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38节
完颜璟意思是明摆着的:无论西夏,还是蒙古,都是金国的敌国。你们两国互相攻打,对我金国是一件好事,我担心什么呢?
换言之,完颜璟根本就不打算管蒙古国和夏国之间的破事!
李安全微微咬牙,道:“陛下,看来金国指望不上了,咱们只能靠自己。微臣以为,我国应该发擒生军五万,铁鹞子三千,泼喜军两百,救援斡罗孩城,和蒙古一决雌雄!”
“也只能如此了。”
西夏全民皆兵,有六十余万的大军。
其中,质子军五千人,类似成吉思汗的怯薛军,由豪族子弟中选拔善于骑射者,保卫西夏皇帝的安全。
铁鹞子三千人,由境内各军中精选出来的悍勇之士组成,人马皆披重甲,是与金国铁浮屠齐名的的重骑兵。
皇家侍卫军两万五千人,也算精锐,负责都城的安全。
擒生军,总人数约十万,因在战斗中生擒敌军为奴隶而得名,承担攻坚和机动作战的任务,是西夏野战的主力部队。
泼喜军,两百人,骑双峰骆驼,并在骆驼背上安置小型抛石车,把鞍袋里拳头大小的石头不断的射击出去,是西夏野战之时的撒手锏。
西夏还有五十万的厢军。这些人平时务农,战时从军,说穿了就是一群武装农夫。
守城的时候,还能发挥些作用。野战之时,就是纯属送菜了。
另外,各大贵族还有数量不等的私兵,就不计在朝廷的兵马之内了。
现在,质子军和皇家侍卫军,负责保卫国都和皇帝,不能轻动。
擒生军遍布全国,仓促间能集结五万人,就算不错了。
完全可以说,五万擒生军,再加上三千铁鹞子,两百泼喜军,已经是西夏现在能拿出来的全部野战力量。
李纯佑道:“五万三千余精锐出征,实在是决定我夏国国运的大事。国相以为,该派何人为帅好呢?”
李安全道:“事到如今,微臣也就举贤不避亲了。我那儿子李承祯,文武双全,颇有才干,不如以他为主帅,携我越王私兵精锐一千,和蒙古决一死战。”
“爱卿何止是举贤不避亲?简直是舍家报国啊!”
虽然李纯佑和李安全,是一对废物点心。但是,他们都明白,李安全的儿子李承祯,是个难得的人才。在文恬武嬉的西夏,简直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李纯佑和李安全是隋炀帝和宇文化及的话,那李承祯就是宇文成都了。
这次李安全让李承祯为帅,并且带上一千私兵,着实没有半点私心——兵凶战危,谁敢言必胜?一个不好,李安全就会失去唯一的而且如此出色的儿子,以及越王府的老底子。
但话说回来,夏国不是也把野战主力派出去了吗?
如果西夏亡国,无论对李李纯佑还是李安全来说,一切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即,李纯佑发出旨意,以李承祯为元帅,率五万擒生军三千铁鹞子两百泼喜军,救援斡罗孩城。
又紧急动员厢军二十万,由大都督高逸率领,随后支援。
十日后,西夏军的前锋游骑,已经和蒙古军的警戒游骑交战。
“西夏军的前锋军,大概多少人?”
如今蒙古军负责外围警戒的,是世袭千户、统领兀鲁兀惕部四千户的术赤台。
术赤台从蒙语翻译过来又叫主儿扯歹。
之前,折折运都山之战,赵朔率先锋军阵斩王罕,术赤台就是赵朔的副将之一。
术赤台也是蒙古有名的猛将。
在合阑真沙陀之战前,蒙古第一猛将,是铁木真的安答畏答儿。
之后,就是赵朔和术赤台并驾齐驱了。不过,随着合阑真沙陀之战、折折运都之战、平定乃蛮人之战,术赤台和赵朔渐渐拉开了差距。
现在,赵朔是世袭五千户,统领万户。
术赤台是世袭千户,统领四千户。
赵朔的地位,是通过实打实的战功得来,术赤台倒是没什么不服气的。
但他盼望着建立新的功业,重新和赵朔并驾齐驱,甚至超过赵朔夺得草原第一勇士的称号!
那报信的蒙古斥候道:“根据我们抓的一个俘虏供述,前锋军还在四十里之外,大概三千人。最前面的游骑,大约五百人。”
“五百人?找死!传令下去,集中我的亲卫二百人,随我灭了西夏五百游骑,为我蒙古立下此战的首功!”术赤台毫不犹豫地道。
“是。”
按照铁木真的命令,术赤台只负责全军的外围警戒。
打援军,那是赵朔、哈撒儿的活儿。
从某种意义上讲,术赤台这次主动出击,是违背铁木真的命令,抢赵朔、哈撒儿的战功。
但不过是几百人的战斗,无论铁木真还是赵朔、哈撒儿,都不好和术赤台较真不是。
一个时辰后,术赤台率两百精锐蒙古军,已经将五百西夏军前锋游骑军,压缩在方圆两三里的范围内。最终的歼灭战,正在进行。
刀光森森,枪影烁烁,尘土飞扬,马蹄如雷!
“嗖!”
一支雕翎箭划破长空,快似流星,于六十步正中一名西夏游骑的哽嗓咽喉。
那西夏游骑哼都不哼一声,就跌落马下,再也不活了。
“杀!”
一名蒙古勇士弯刀一挥,将一名西夏游骑刺来的长枪荡开。巨大的牵引力,让那名西夏游骑在马上微微一晃。趁着这个功夫,那蒙古勇士嘴角泛起一股狞笑,长刀似闪电般向着前方一卷,那西夏勇士的大好头颅顿时冲天而起!
“去死吧!”
一名西夏低级军官,已经用犀利的夏国长剑,将面前的蒙古勇士的弯刀斩断。然后,长剑横挥,向着那蒙古勇士拦腰而来。在他看来,眼前这草原蛮子今天必无幸理。
然而,事实注定要让他失望了。
那蒙古勇士既折了弯刀,却毫不慌乱。他陡然于几乎不可能间弯腰转身,那夏国剑几乎擦着马鞍而过。
“人呢?”
就在那西夏军官一愣神的功夫,藏在马腹之下的蒙古勇士陡然起身,抓住了自己的骑弓。弓弦声响动,一支雕零箭从五步之外,正中那西夏军官的眼窝!
第53章 夏国剑,赵朔的提醒
这样的场景,只是战场上的一个缩写。
蒙古军虽然人数略少,但是强悍之极,对西夏游骑完全是碾压之局。
他们仿佛化作索命的无常,刀剑闪烁间,轻而易举地夺去西夏游骑的生命。
西夏这五百游骑,在术赤台的两百亲卫面前,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不行!顶不住了,蒙草蛮子好准的箭法!”
“武艺也实在了得!天呐,草原蛮子哪里来的这么多好手!”
“咱们的骑术,跟草原蛮子实在没法比!撤!快撤啊!”
“跑得了吗?你往四下里看看,人家就是要将咱们围而歼之。”
……
随着阵阵惨嚎,五百西夏游骑被两百蒙古精锐围而歼之,一个都没有漏网。
如此战绩,的确是可喜可贺。
术赤台就是这么认为的,在参加战后总结会议时,面上的得意之色,简直瞎子都能看出来。
当初乃蛮决战后,铁木真夜巡营寨,发现赵朔所部正在进行战后总结会议。铁木真觉得这个法子很不错,下令将此法推广到全军。
非但如此,如果铁木真就在附近时,要召开一场全军的战后总结会,附近的贵人们尽数都要参加。
“此战,我军掳获战马四百二十七匹。斩首一百二十七级,俘敌三百七十六人。没有一名西夏游骑逃出我军的包围。而我军自身的战损,不过是战死二人,伤七人,堪称大获全胜。”术赤台骄傲地介绍着战果。
“好,术赤台干的不错!”
“这战果太辉煌了。两百人围歼五百人,说出来都没人信!”
“主要是西夏人太弱,而咱们蒙古人又太强,算他们倒霉,哈哈!”
“术赤台这一仗打的不错。西夏人别说五百个人了,就是五百头猪,想要一个不漏网也没那么容易。”
“那是自然,术赤台可是咱们蒙古数得着的大将!”
……
人们议论纷纷,对此战发出着赞赏。
若是以前,几百人的战功,术赤台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但是,他实在太久没立下战功了,而且此战虽小但着实打的漂亮,术赤台越听这些话语越是高兴。
不过,正在这时,赵朔的声音,在金帐内响起。
“此战术赤台的战果的确辉煌,但是咱们不能因此就小瞧了夏国人。”
赵朔的话说出,大帐内众人的目光纷纷聚集过来。
赵朔继续说道:“夏国和宋国、金国乃至于之前统治中原大地的辽国,对峙了近两百年而屹立不倒,肯定是有所依仗的。”
“比如,大家注意到没有,此战中我军不少将士的武器,都被夏国的利剑斩断了。单凭这点就可以看出来,西夏的武器要比咱们先进很多。”
随后,赵朔看向着铁木真道:“父汗,我取了一些我军断掉的武器和夏国的长剑,命苏和拿着,现在就在帐外等候。”
铁木真认真的点了点头,挥了下手:“让他拿进来看看。”
金帐内的侍卫立刻去通知苏和。
功夫不大,苏和抱着两柄断掉的环刀一支被削断了的长枪,以及三把夏国剑,走入了大帐。
由宿卫长也客捏兀邻接过,放到铁木真的面前。
铁木真仔细看去,这环刀和长枪的断茬整齐而光滑,看来不仅是今天被斩断的,而且是轻而易举地斩断的。
再看那夏国剑,长三尺三寸,剑身上密布着繁复的锻打花纹。剑刃如水,寒光闪闪,冷气森森,令人一见就知其锋锐异常。
铁木真点头道:“这夏国的长剑,果然比咱们的武器强太多。其他人也都看看吧。”
“是。”
也客捏兀邻拿着夏国剑和那几把被斩断了刀枪,在金帐内转了一圈。给一众蒙古贵人看。众人对夏国剑的锋锐连连赞叹。
当然要赞叹了。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