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100节

  娄机道:“其一,咱们要恢复一部分失地和子民。其二,咱们要让金国承认,《嘉定协议》已经不合时宜了。每年给金国三十万两银子和三十万匹绢的岁贡,全部免除。金国和宋国不再是伯侄之国,而是兄弟之国。大宋为兄,金国为弟。”

  “说得好!”

  赵扩当然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虽然恨极了金国,但理智也不想消灭金国。

  不过,正如娄机所言,不消灭金国,削弱金国总可以吧?

  他不再称金国皇帝伯伯,改称兄弟,这个条件不过分吧?

  说不定,金国因为国力太弱,改叫他伯伯呢!仔细想想,那是什么滋味?

  他向史弥远和钱象祖看来,道:“左相、有相,你们以为如何?”

  史弥远虽然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奸佞之辈,但毕竟是当世枭雄,沉吟道:“当初,我大宋联金灭辽之时,也曾经以为辽国不行了,想要借机恢复燕云十六州。

  结果,依旧战不过辽国的残兵败将,让女真人更加轻视我大宋,以至于酿成了靖康之变。

  这次攻打金国,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左相钱象祖却微微摇头,道:“哪里,史相公过虑了。没错,开禧北伐,我大宋是战败了。但是,金国的大军到底有多大的优势?充其量,是比我宋军强上一些罢了。

  如今,他们的主力,肯定是被蒙古军击溃了。

  难道,我大宋还对付不了一些金国的残兵败将?”

  “对对对!”

  楼钥马上附和道:“史相公,您难道忘记了,咱们和金人较射之事乎?女真人已经堕落了,怎么可能和当初的辽军相比?”

  楼钥所说的,其实是十三年前,他作为大宋使者,出使金国,参加金国皇帝举办的“射弓宴”的事。

  这种“射弓宴”按说只是娱乐,只允许达官贵人参加,不允许职业军人参与。

  金国立国之初,朝堂上多的是猛将,宋国使者每次都要大败亏输。

  不过,渐渐的,金国高层逐渐堕落下去。

  三四十年后,优势逐渐转到宋国使者这边,每次都被大宋精挑细选的使者拿到最大的彩头。

  这次,金国甚至直接作弊。

  楼钥当时就注意到,负责压轴的金国贵人,手上有“雕青细字”文身,很显然是底层的职业军人。这金国人前些年丢了面子,今年特意选出一个底层的职业军人冒充金国贵人,来灭宋使的威风啊!

  结果,职业军人也不行。

  楼钥率领的大宋使团,还是大赢特赢。

  这就说明,金国是从到下,全方位的堕落了。

  从那以后,宋国越发轻视金国,才有了“开禧北伐”之事。

  也是哈!

  钱象祖和楼钥这番话,说的史弥远都动了心。

  金国的堕落,是从上打下全方位的堕落,能和当初的辽军相比?

  至于当初的开禧北伐失败?

  那其中,不是还有自己等人扯后腿的因素,以及吴曦在四川造反的因素吗?

  金国都被蒙古打了个半死了,现在还不敢打金国,是不是太保守了?再说了,大宋又不是想和金国全面开战,只是给金国一些小小的教训,要求两国平起平坐而已,这要求过分吗?

  当即,就连老奸巨猾的史弥远都微微点头,道:“此言有理。但是,既然只是给金国一些教训,我军到底该从哪里,向金国进攻呢?河南之地绝不可行,那里金国的大军从未调动过一兵一卒。”

  “秦州!”

  楼钥脱口而出,道:“秦州地处陕西,秦州刺史术虎高琪率麾下三千飐军,救援中都。蒙古军退了之后,肯定会加官进爵,来不及返回。咱们整好,趁机把秦州取了。”

  秦州在后世属于甘肃,但在这个时代的行政区划中,却是属于陕西。

  此地地处陕、甘、川三省交汇处,扼守黄河上游河谷地带,自古为陇右门户、战略要冲。

  只要宋军攻破秦州,八百里秦川就任由宋军驰骋了。当初,金国将名将术虎高琪和三千精锐的飐军放在这里,就是这个原因。

  “如此甚好。”

  赵扩道:“传朕的旨意,四川制置使安丙,速率十万大军,给朕把秦州取了。但取了秦州之后,不必向前继续进军。免得把金国灭了,反而不美。”

  “陛下圣明!”

  群相齐齐大礼参拜。

  此时此刻,无论赵扩还是大宋群相,担心的都是,如果打的太狠,金国亡国了怎么办?

  就没有一个人担心,如果宋国打输了,又该怎么办呢?

第108章 圈地!府兵制八旗圈地西方骑士庄园!

  如果历史正常发展的话,宋金这场争夺秦州的战争,发生在三年之后。

  当时,蒙古和金国双方都拼的筋疲力竭,宋国派出三千精兵,夜袭秦州城,看看有没有什么便宜可占。结果,被金国的统军使石抹仲温教做人,大败亏输。

  这就让当时已经升任宰执的术虎高琪看出了便宜:我率领三千飐军,镇守秦州的时候,你们打不过秦州守军。我都带着三千飐军走了,你们还是打不过秦州守军,你们宋国也太弱了吧?

  于是乎,术虎高琪说服皇帝和其他宰执,为金国制定了“北失南补”的国策。也就是说,我们金国打不过蒙古人,还打不过你们宋人吗?从蒙古那里失去的一切东西,要从宋国身上补回来。

  后来尽管术虎高琪在金国的内部倾轧中被杀,但他制定的“北失南补”的国策,还是继续执行下去,宋金开始了连绵十年的战争。

  现在赵朔改变了历史,不仅提前三年进攻金国,而且和金国签订了堪比《靖康协议》的《大安协议》。宋国就不是仅派三千精锐夜袭秦州的小打小闹了,而是直接出动十万大军硬取秦州。

  当然了,从赵扩的诏书传到三千六百里外的成都,到四川集合以步卒为主十万大军,攻打秦州,需要的时间旷日持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见胜负的。

  不说宋金大战,先说赵朔。

  就在赵扩的诏书从临安发出的时候,赵朔率领主力大军,出野狐岭,来到桓州城外。

  郭宝玉、史天倪、张柔、严实,这四名汉军八旗万户,早得了命令,在桓州城等候。

  得知赵朔到来,他们出城三十里相迎。

  郭宝玉、史天倪、张柔、严实,再加上随赵朔而来的格日勒、苏和、海日格、阿尔塔纳、抹赤别都温、合答黑把秃儿、石抹明安,就是赵朔的核心班底了。

  赵朔将他们在聚集在此地,就是为了商量如何安置汉军八旗之事。

  抚、桓、昌三州中,抚州人口最多最为富庶,桓州人口最少,最为贫穷。所以,赵朔准备以桓州为试点,进行改革。如果桓州成功了,再推广到另外二州。

  赵朔之前,就已经任命了史天倪为桓州刺史,进行准备工作。

  为什么是史天倪呢?

  因为,在赵朔麾下诸将里面,毫无疑问,是史天倪的学问最高。

  如果没有赵朔的蝴蝶效应,史天倪会在今年参加金国的进士考试而落

  虽然史天倪是落第的进士,那也相当不简单啊!

  按照金国制度,考中进士之前,得先通过府试。

  金国科举三年一考,每次府试,全国才有两百左右的人过关。然后,才从这两百左右的人里面,选出二十到四十名进士。

  换句话说,每年能通过府试的人,平均下来还不到七十人。

  就史天倪的水平,放在后世考个清华北大应该没什么问题。

  “天倪啊!”

  来到桓州城内刺史府后,赵朔首先就是召集诸将开会,道:“桓州的情况,都摸清楚了吗?”

  “摸清楚了。”史天倪道:“桓州方圆近四百里,除去荒地、滩涂和林地之外,八成是牧场,两成是耕地。牧场水草丰美,可养各种牲畜百万头。耕地就比较少了,只有六百九十二万亩。”

  “人口呢?”

  “原本金国桓州有一万户常备军。这些常备军加上家属,总人口五万左右。自从我军攻占桓州,大量军户的家属逃亡,现在还剩下两万左右。其他寻常百姓,大概是四十二万八千人。

  另外,桓州牧监有四千户牧民,总人口大概是两万。他们只负责养马畜牧,生活所需的粮食布帛需要咱们供给。”

  赵朔沉吟道:“群牧监先不要用管,他们上交马匹社畜,换官府的粮食布帛,咱们总体是赚的。现在的问题是农民,四十四万八千普通百姓,得有四十三万是农民吧?

  桓州六百九十二万亩地,岂不是平均每人十六亩地?这相当不少了啊!”

  史天倪却微微摇头,道:“驸马有所不知。桓州气候寒冷,土地干旱,完全不能和我们河北老家相比。我调查过了,除了临河的土地外,其他土地每亩粮食还不到百斤,正常年景也就是八十斤左右的样子。”

  说穿了,桓州处于农牧业交界的地带,牧草最为肥美。但是,这些耕地其实根本就不怎么适合种粮食,每亩的农作物产量极低。

  一亩地的产量是八十斤粮食,再除掉种子的成本,那就是只有七十斤的收成了。

  一个人十六亩,就是一年一千一百斤粮食的收入。

  听起来不少,但是土地不是平均分配的,占人口大多数的百姓日子肯定过得不怎么样。

  朝廷的税再重一点,那就会更为不堪了。

  赵朔道:“那金国的税收怎么样?”

  “按照金国朝廷的律法,大概是百姓需要缴纳一成的收入。但是,实际上,各种苛捐杂税加起来,大概能收到七成。

  当然了,大多数百姓交不起。

  有些手段的百姓,就想办法拖欠。手段少一些的百姓,就借高利贷以完税。手段再少的,就只能卖儿鬻女卖妻子,最后卖无可卖,就或者悬梁自尽,或者把自己卖为奴婢了。”

  赵朔道:“那你以为,咱们应该怎么收税呢?”

  “下官非常为难。”史天倪有些羞愧的低下头去,慢慢把其中的难处讲出来。

  往昔在永清,史天倪自以为文武双全,一旦有了机会,必将能出将入相,迎娶世家大族之女,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赵朔交给他的第一件差事,就没有办稳妥。

  怎么收税呢?

  赵朔之前跟史天倪交代过,并不准备让汉军八旗将士种田,而是让他们作为职业军人。

  桓州,就负责安置史天倪的那个万户了。

  这年头,一个家庭要满足温饱,一年需要五十贯钱。八旗将士虽然现在盔甲武器都不缺,但无论盔甲还是武器都是会损坏的。以后这些东西所需的花销,还是要从这些赋税里面出。

  另外,战士要吃肉,要训练,需要更多的供给。

  粗略算下来,一个八旗将士,一年最少需要有一百贯的收入。

  七八户养一兵,算起来,如果收三成的税,应该是够的。

  但问题是,土地这玩意儿,不是平均分配的。

  中等人家,别说收三成了,就是收五成,都是了不得的德政。

首节 上一节 100/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