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113节

  他慨然道:“咱们就守一天算一天。待城破之日,你我二人饮下毒酒,殉了中都城,定能名垂青史,流芳千古。”

  “没错,正是如此!”

  当即,二人抛下一切,命人端来酒菜,推杯换盏。

  没过多长时间,完颜承晖就不胜酒力,睡了过去。

  “丞相!丞相!完颜参政,大事不好!您快醒醒啊!”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个惊慌失措的声音,将完颜承晖从宿醉中惊醒。

  “何事惊慌?总不能蒙古军今天就破城了吧?”

  完颜承晖既然打定了以死报国的主意了,即便听说有坏事发生,也没有任何惊慌失措。

  但是,接下来,那传信之人的话语,让他完全傻眼。

  “汉军倒是没破城。但……但是……”

  “但是怎么了?”

  “抹捻尽忠,跑了!”

  “什么?石抹右丞跑了!这……这怎么可能?昨晚他还约我一起殉国呢?怎么可能跑了?”

  “但他确实跑了啊!”那报信之人是完颜承晖的心腹完颜觉干,满脸委屈之色,道:“昨晚三更天,抹捻尽忠命人偷偷打开了南薰门,放下了吊桥,在三百精骑的护卫下,带着他的儿子和妻妾们共十八人跑了,现在已经无影无踪。”

  赵朔麾下大军还不到十万,当然不可能把周长近四十里的中都,围得针扎不透水泄不通。

  抹捻尽忠趁夜逃跑,完全可行。

  但是!

  “竟……竟有此事?”

  事到如今,完颜承晖简直都要气疯了。

  其实,抹捻尽忠就算不守诺言,偷偷跑了,完颜承晖也能够接受。既然注定守不住中都城了,抹捻尽忠又是金国数得着的军事人才,跑了也不算什么坏事。

  但是,他要点脸好不好?怎么能把小妾都带走呢?!

  好么,皇帝的一半嫔妃还在中都呢,抹捻尽忠却带着自己的小妾跑了。

  这是明晃晃的,把自己的小妾带走,把皇帝的嫔妃留给蒙古人啊!

  这是大金忠臣能干出来的事儿??

  到底是,抹捻尽忠自认为对金国很重要,知道即便如此,完颜珣都不能把他怎么样?还是,这位堂堂的大金丞相,太喜欢自己那些小妾了,宁愿一死,也要保小妾的安全?

  不管是哪个可能,都只能推断出一件事来——这大金,要完!

  哇!

  完颜承晖再也受不了了,一口鲜血狂喷而出!

第115章 收耶律楚材,黄河以北天下达鲁花赤

  “丞相!丞相您没事吧?”完颜觉干赶紧扶住了完颜承晖,关切地问道。

  “我没事,没事。”

  完颜承晖强打精神,推开完颜觉干,擦了擦嘴角的血迹,沉道:“大金已经跑了一个贪生怕死的丞相了,我不能再倒下。传令下去,抹捻尽忠突染重病,从今日开始,由我接管全城防务。”

  抹捻尽忠逃走的消息若是传出去,对中都军民百姓士气的打击太大了。完颜承晖就算恨极了抹捻尽忠,也得遮掩此事。

  “是。”完颜觉干微微躬身。

  完颜承晖继续命令道:“还有,东、西、南,三座子城内的精兵,都撤回来吧。各留三千签军,消耗一下蒙古人即可。”

  “是。”

  完颜承晖这个决断,不能算错。

  毕竟现在守城兵力太少,要是精兵都被消耗在了子城,那子城全破之日,就是中都陷落之时。守不住中都,说什么都没用。

  但也不能算对。

  因为这四座子城,对中都军民士气的影响太大了。

  当初大金刚刚开国之时,忠献王粘罕负责营建中都,修了这四座子城。当时的朝臣们,都觉得粘罕太过小心。粘罕表示,百年之后,这四座子城会派上大用场的。

  果然,还没到百年呢,蒙古军就攻来,这四座子城发挥了绝大的作用,保中都不失。

  不知多少女真人,因为这四座子城的存在,感谢祖宗保佑,对守住中都还有那么点信心。

  北子城的失守,对他们的士气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要是四座子城全部失守,那恐怕连女真人,也会失去守城的信心。

  然而第二天,赵朔以一万巴鲁营战士配合正红旗攻南子城,一万巴鲁营战士配合正蓝旗攻东子城,一万巴鲁营战士配合正黑旗攻西子城。

  仅仅用了一天时间,这三座子城全部陷落。

  听闻这个消息,城内的金国军民全都绝望了。

  天啊,祖宗都帮不了自己了吗?

  好死不死的是,赵朔开始命嗓门大的军士,向着中都守军喊话:若继续顽抗下去的话,城破之日,除工匠外所有男丁一律斩首,女子掳为奴婢。唯有不超过车轮高的孩子,能够幸免。

  要想避免如此悲惨的结局,必须主动在城中起义,献城投降。

  无论女真人,还是契丹人、奚族人还是汉人、渤海人,只要参与起义,反抗金军,就可免自己与家人之罪。

  非但如此,赵朔还命人制了无数孔明灯,将写着如此政策的纸张带入了高空。大部分孔明灯,顺风落入了中都城,不出三日,全中都的军民百姓,都知道此事了,城内暗流涌动,人心惶惶。

  这时候,蒙古军的搜掠队伍,已经抵达中都城方圆两百里之外。

  上次蒙古军攻打中都,为他们积攒了极高的信誉。十数万壮丁集结起来,用麻袋填了沙土,填护城河。

  对,中都的护城河全长近四十里,非常难填。

  但是,也用不着全填了。不出三日之间,这些壮丁就填了一段一里长的护城河。

  这时候,金国的第一波援军终于姗姗来迟了。金国御史中丞李英、元帅左都监乌古论庆寿,率领一万正规军,四万签军组成的五万大军,来援中都。

  张柔率领正黄旗以及两万巴鲁营战士出战,将其击溃,斩首八千六百七十五级,并且阵斩乌古论庆寿。

  赵朔命人将斩下的金军头颅以及缴获的铠甲旗帜,堆到中都城下。并且,用抛石车将乌古论庆寿的头颅,抛入了中都城内。

  此举顿时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别看乌古论庆寿被赵朔的大军,轻松击败。但是,在金国,人家乌古论庆寿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好不好?他曾经率领八千骑兵,轻松攻占宋军的重镇枣阳。

  就算金国再派援军来,还未必有乌古论庆寿能打呢!

  很快地,中都城内的一支汉军队伍,再也受不了如此沉重的压力,趁夜偷袭完颜承晖的府邸。

  战事一起,顿时引发了契丹军乃至于部分女真军的倒戈。

  这些军队的倒戈,又带动了无数百姓参与其中,要搏一个“起义”的名头,保护家人。更有无数市井无赖,冲入那些富户、官员家中,趁火打劫。

  不到半个时辰,城中火起,喊杀阵阵,一片大乱。

  赵朔趁机调兵遣将,强攻中都崇智门。

  外有强敌,内有乱军,崇智门的金军只坚持了两刻钟,就有部分人倒戈,和昔日的袍泽厮杀起来。

  又一刻钟后,赵朔的大军了占领崇智门。

  到了第二天中午时分,中都城完全落入了赵朔大军的掌握之中。

  正在这时,赵朔的中军账内来了一个历史上的名人。

  “移剌楚才,参见驸马!”

  所谓移剌楚才,自然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耶律楚材了。

  金国灭掉辽国后,为了打压契丹人的反抗之心,命所有姓“耶律”的契丹人,改姓“移剌”。

  所谓“耶律楚材”的名号,是耶律楚材去世四五十年后,人们对他的称呼。他本人活着的时候,一直自称移剌楚才。

  这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国字脸,丹凤眼,上身穿深青色直裰交领右衽素麻袍服,腰间束着灰布绦带,未佩任何饰物。头发以青布幅巾包裹发髻,鬓角发丝剃得干净利落。

  光看这些,简直和普通的中原儒生没什么不同。

  但是,加上他精心蓄留的那副长须,就完全另当别论了。

  这长须质地粗硬,乌黑如墨,从下颌垂下五寸有余。两侧须缘平直如裁,唇上髭须修成规整的“一“字,干净、儒雅又不失端严气象。

  难怪历史记载中,铁木真一见耶律楚才,就给他起了个蒙古名字“吾图撒合里”。

  “吾图撒合里”,在蒙古语中,就是长髯人的意思。

  “起来吧。”赵朔道:“昨夜中都大乱,你率领四十名傔从,占领了中书省左司。不但保住了左司内的所有卷宗,还砍了十二颗负隅顽抗的金军的脑袋。

  你干的不错,我不但不会动你们家一分一毫,还会给你一些赏赐。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耶律楚材的父亲名叫耶律履,做过金国的尚书右丞,乃金国的群相之一。虽然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中还是有些擅长厮杀的好手的。

  另外,耶律楚材本人,在金国的职司是中书省左司员外郎,本身就是在左司上班的。

  昨夜,耶律楚材趁乱率领四十名傔从,占领中书省左司,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耶律楚材微微摇头,道:“启禀驸马,我这次来见您,不是想要什么赏赐,而是想求您一件事。”

  “什么事?”

  “驸马早就有言在先,城内军民百姓必须起义,主动攻击金军才能得到赦免。但是,金帝迁都之后,城内还有军民百姓六十余万人。那些普通百姓,都是安善良民,如何是凶恶官兵的对手?

  即便以最宽泛的标准来看,如今也有五十余万人,要受驸马处置。

  在下想请驸马开恩,宽恕这五十余万人。

  他们日后定对驸马感恩戴德,做蒙古的顺民。

  请驸马开恩啊!”

  咚咚咚!

  话刚讲完,耶律楚材跪倒在地,向着赵朔连连叩首。

  赵朔看着跪伏在地的耶律楚材,面无表情,但心中微喜。

  耶律楚材是谁?

  铁木真称赞他:“此人是天赐我家,以后军国庶政,都可以委托于他。”

  窝阔台评价他:非卿,则中原无今日。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力也。”

首节 上一节 113/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