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第125节

  在一场大战来临前夕,伤兵营内已焕然一新。

  大部分军医都熟练掌握了新的消毒与救治方法,药品储备也相对充足.

第148章 奇迹!七成存活率!

  伤兵营内,气氛凝重而悲壮。

  简陋的营帐四处透风,却掩不住那弥漫其中的浓烈血腥味儿,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伤卒们,痛苦的呻吟声交织成一曲哀歌。

  那名腿部中箭的将士,面色惨白如纸,嘴唇干裂起皮,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滚落,浸湿了他凌乱的发髻。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紧紧拉住赵北辰的手,手指因用力而泛白,微微颤抖着,眼中满是感激与决绝:

  “赵将军,您今日攻破城门,斩杀敌军上将,又统领大军冲锋陷阵,那是何等的威风!咱们这些兄弟,能跟着您打仗,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他喘了口气,干裂的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我家中尚有一个五岁的小儿,出征前,我答应他,要陪他一起看大秦一统天下的盛景。

  如今我这副模样,原以为是没活路了,可您说能救我,我信您!哪怕是当试验品,我也心甘情愿。”

  旁边,一群重伤的伤卒们听闻此言,纷纷挣扎着抬起头来,他们有的断臂,有的胸腹处被利刃划开,伤口血肉模糊,纱布早已被鲜血浸透,却仍强忍着剧痛。

  一个个眼神坚定,满是舍生忘死的豪情,齐声高呼:“赵将军,咱们也愿意!咱大秦的锐士,死都不怕,还怕当这试验品?.

  只要能为兄弟们寻出条活路,能让咱大秦的军队更强,值了!”

  那声声呼喊,在营帐内回荡,震得人心头发颤,这是大秦军人深入骨髓的觉悟,亦是大秦能立足九州、雄踞天下的根本所在。

  赵北辰望着这些视死如归的将士,眼眶微红,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激荡,眼神愈发坚定如铁:

  “兄弟们放心,我赵北辰定不会让你们失望!今日,咱们就一起闯出这生死关〃々 。”

  说罢,他转身看向宋医师,目光中带着几分恳请与决然。

  宋医师站在一旁,眉头紧锁,眼神复杂难辨。

  他行医多年,见过无数生死,可如今这从未听闻的救治之法,实在让他难以抉择。

  犹豫良久,他终是长叹一声,微微点头:“罢了,今日就依你所言,但愿真能救下这些兄弟。”

  赵北辰闻言,立刻行动起来。他大声指挥着:

  “来人,将所有切割伤口取箭的刀刃,先用清水反复冲洗,务必洗净上面的血污,再置于烈火之上灼烧,要烧到刀刃通红!”

  几个年轻的医卒赶忙应是,手忙脚乱地照做起来。

  赵北辰又看向一旁准备取箭的军医,神色严肃:“切割伤口时,用烈酒浇灌刀刃,动作要快、准、狠,切完后,在伤口处洒微量烈酒,切莫多洒,以免灼伤将士。

  还有,包扎伤口的布,必须先用沸水煮开,煮透后晾干,方可使用。”

  宋医师在一旁听着,满心疑惑,这些医治之理,他从未接触过,可事到如今,也只能让身边的医师们依言而行。

  一切准备就绪,赵北辰这才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瓷瓶,瓶身温润细腻,在这满是血腥与粗粝的伤兵营内显得格格不入。

  他神色凝重地说道:“这是我入伍前耗费数年心血研制的金疮药,对止血有奇效。待箭拔出后,立刻均匀地涂抹在伤口上,切勿耽搁。”

  宋医师接过药瓶,打开嗅了嗅,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怀疑,但还是默默点头,准备照做。

  此时,一直站在一旁沉默观战的屠睢,忍不住开口道:

  “赵北辰,你这一套医治方法,我在军中多年,可从未听闻。这般折腾,真能有用?莫要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

  他声音粗犷,带着几分沙场老将的威严与质疑。

  赵北辰微微仰头,神色坦然地迎上屠睢的目光:

  “屠将军,我知晓您心存疑虑。可您看看这伤兵营,每日折损多少兄弟?

  若继续沿用旧法,他们存活的希望太过渺茫。

  我这方法虽新奇,却也是我钻研许久所得。

  今日,您且看下去,若是有效,往后能让更多受伤将士活下来,重回战场;

  若是无效,所有后果我一力承当。

  我不过是秉持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念头,想为兄弟们搏一把。”

  屠睢听了这番话,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凝视着赵北辰。

  良久,突然躬身下拜:“好!赵将军这份为将士着想的心,我屠睢佩服。

  今日便看你施展奇术,若真能救得众人,你便是我大秦军营的大功臣!”

  赵北辰赶忙上前扶起屠睢,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将士们的关切与期望。

  营帐内,众人各司其职,忙碌起来。

  取箭的军医手持烧红又经烈酒浇灌的利刃。

  深吸一口气,手起刀落,精准地切开伤口。

  鲜血瞬间涌出,一旁的助手赶忙用干净的布巾擦拭。

  接着在伤口洒下微量烈酒,伤者身体猛地一颤,却咬紧牙关,未吭一声。

  箭镞被顺利拔出,金疮药迅速被涂抹在伤口上。

  随后,用煮沸晾干的纱布仔细包扎。整个过程紧张有序,赵北辰全程紧盯,不敢有丝毫懈怠。

  随着一个个伤员按照新方法得到救治,营帐内的气氛似乎悄然有了变化。

  原本弥漫的绝望气息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若有若无的希望之光。

  那些(的吗好)接受救治的将士们,虽仍虚弱不堪,但眼中已有了几分对生的渴望。

  宋医师在一旁默默观察,心中暗自诧异,这看似荒诞的方法,难道真能创造奇迹?

  时光缓缓流逝,夜幕悄然降临,伤兵营内灯火通明。

  经过一夜的悉心照料,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营帐时,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乞:

  昨日接受赵北辰新方法救治的将士,大部分人的伤势竟稳住了,没有出现高热、溃烂等感染迹象,出血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一消息如同春风,瞬间吹遍了整个军营。将士们奔走相告,对赵北辰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而赵北辰,望着逐渐康复的兄弟们,眼中满是欣慰。

  他知道,自己迈出的这一小步,或许将改写大秦军营伤兵救治的历史!!.

第149章 大人还擅医术!?

  “这……这是神药啊!”

  宋医师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震惊与不可思议,他手捧着那把还沾着鲜血的小刀。

  看向赵北辰的眼神里已全然没有了之前的质疑,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钦佩与折服。

  赵北辰微微颔首,神色未显过多得意,他环顾四周,目光扫过每一位面露惊愕的医师,沉声道:

  “从现在起,伤兵营必须按照我所说的方法救治伤兵。

  所有小刀,先用烈火灼烧至通红,以祛其杂质、灭其病菌。

  烈酒不仅用于术前给伤口消毒,术中若有需要,亦可适量使用。

  白布必须清洗干净后,用沸水烧开,充分晾干方可使用。

  而且,治疗过程中,刀具绝不能重复使用,每用一次,务必清洗消毒。”

  宋医师连连点头,此刻的他,对这些曾经听起来荒诞不经的方法已是深信不疑.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上前,恭敬地向赵北辰请教:

  “赵将军,老朽行医数十载,却从未听闻用烈火和烈酒这般杀毒,还有用沸水煮白布之举,这其中究竟是何医道原理?060

  还望将军不吝赐教。”

  赵北辰微微仰头,目光深邃,仿佛穿越营帐,看到了无数因感染而逝去的将士亡魂,他缓缓开口。

  “宋医师,你可知这军中常说的‘七日风’并非什么天降诅咒,实则是因刀剑箭矢上的锈迹、污垢中的病菌感染所致。

  咱们军营里的伤兵,大多并非直接死于伤势过重,而是死于后续的各种感染疾病,‘七日风’不过是其中一种。

  我们做好消毒工作,就能极大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如此一来,即便没有我的金疮药,这些方法也能让伤兵营的存活率增长至少三成。”

  宋医师听得入神,频频点头,脸上满是心悦诚服之色。

  他心中暗自懊悔,自己多年来竟一直蒙在鼓里,若早知晓这些,不知能多救多少兄弟性命。

  “宋医师,事不宜迟,你立刻召集其他医师,将这些新的救治方法传授给他们,务必让每个人都烂熟于心。”

  赵北辰转头看向宋医师,目光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诺!”宋医师连忙应下,转身快步离去,去召集那些还在旧法中徘徊的医师们。

  赵北辰又看向屠睢,神色凝重:“屠将军,调一百兵卒入伤兵营帮忙,眼下这些简单的消毒活儿。

  普通兵卒经过训练也能上手,让他们协助医师,做好烈火和烈酒消毒等事宜。

  咱们先在本将军营全力推行这套疗伤之道,待略有成效,我便去求见王将军,争取在杨城大军全军推行。”

  屠睢拱手应道:“末将遵命!”说罢,大步流星地去调遣兵卒。

  就在众人忙碌之际,王贲和石敢大步走进伤兵营。

  赵北辰与屠睢见状,赶忙上前行礼:“末将见过王将军、石将军。”

  王贲目光如炬,径直走到赵北辰面前,细细打量着他,眼中满是吃惊之色:

  “赵北辰,本将军一直留意着你在伤兵营的一举一动。

  你可真是让本将军刮目相看,战场上你勇力非凡,晋升速度惊人,如今竟还精通医道,这短短时日。

  你所做之事,怕是要改变我秦军伤兵营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现状,此乃旷世之功啊!”

  赵北辰谦逊地低头:“将军谬赞了,末将不过是见兄弟们死伤惨重,于心不忍,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王贲微微点头,目光落在赵北辰手中的瓷瓶上:

  “听闻你这金疮药功效奇特,对止血有奇效,不知这药是从何而来?”

  赵北辰如实答道:“回将军,这金疮药是末将昔日所研(cafd),耗费了不少心血,幸得今日能派上用场。”

  王贲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赵北辰,你这金疮药配方能否献给大秦?

首节 上一节 125/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