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61节

  扎尔杜什特一咬牙,点头道。

  扎尔杜什特的家族,虽然都是琐罗亚斯德教教徒,但也曾经在波斯风光过。

  只是到了扎尔杜什特的父亲那一代,因为不善经营,逐渐衰落下去。

  当扎尔杜什特得知,那些价值昂贵的新奇物事来自草原的时候,为了重振家族的荣光,不远万里来到草原,简直是势在必得。

  虽然现在他还不知道如何获得大马士革刀的冶炼技术,但已经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完成赵朔的考验。

  稍后,赵朔又问了下现在波斯的情况。

  按照扎尔杜什特的描述,自从两百年多年前开始,统治波斯的阿拔斯王朝就分裂和衰落下去了。

  要不是十三年前,花剌子模人击败了塞尔柱人,阿拔斯王朝恐怕已经被塞尔柱人改朝换代了。

  现在的阿拔斯王朝,主要分裂为三大势力。一个是阿拔斯王朝的正统,由哈里发纳赛尔统治。一个是,萨拉丁兄弟阿迪勒统治的阿尤布王朝。还有一个,就是突厥人后裔统治的赞吉王朝。

  这也太复杂了。

  赵朔听得脑仁都疼,又吩咐扎尔杜什特留意波斯的情报,就命他退下。

  说来也巧,扎尔杜什特刚走,就有一个伴当急匆匆跑入工坊,道:“驸马,可找着您了。有两个南方宋国来的书生,来拜访您。”

  对于这个时代的草原人来讲,南方宋国的书生,还真是从未见过的稀客。

  “宋国来的书生?叫什么名字?”

  “一个叫陆子步,一个叫辛褎。”

  “陆子步?辛褎?”赵朔想了一下,还真没听说过着两个名字,道:“着什么急?不过是两个普通书生而已,让他们在营帐里候着。”

  又和孙威一起,在各个工坊转了一圈儿,赵朔才回了自己的营帐,见到这两个来自宋国的年轻人。

  左边那个,看年纪在二十岁左右,温文尔雅,面冠如玉,穿一袭鸦青缂丝貉子裘。

  右边那个,似乎比左边那个还要小上两岁,剑眉星目,英气逼人,穿一身玄色窄袖缺胯袍,隐约露出内衬的锁子甲的寒光。

  二人赶紧给赵朔见礼,做了自我介绍。

  赵朔才知道,左边那年轻人,是陆游的第六子陆子步。右边那年轻人,是辛弃疾的幼子辛褎。

  对于陆游和辛弃疾,赵朔当然十分熟悉。

  可是他们两的儿子,为什么会跨越千里,来呼伦贝尔大草原?

  赵朔眉头微皱,怀着深深的疑惑问道。

  “宋国到呼伦贝尔大草原,没有一万里,也有五六千里。你们二人走这么远,来见我,到底所为何事?”

  “千万别说什么仰慕我已久的鬼话,你们说着恶心,我听了也不信。”赵朔补充道。

  “这……”

  陆子步温文敦厚,行事细谨,却缺少急智,如今辛苦准备了小半年的话语都被赵朔堵了回去,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只得向辛褎看去。

  “驸马果然快人快语!”辛褎侃侃而谈道:“想我大宋,虽然人口亿万,文采风流,却开国时不能击败辽国,一统华夏。后来更是每况愈下,靖康之变,丢了半壁江山。

  身为大宋子民,我们二人深以为耻。如今,听说驸马身为汉人之后,却孤身一人在草原上斩王罕,杀太阳汗,擒札木合,闯下偌大的名头,有草原第一勇士之称,真是羡慕得很。今日,我们二人特意前来,向驸马学习强兵之道。”

  陆子步补充道:“如果能帮助驸马做一番事业,那当然就是更好了。”

  赵朔对这两个年轻人目的,其实有些猜测——不管他们的来意是善还是恶,万变不离其宗,肯定与自己的兵权有关。

  他微微摇头,道:“我在蒙古已经位极人臣,哪里需要你们相助?至于强兵之道嘛,这蒙古兵强马壮,也不是我一人之功。

  这样吧,我看在你们父亲的面子上,不让你们白跑一趟。

  现在,我给你们三个选择。

  第一,加入我的工坊,跟工匠们好好学习,学的好了可以做个管事之类的。第二,加入我的商队。做的不好,也能寻个温饱。做的好,不仅可以做个富家翁,还可能扬威异域。第三,就是到普通牧民家里暂住,学习骑马射箭牧羊之余,再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能干什么。”

  赵朔其实大概也能看出,这陆子步和辛褎还是有些本事的。但是他不可能为宋人大开后门,陆子步和辛褎想要在他手下做出一番事业,必须从底层开始干起,和其他蒙古人、西夏人、汉人一样,凭功劳晋升。

  如果他们俩有本事,迟早能获得提拔。如果没本事,没价值,那有多远滚多远。

  用泉哥的话来说就是:下去沉淀沉淀吧。

  辛褎着急道:“我们是来学习强兵之道的,难道就不能让我们入军队?”

  赵朔呵的一声,拒绝道:“草原上全民皆兵。我的常备军黑骑军,是由草原勇士十中取一而来。你们是骑马射箭,还是战阵厮杀,比得上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勇士?”

  “好吧。”

  二人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陆子步道:“我想先到普通牧民家里暂住。”

  辛褎道:“我去商队吧。”

  辛褎更想快点做出一番成就来,得到赵朔的看重。

  “合答黑把秃儿,先找个帐篷,让他们休息三天。然后,再按照他们刚才的意愿的去安排。”

  “是。”

  ……

  ……

  当夜晚间,陆子步和辛褎的帐篷内。

  四下无人,辛褎终于忍不住问道:“文衡(陆子步的字),你觉得这位赵朔驸马,对咱们的安排如何?”

  陆子布神色淡定,道:“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的。正所谓无功无受禄。如果咱们一提父亲的名头,赵朔驸马就予以重用,恐怕也不是什么英主。再说了,凭你我的才干,锥处囊中其利自现,还怕不能脱颖而出不吗?”

  “你倒是想得开。”辛褎却微微摇头,道:“我看那赵朔驸马,根本就看不上咱们两个宋国来的书生。”

  “难道不应该吗?”陆子步苦笑道:“论起书生来,大宋比辽国、金国多多少倍?为何先辱于辽国之手,到了后来,又要对金国称臣?”

  “我就不信了!”辛褎微微咬牙,道:“三年,不,两年时间,我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我要让赵朔驸马看看,我宋国的书生不是腐儒,我们也能提剑上马,沙场立功!”

第86章 一年半后,实力暴增

  将陆子步和辛褎下方到基层历练后,接下来的一年里,赵朔没有领兵出征,一门心思留在封地,发展内政,操练士兵。

  一年半的时间匆匆而过,又到了初夏,呼伦贝尔草原上水草最为丰美的季节。

  “启禀驸马、公主,黑骑军应到八百人,实到八百人,请您检阅!”

  “启禀驸马、公主,巴鲁营应到一千零八十七人,实到一千零八十六人,请您检阅!”

  “启禀驸马、公主,夜枭卫应到一百六十人,实到一百六十人,请您检阅!”

  ……

  如今,距离赵朔出征秃马惕人归来,已经超过一年半了。

  赵朔特意举行了这场阅兵行动,和华筝一起检验,这和平一年半后的练兵成果。

  如今,黑骑军已经扩充到八百人,全员骑黑色骏马。

  还是那句话,金国现在拿出一万具甲骑具装轻轻松,但是绝不可能拿出一万个铁浮屠士兵。

  赵朔缴获了大量的西夏甲胄,但也仅能将自己的黑骑军扩充到八百人。

  上身穿西夏瘊子甲,下身和马匹则穿甲具具装。

  其实,金国的铁浮屠,和西夏的铁鹞子,除了瘊子甲外,只有很小的区别。

  其一,是夏国的铁鹞子,会用钩索绞联,将人和马联在一起,即便战士受伤或者身死,也不会坠下马来。

  其二,就是金国的甲骑具装,有一块“寄生”,也就是放在马尾部的向上翘的扫帚一样的东西,可以加强骑士后背的防护。西夏人认为,重骑兵就应该一往无前,保护骑士的后背干什么?所以,取消了寄生,改为在马的脖颈处,加了一块“护喉”。

  赵朔不管那些,什么“钩锁”、“寄生”、“护喉”都装备上。他甚至,让手下工坊给每副铠甲加了一个面罩。

  这样,黑骑军战士,只有两只眼睛露在外面,最大程度加强了黑骑军将士的防护力。

  原来黑骑军将士的武器,因为赵朔缺钱,主武器是狼牙棒。也就是选一根木棒,头部如枣核状,把铁钉在其上,形似狼牙,故名狼牙棒。

  现在这支部队鸟枪换炮,换成了包含更多铁料的兵器——铁蒺藜骨朵。

  没办法,这个时代和大唐年间不同,无论宋国还是金国钢铁的产量都太高了,他们的骑兵还是步兵,穿重甲的概率很高。

  所以,黑骑军要想摧枯拉朽,主要武器必须得是重兵器,重骑枪、铁骨朵、重斧、铁锤或者狼牙棒。重骑枪还是太轻,赵朔思来想去,给这支部队选择的主武器是,有“破甲之王”称号的铁蒺藜骨朵。

  副武器,则是用西夏剑工艺制成的西夏冷萃钢弯刀,以及一把清弓。

  除此之外,还在战马身侧挂了一把孙威将神臂弓轻型化,制成的连弩。虽然依旧无法在马上上弦,但可以一次发射七支弩箭。

  现在经过不断搜集,草原上的蹄筋翎根铠达到了五千四百具。

  但和黑旗军遇到的问题一样,足够勇武的战士不够,现在飞鹰军仅扩充到了一千五百人。

  巴鲁营,原来有两千人左右,经过不断补充和消耗,特别是经历了残酷的克夷门之战,现在只剩下了一千人多一点。赵朔思来想去,将他们训练成一只骑马的重装步兵部队,专门用来攻坚。

  特种部队正式更名为夜枭卫,不仅有八十名擅长丛林作战的秃马惕人,还从赵朔原本手下中挑选了适合特种作战的八十名勇士。

  特种作战,不仅要身手好,还要有特殊的才能,有特别擅长认路,有的擅长模仿各种动物、鸟类的叫声。有的目力极强、或者耳力极强……

  赵朔让这些身手强的,和特殊能力的人,按照互补原则,分配成小队。

  一百六十人的夜枭卫,分成了了十六个小队。

  赵朔麾下各军中,夜枭卫是待遇最高的,还在黑骑军之上。对于加入夜枭卫的勇士来说,这意味着无比的荣耀。

  他们每个人,都可以自称“夜枭”。

  除了“飞鹰军”“黑旗军”“夜枭卫”和“巴鲁营”之外,赵朔还有三千人的普通部队,一半身着铁甲,一半身着皮甲。

  赵朔在征西夏之战中,立的战功最大,分的战利品也最多。就是给普通士兵全换成铁甲也不是不行,但是他需要身穿皮甲,最为灵活的轻骑兵。

  一年半的时间过去,赵朔的工坊也发展的越来越是迅猛,工匠和家属,达到了两千八百人。那连弩、西夏冷萃弯刀,都是赵朔工坊的出品。除此之外,工坊还增加了两个拳头产品:肥皂和玻璃。

  肥皂也就罢了,玻璃可是赚钱的大杀器。

  而且,有了玻璃,望远镜还会远吗?

  只是现在的玻璃器皿刚刚研制成功,还没有对外售卖,赵朔只是将一些样品,送给了亲近的蒙古贵人们。

  扎尔杜什特·阿米尔,自从答应了赵朔搜寻阿拉马和大马士革刀冶炼技术的要求,就杳无音信了,也不知道他的进展怎么样。

  陆子布在草原牧民中,混得不错。虽然骑马射箭的本事,依旧比不上普通的蒙古战士,但是也算有模有样了,不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一名。他不但学会了蒙古语,还精通了赵朔创造的蒙古文字。

  平时,陆子步不但会教部落里的小孩子们写蒙古字,还会为牧民们写信,为牧民们排解纠纷,竟然在方圆两三百里内积攒了不小的威望。有个老萨满,竟打起了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他的主意。

  辛褎参加蒙古商队,刚开始因为语言不通,不太顺利。但是,凭着超强的学习天赋,他不但学会了蒙古语,乃蛮语,连花剌子模语、波斯语也掌握了一些,开始如鱼得水。

首节 上一节 61/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