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24节
合兰真沙陀、折折运都之战,乃至于歼灭乃蛮汗之战,赵朔更是参加了。
至于这攻灭不亦鲁之战?那算得了什么?不亦鲁连太阳汗那个废物都打不过。
完全可以说,除了铁木真夺回妻子孛儿帖的那场大战外,赵朔参加了铁木真争霸草原的每一场关键战斗。
但是,这个一统草原的关键时刻,怎能没有赵朔和他一起庆祝呢?
“失吉忽秃忽,阿朔到哪里了?”铁木真开口问道。
失吉忽秃忽是铁木真的情报主管,负责为铁木真掌管耳目,联络诸将。
失吉忽秃忽道:“昨日赵朔驸马有使者到,说半个月前在乌布苏湖附近,搜索脱黑脱阿三个儿子的踪迹,现在就不清楚了。”
第35章 羞刀难入鞘,赵朔归
听完失吉忽秃忽的回话,铁木真微微皱眉。
“哎,离得太远了,有消息几乎相当于没有。”
铁木真忽然有些后悔,不该给赵朔下一定要杀死脱黑脱阿父子的死命令。
这又不是战场杀敌,脱黑脱阿的三个儿子如果一直想逃,如果运气不好的话,恐怕猴年马月才能找着。如果运气再不好一些,这三人稀里糊涂地死在马贼手里,随便找个地方一埋,赵朔岂不是永远完不成任务了?
“阿朔都追杀他们快一年了,实在抓不住就算了。你派人传我的旨意,让阿朔回军吧。告诉他,就算他抓不到脱黑脱阿的三个儿子,我也会将忽兰赏赐给他!”
“是。”
失吉忽秃忽领命而去。
当然了,总体来说,铁木真真正成为草原之主后,还是颇为兴奋,信心爆棚的。
率领主力回东部草原的路上,时而围猎野兽,时而踏青慢行,时而驻足钓鱼,不像是行军,倒像是长途旅行。
这一日,铁木真登高远眺,开口问道:“南边那座城池,可是夏国的吗?”
“是的。”随行的失吉忽秃忽禀报道:“这是西夏的边境小城力吉思。”
“城里有多少守军?”
“不大清楚,两三千人总是有的吧?”
“两三千人……”铁木真想了一下,道:“听说,太阳汗的儿子屈出律,跑到夏国去了?”
失吉忽秃忽道:“是有这个传闻。不过,综合各个渠道的情报,屈出律最大的可能是在西辽,只有些微的可能是在西夏。”
铁木真眉毛微挑,似笑非笑地道:“些微的可能,也是有可能喽?博尔术。”
“在!”
“夏国竟然容留太阳汗的儿子屈出律,罪不容诛。先把力吉思城取了,给他们个小小的教训。”
“遵旨!”
博尔术当然明白,这是铁木真有些飘了,没事找事,想拿着力吉思城练练手,试着攻打城池。
但话说回来,飘就飘呗。
一座两三千守军的小土城而已,总不至于打不下来吧?
呃……好吧,还真打不下来。
大军连攻半个月,除了一些死伤之外,毫无所获。
事实证明,草原人的攻坚能力,确实是太弱。
铁木真也有些脸上挂不住,道:“咱们攻打力吉思城这么久,西夏人总该派援军了吧?攻城咱们不行,野战咱们可不怕任何人。博尔术,你领着一半兵马,向南方行进,伺机消灭西夏人的援军。我继续在这里,攻打力吉思城。”
“遵旨。”
博尔术领命而去。
然而,事情的发展,再次出乎了铁木真和博尔术的预料之外。
没有援军!
西夏朝廷仿佛变成了聋子和瞎子,根本就不知道草原人对西夏国的进攻。
博尔术率领蒙古主力的一半,沿着西夏官道向东南方向行进,足足走了一百二十里,没有见到任何西夏的援军,只是被一座城池挡住了去路——乞邻古古撒城。
这座城池大约是力吉思城的两倍,城内有着四五千守军。
这些守军丝毫没有出战的意思,就是据城而守。
这怎么办?
博尔术没什么好办法,派使者向铁木真请示后,又攻打乞邻古古撒城。
眨眼间又是半个月过去。
虽然蒙古大军没有吃什么大亏,甚至算上抄掠西夏的乡村,还算有所获。但是,连两座小城都没攻下来,蒙古人真有些羞刀难入鞘的感觉。
对于刚刚一统草原的铁木真来说,更是如此。
那不到三丈的土城墙,似乎在嘲笑他——你就是个草原的土包子汗,离着世上伟大的君主们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都打了一个多月了,还不能破城。到底是继续咬牙继续,还是就此退军?哎,要是阿朔在这里就好了,当初讲攻坚战的时候,他不是讲得头头是道吗?”
到了现在,铁木真越发怀念赵朔了。
正在这时,忽然失吉忽秃忽送来了一个消息:赵朔幸不辱命,已经斩杀了脱黑脱阿的三个儿子,率领所部回军。现在距离蒙古主力,不足五百里。
“好!真是太好了!”
将脱黑脱阿一家斩草除根,铁木真当然非常高兴。
但是,更高兴的是,赵朔应该能解他的燃眉之急,道:“快让阿朔抛下所部兵马,快马加鞭,前来见我!”
“遵旨!”
赵朔得了铁木真的旨意后,抛下主力部队,只带五十名亲卫,快马加鞭,向力吉思城而来。
“大汗,这就是脱黑脱阿、忽都、赤剌温和马札儿的头颅。”
忽都、赤剌温和马札儿的头颅,用石灰腌了,还能辨清楚模样。但脱黑脱阿没办法,都死了快一年了,虽然不至于变成森森白骨,但绝看不出本来面目。
当然,铁木真绝不会怀疑赵朔随便找了个腐朽的头颅欺骗自己。
“这么说,我的蔑儿乞仇人,都死的干干净净?”铁木真得知大仇得报,心中如同夏日饮冰,畅快无比!
赵朔斩钉截铁地道:“对,一个不剩!蔑儿乞人现在,已经没有父汗的仇人,只有乖乖顺服的臣民。”
“好!阿朔你功不可没!对了阿朔,你现在的本部还不足五千户吧?”铁木真高兴道。
这事儿看怎么说。
如果单论户数的话,赵朔的五千户是十足十的。
不过,家里没有男丁,那还算一户吗?
折折运度之战,赵朔的损失绝不算小。追杀脱黑脱阿父子,赵朔也有一定的损失。
现在麾下的男丁,绝不足五千。
赵朔当然不会对成吉思汗客气,道:“父汗英明,现在我麾下大概四千五百户。”
“追杀脱黑脱阿父子,阿朔你着实辛苦了。我现在就拨五百户给你,凑满五千户。另外,你之前送来的忽兰,我也派人给你送过去。这位蔑儿乞部第一美人,合该你来享用。”
“谢父汗!”
说完奖赏的事情,赵朔想起铁木真让他提前来见的事情,于是开口问道:“大汗,听说咱们这次攻打西夏,不太顺利?”
————————
(大家主要想看灭金压宋,还是想看西征?我会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后续剧情的侧重点)
第36章 强烈冲击,蒙古人的初次觉醒
“何止是不大顺利。”铁木真叹了口气,道:“我给你交个实底,进攻西夏这一个多月,咱们已经损失了超过五百的勇士。在力吉思城损失了三百多,乞邻古古撒损失了两百多。”
千万别觉得五百人少。
连年征战,草原男丁急剧减少。现在包括那些刚刚投降的乃蛮人在内,铁木真麾下的草原男丁才七万左右。
由此可见,刚才铁木真再拨给赵朔五百户,是多么慷慨。
也能说明,损失这五百多战士,对铁木真来说,是多么肉疼。
至于说,俘虏了几千西夏男女?那算什么?
铁木真已经了解过这些西夏人的战力了,和草原勇士比起来,简直屁都不算。
赵朔道:“西夏人的城墙近三丈,的确不大好攻打。我麾下的黑骑军用重弓,恐怕也效果不好。对了,大汗起砲没有?”
赵朔和铁木真的对话,当然用得是蒙古语。
话说到这,赵朔才陡然意识到,蒙古语里面,连“砲”对应的词汇都没有。他下意识地,直接用了汉语。
也许,在当初的突厥、柔然、回纥时代,草原人是能造出石砲的。
但是,经过两百多年的黑暗时代,草原上别说制造石砲的工匠了,连“砲”对应的词汇也完全消失。
赵朔赶紧解释,道:“砲,就是抛石车,抛掷石头打击敌人的一种武器。”
说话间,他在地上,画了一个简易的抛石车。
抛石车这玩意,华夏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说文》上有记载:“旌,建大木,置石其上,发其机以拒敌也。”这里的“旌”,就是抛石车的最初名称。后来,才有了“投机”“发石机”“抛石车”“石砲”等称呼。
不过那时候的抛石车非常简陋,只是在杠杆的一端放上石头,另外一端陡然翘起,把石头发射出去。
后来,到了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曹操的麾下能工巧匠对抛石车进行了改进,名曰“霹雳车”。所谓霹雳车,就是给最原始的抛石车安个底盘装四个轮子。
随着三国战争烈度的不断增加,抛石车继续改进。原来的抛石车,是在木头上挖洞形成一个“石巢”,用来装载石弹。这时候,改进成了用绳索绑皮兜,装载石弹,
两晋唐宋时期,抛石车又进步了,原来是一根木头做成的杠杆,后来是三根五根乃至于十几根木头绑在一起形成杠杆。
这时候,抛石车的威力就非常可观了,成为攻守城池最重要的兵器。
话又说回来了,抛石车重要,但是技术难度着实不算高。
在历史记载中,北宋末年,金军为了攻克汴梁,一夜就制作了五千架抛石车。这能有多少难度?真的用得着什么专业的工匠?
现在赵朔给铁木真画的,就是三国末期的抛石车——先造一个架子,然后用一根木头做杠杆,搭在这个架子上。杠杆的一端用皮兜装石弹,另外一端用几个人拽曳着绳索牵引发射。
那技术难度就更低了。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