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大秦:传承沙皇,铸太阳王朝 第127节

  王贲直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赵北辰,开口道:“赵将军,你此番功绩,无人能夺。待此间战事了结,我定会将你所提出的医疗方法以及那神奇的金疮药配方,如实上奏秦王。秦王圣明,定会对你重重有赏,你对我大秦上战场的锐士,有再造之恩呐!”

  赵北辰微微拱手,谦逊道:“王将军过奖了,末将所为,于公,是为了我大秦昌盛,将士少些伤亡;于私,也是为了自己能在这军中站稳脚跟,责无旁贷.. 0 ”

  王贲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转身,对亲卫将领下令:

  “你立刻将伤兵营如今的详细情况、金疮药的配方以及一瓶金疮药,快马加鞭送往咸阳,呈给秦王。

  务必让秦王第一时间知晓我军这一重大喜讯。”

  “诺!”亲卫将领领命而去,大殿内的气氛也随之从对赵北辰功绩的感慨,转回到即将打响的灭韩之战的紧张谋划上。

  王贲大步走到沙盘前,手中的马鞭轻轻敲击着沙盘上代表韩都新郑的位置,沉声道:“伤兵营之事,且等秦王定夺。当下,我们最要紧的,是议定这灭韩的最后一战。

  我欲集结十万大军,强攻韩都新郑,力求在半月之内平定韩都,生擒韩王,诸位将军意下如何?”

  此语一出,众将热血沸腾,齐声高呼:“末将愿往!请将军赐末将先锋之位,定当为大秦荡平韩都!”那呼喊声震得大殿的梁柱都似微微颤抖。

  王贲目光在众将脸上一一扫过,最终落在一位名叫郑雄的将领身上,沉声道:“郑雄,此次便由你率先锋军,强攻韩都。务必奋勇向前,为大军撕开敌军防线!”

  “末将遵命!谢将军信任!”郑雄激动得满脸通红,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重重5.3地拜谢。

  王贲又看向赵北辰以及另外两位万人将,安排道:“赵北辰,还有你二位,率部在侧翼辅助大军进攻。韩都局势复杂,若攻城有变,你们需立刻驰援。切不可掉以轻心!”

  “末将领命!”赵北辰等人齐声应道。赵北辰心中暗自盘算,这侧翼辅助之位,看似不如先锋那般引人注目,实则暗藏玄机。

  侧翼作战,可灵活调兵遣将,更容易捕捉战机。他熟读史书,深知这韩王并非愚钝之人,不会轻易困守王宫,坐以待毙,往往在被逼无奈之时,才会出城投降。

  而他,便要在这混乱战局之中,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会,直取韩王首级。

  毕竟,杀王之功,才是这灭韩之战中最耀眼的功勋.

第152章 嬴政再度震惊!

  咸阳城,章台宫。

  这座巍峨壮丽的宫殿在日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威严庄重的气息。

  宛如大秦帝国权力的心脏,每一寸砖石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期许.

  嬴政身着玄黑色绣金龙袍,头戴冕旒,高坐在大殿之上。

  身姿挺拔如松,深邃的目光凝视着眼前那巨大的天下沙盘。

  仿佛能透过这沙盘上的山川河流、城邑关隘,看到千里之外的烽火硝烟。

  自四个月前,嬴政决然下诏动兵攻韩,开启这大秦灭国、统御天下的第一步起。

  他每日都会来到这章台宫的天下沙盘前,静静等待着前线的军报。

  这每一份军报,都如同连接前线与朝堂的命脉,传递着关乎帝国命运的信息。

  此刻,一名身着黑色劲装的锐士,步伐矫健而沉稳,匆匆步入大殿。

  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份军报,口中朗声道:“陛下,王翦将军军报!”

  嬴政微微抬手,示意近侍接过军报,展开细读。

  只见他的眉头先是微微一蹙,随即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原来,王翦在军报中奏明,赵魏两国见韩国求援,心生20觊觎,妄图出兵干涉,搅乱大秦的攻韩战局。

  王翦却临危不乱,迅速调兵遣将,据守边境,以强大的军威和精妙的战略部署,让赵魏两国不敢轻举妄动,成功保证了大秦边境的安稳。

  嬴政轻轻点了点头,对身旁的赵高道:“下诏勉励王翦,告诉他,战场之事,朕信他的决断,朕只要那最终的结果——一个完整纳入大秦版图的韩国。”

  赵高连忙躬身应诺,领命而去。

  嬴政刚松了口气,还未及从对王翦的欣慰中完全回神,又一名锐士匆匆入殿,同样呈上一份军报。

  嬴政抬手接过,日期:2025年04月02日,目光落在军报之上,当看到那熟悉的“赵北辰”三字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这赵北辰,数月前在攻韩边境时,便一鸣惊人,带领新兵逆袭老兵,还斩杀了韩将,立下灭国首功,令朝堂上下侧目。

  如今,更是带兵攻破阳城,一举打破韩都的门户,成为这攻韩之战中的关键利刃。

  尤为瞩目的是,他竟亲手斩杀了韩上将暴鸢。

  暴鸢此人,在韩军中素有威名,多年来纵横沙场,为韩国立下赫赫战功,是韩国的中流砥柱。

  嬴政不禁微微摇头,感慨道:“这赵北辰,倒是让暴鸢昔日那威名成了空。如此功绩,又该给他晋爵了。”

  他的思绪飘回到第一次给赵北辰敕封之时,那已是破格的越级恩泽,本以为这年轻将领还需些时日打磨,没想到短短数月,竟又这般迅速地立下新功。

  然而,惊喜还未结束。

  紧接着,又一名锐士急切地步入大殿,呈上一份军报。

  嬴政见那锐士的心情,心中便预感有异常之事,抬手接过军报,目光迅速扫视。

  一瞬间,他的心情变得古怪起来,既惊又喜,还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他微微张嘴,似想说些什么,却又一时失语。

  片刻后,他猛地抬头,对赵高下令:“立刻传召王绾、李斯、冯去疾、夏无且、王毅等大秦重臣,速来章台宫!”

  赵高跟随嬴政多年,最是擅长察言观色,见嬴政这般反应,便知出了大事,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转身去传召众人。

  嬴政的目光再次落回军报之上,眼中的震惊之色愈发浓烈。

  又是这赵北辰!

  他实在没想到,这年轻人不仅战力超群,堪称万人敌,在沙场上杀伐决断,立下赫赫战功,竟还精通医道。

  军报中详细写明,赵北辰所提出的几条看似简单却精妙无比的,彻底改变了大秦伤兵的救治局面。

  以往,即便大秦倾尽全力招募医师,调集良药,可伤兵的存活率也难以超过两成。

  战场残酷,伤病往往比敌军的刀剑更为致命,无数英勇的大秦锐士,在伤痛的折磨下含恨离世。

  但如今,因赵北辰的变革,伤兵存活率竟递增到了五成!

  嬴政身为有为君王,对大秦的每一项事务都了如指掌,尤其是关乎军队战力根基的伤兵问题,他更是时刻关注。

  这两成与五成之间的差距,犹如一道天堑,他深知其中的艰难与不易。

  若不是王贲亲笔所写,以他的谨慎,或许都不会相信这近乎奇迹的转变。

  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前线伤兵营的场景,曾经那弥漫着血腥与绝望气息的营帐,如今是否因为赵北辰的方法,而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不多时,王绾、李斯、冯去疾、夏无且、王毅等重臣匆匆赶到章台宫。

  他们身着朝服,神色各异,有的面带疑惑,有的则隐隐猜到大事将至。

  众人入殿后,纷纷跪地行礼:“陛下,臣等参见!”

  嬴政微微抬手,示意众人起身,随后将手中的军报递给赵高,赵高依次传阅。

  当重臣们看到军报内容时,无一不露出震惊之色,殿内顿时响起一阵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王绾率先开口:“陛下,这赵北辰竟有如此能耐,实在是我大秦之福啊!

  这医道一途,向来高深莫测,他能取得这般成效,想必是下了苦功夫钻研。”

  李斯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思索之光:“陛下,臣以为,赵北辰此人不仅武勇可嘉,智谋过人,如今又添医道之才,当真是不可多得。

  若能善加培养,日后必为我大秦立下不世之功。”

  冯去疾也附和道:“陛下,如今我大秦正值用人之际,赵北辰这般人才,理应破格提拔,060让他在所处领域施展拳脚,为我大秦开疆拓土、稳固根基。”

  夏无且身为宫廷医师,对医道最为敏感,他面露钦佩之色:“陛下,赵北辰所提的这些医道方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精妙医理。

  老臣自愧不如,若有机会,真想向他请教一番。”

  王毅则从军事战略角度出发:“陛下,赵北辰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又能改善我军后勤医疗保障,此消彼长之下,我大秦军队战力必将大幅提升。

  这灭国统一天下之路,或可因此而加速。”

  嬴政静静地听着重臣们的议论,心中对赵北辰的赏识愈发深厚。

  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而赵北辰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正冉冉升起在大秦的天空。

  他微微仰头,目光透过殿顶,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大秦未来那辉煌灿烂的前景,而赵北辰,将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诸位爱卿所言甚是。”嬴政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赵北辰此人,朕定会重赏。

  不仅要为他晋爵,还要让他将这医道之法在全军乃至全国推广,造福更多大秦子民。

  至于如何善用此人,朕已有思量,待后续再议。

  眼下,还是先关注这攻韩之战的收尾,确保万无一失。”.

第153章 朝堂哗然!

  章台宫大殿内,《?".的兴奋。

  嬴政高坐于龙椅之上,手中紧握着那份来自前线、关乎赵北辰的军报,以及那一小瓶珍贵无比的金疮药与配方,眼中闪烁着惊喜交加的光芒。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赵北辰在斩杀韩上将暴鸢、立下赫赫战功之后,竟还能在医道领域掀起如此惊涛骇浪,一举改写了大秦伤兵的命运。

  嬴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金疮药的瓷瓶,瓶身细腻温润,在大殿明亮的光线中折射出微光,仿佛在诉说着它非凡的功效。王贲在军报中的描述历历在目:.

  这金疮药,对伤口血涌不止有着奇效,哪怕是经脉被利箭硬生生刺穿,只需撒上些许粉末,鲜血便能迅速止住。

  赵北辰心系大秦安危,深知战场上伤病员的惨痛,毫不犹豫地将这等神药配方献出,只为减少大秦锐士的折损。

  王贲更是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称此药为“天下第一疗伤神药”,直言凭借这配方,封侯拜爵简直易如反掌,字里行间满是对赵北辰的钦佩与推崇,还言辞恳切地恳请嬴政尝试药效后,一定要恩泽这位功臣。

  嬴政微微仰头,朗声道:“朕岂会让功臣寒心?

  王贲这家伙,倒像是把朕当作那无道昏君了。”

  说罢,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他用人向来看重才能,从不囿于出身门第。

  就如郑国,当年虽受韩王指使,妄图以修建关中大渠来施行疲秦之策,可到头来,却实实在在地为大秦造就了关中大粮仓,让大秦根基愈发稳固。

  在嬴政眼中,只要心怀壮志、能为大秦添砖加瓦之人,皆可委以重任。

  此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李斯、冯去疾、王毅等重臣应召匆匆赶来。

  众人入殿,行礼之后,嬴政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众爱卿,前线传来捷报,阳城已然攻破,韩都门户大开,这韩境之战,收尾在即〃々 。”

  群臣面露喜色,纷纷拱手向嬴政恭贺:“恭喜陛下,大秦又向统一天下迈进一大步,此乃陛下英明神武、运筹帷幄之功!”

  嬴政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即将手中那两封关乎赵北辰的军报递与赵高,赵高依次传阅下去。

首节 上一节 127/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