,由不得他不信。

  刘备就是打赢了曹操,还是大破之!

  “这说不通,说不通啊,我有十倍兵力优势,却败给了张辽,刘备明明兵力远少于曹操,为何却能以弱胜强,大破曹操?”

  “我不明白,我到底哪里不如那刘备?”

  孙权思绪翻江倒海,震惊的眼神中又涌起深深茫然,嘴角甚至微微抽动,隐隐透出几分妒恼之色。

  “借天时之威而破曹贼,此计对天时地利运用之妙,当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也!”

  沉吟许久的周瑜,却一拍地图,发出了一声隐含赞叹的感慨。

  尔后回过头来,目光看向鲁肃:

  “子敬,你确定,这一条水灌曹营之计,真是出自于那萧和的手笔?”

首节 上一节 87/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