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110节

  说不定,每个汉军将士都能尝尝女真女人的滋味。就是女真贵女,都大有希望!

  于是乎,大军起行。

  七日后,赵朔的大军到达古北口长城外。

  那些飐军的使者没说谎,果然有金军中的契丹人在关键时刻倒戈,激战一天后,赵朔的大军轻取古北口。

  然后赵朔的大军长驱直入,兵临中都城外。

  会合了那以三千飐军为主力的一万契丹军后,赵朔手中的兵力,达到了九万四万人。

  那就打吧!

  根据飐军提供的情报,中都城内仅有正规军两万。签军十万,远不能和蒙古军第一次攻城时相比。

  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赵朔的第一个目标,就定在了中都的四个子城上。

  这四个子城位于护城河外,但距离中都城墙不远的地方。

  攻打中都城,会被子城的器械集火。攻打子城,又会受到中都城墙的集火,实在是太讨厌了。

  而且,这四个子城内有地道和中都城内联通,无论兵员还是粮食、武器,都不会缺乏。

  好死不死的是,金国经过三年的准备,将城外数十里内房屋全部拆毁,高大树木全部砍伐,让攻城的敌军连抛石车都难以建造。

  难怪在历史记载中,即便明知中都城内守军不多,奉命攻打中都的哲别和石抹明安还是采取了围城的策略。直到围城一年后,城内饿殍遍地,主动投降,才取了中都城。

  不过,话说回来,这四座子城如果被破,中都城也就算破了一半了。

  赵朔早有准备。

  工兵营的两千辆大车上,就装着攻城器械的零部件。

  三千工匠,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装好了三百架抛石车。

  “开始吧!”

  将台上,赵朔望着中都城北那座子城的方向,大夏龙雀往前一指,淡淡下达了命令。

  “是!”

  巴鲁营指挥使抹赤别都温高声答应。

  轰轰轰!

  轰轰轰!

  巴鲁营的将士们,操控着抛石车,向着北子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这些抛石车没有抛射石块,而是直接抛射震天雷。

  当初,蒙古人第一次攻打中都时,就领教了金军震天雷的威力了。

  落在三尺之内,重甲战士都扛不住的震天雷威力。此物还能引发大火,烧毁攻城器械。

  这些震天雷,还不是那些中都的能工巧匠制作出来的?

  现在也该蒙古人用用震天雷了。

  赵朔用了三年时间,储备了大量的震天雷。

  眨眼间,就是无数震天雷在北子城上爆炸。

  与此同时,金国北子城上的守军,也有样学样,将城内储存的震天雷,向着城下的抛石车发射。

  只在顷刻间,整个战场就震耳欲聋,硝烟弥漫。

  如果单单是抛石车和震天雷的对轰,当然是完全不足以攻克这座子城。

  毕竟,无论是抛石车还是震天雷,北子城都能从中都城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赵朔远道运来的数量,完全无法与之相比。

  不过,如此硝烟弥漫的环境,对于赵朔来说,已经足够了。

  轰隆隆~~~

  二十个庞然巨物,推出了赵朔的营盘。

  攻城塔!

  所谓攻城塔,就是一种木材搭建的高塔,塔体高大,塔下装有轮子。进行攻城战斗时,将它推近城墙边,既可以用塔上的弓弩手压制敌军,又可以放下悬梯,直接攻上城墙。

  “上!”

  随着抹赤别都温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五千巴鲁营战士,扛着云梯,身穿铁甲,向北子城逼近。

  又有两千名巴鲁营战士,推着攻城塔,向着城墙缓慢移动。

  轰轰轰!

  无论是中都城上的抛石车、床子弩,还是那子城上的抛石车、床子弩,都开始疯狂地向着巴鲁营战士发射。

  但是,硝烟弥漫的环境,让他们的准头大打折扣。

  足足四千名巴鲁营战士,到了城墙下,架起了云梯。

  攻城塔也慢慢接近了城墙。

  “哼,雕虫小技,何足挂齿?”

  蒙古军如此大规模的进攻,当然惊动了中都城内的两个丞相,抹捻尽忠和完颜承晖。

  他们一起来到北门观战。

  抹捻尽忠见状,发出了一声冷笑。

  虽然抹捻尽忠逼反了飐军,但不得不说,他还是有些军事才能的。

  当初,术赤攻打山西,唯有大同没有攻破。当时在大同坐镇的就是抹捻尽忠。也是因为此功,他才能被提拔为尚书右丞,成为大金群相之一,守中都城。

  完颜承晖是个文官,不怎么懂军事,忍不住问道:“蒙古人对北子城的进攻,如此猛烈。抹捻右丞何出此言呢?”

  “也就是看似猛烈而已。”抹捻尽忠微微摇头,胸有成竹地道:“守城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咱们随时调动精锐,支援子城。就凭这二十座攻城塔?就凭这些所谓的巴鲁营?赵朔想破城,无非是痴人说梦罢了。”

  抹捻尽忠已经从赵朔的大纛上,知道了自己的对手是谁。

  事实似乎向他预料中滑落下去。

  神臂弓!

  滚木礌石!

  金汁沸水!

  震天雷!

  无数守城器械,向着攻城的巴鲁营战士身上砸落。

  一座攻城塔的顶部,最多能站二十名战士。

  但无论和城墙上的守军对射,还是放下悬桥攻上城墙,都难敌守军的优势兵力,尽皆徒劳无功。

  战局飞快的向着有利于守军的方向滑落。

  “石抹右丞果然料事如神!”完颜承晖见状,忍不住连连称赞,道:“这中都城由您主持大局,简直稳如泰山。”

  “哪里,光凭我一个人怎么成?还需要你我二人精诚团结,才能为我大金守好中都。”

  话虽如此,抹捻尽忠满脸笑容。

  抹捻尽忠是懂军事的。

  他最怕的是蒙古军围而不攻。

  当初的中都城支持不住,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大安协议》。现在中都城。就更不可能支持的住了。

  不过,现在,也不知这攻城的蒙古驸马赵朔,搭错了哪根筋,非要强攻中都城。

  那他倒是很有信心守一守的。

  不过,抹捻尽忠做梦都没想到的是,这时候,赵朔驾前已经纷纷请战。

  “驸马,让我们正红旗上吧!”

  “让我们正蓝旗上!”

  “攻不破北子城,我严实甘受军法!”

  “镶红旗千户董俊,请求出战!”

  ……

  在抹捻尽忠看来,蒙古军展现的攻城实力,实属正常。

  本来么,原来都是金国的正规军。真拼起命来,能有多大的差别?

  现在的金军守的已经不是野狐岭的简陋工事了,而是经过近百年经营的坚城。

  金军有着守城的巨大优势,巴鲁营能翻起什么风浪来?

  但是,在八旗将士们看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巴鲁营的确不是不够拼命,但是实力是不够的。在八旗将士看来,他们也就是悍不畏死可以称道,战力就比较一般了。

  也不知是种了三年田,实力有所降低。还是八旗军经过三年的严格脱产训练,已经实力远超巴鲁营?抑或是,汉军八旗眼高手低,过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但不管怎么说,巴鲁营不顶用,驸马肯定会动汉军八旗的。

  现在主动请战,说不定就能占个天大的便宜!

  “那就正黄旗吧。”

  赵朔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汉军八旗没有经过实战检验,赵朔也不确定,他们真正的战力。

  史家猛将如云。

  这检验汉军八旗实力的第一仗,就由史家来打吧。

第114章 汉军血战,打出汉人荣光!

  “十三叔,拜托了!”

  史天倪带领正黄旗众千户回去后,重重拍了拍一个虬髯大汉的肩膀。

首节 上一节 110/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