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第104节

  李昭听着贾诩称“诺”,脸上笑容愈加浓郁了起来。

  不错,面前三十多岁中年文士不是别人正是汉末三国顶级智者之一,三国第一毒士,明哲保身第一人的贾诩贾文和。

  贾诩乃是武威郡姑臧县人,一生之中侍奉过五个主公,第一是牛辅,第二是李傕,郭汜,第三是段煨,第四是张绣,第五是曹操,多次改变汉末三国的历史走向。

  但是却被陈寿评为算无遗策,将他与张良、陈平相提并论。

  李昭见到贾诩这个人的瞬间,就被贾诩那豪华的属性面板所吸引到,他如何不认识贾诩,自然要帮对方直接省了一系列谋划。

  【姓名:贾诩,字文和,现任太原太守府文吏】

  【年龄:36岁】

  ……

  【谋略:100(未达巅峰,可继续成长)】

  【政治:100(未达巅峰,可继续成长)】

  【好感度:78(认真了解过宿主与李氏,认为李氏在乱世开始之前具备称雄一方的基础与实力,对宿主很是看好,欲投奔,谋求未来。)】

  【综合评价:五星。三国最具矛盾性的人物,既是扭转战局的顶级谋士,也是加速乱世的推手,既是被唾弃的“毒士”,也是乱世求存的典范,贾诩的智慧是冰冷的,但他能教会人在极端环境中如何活下去。】

  李昭看了一眼贾诩豪华的属性面板,更加明白贾诩是个人才。

  于是,李昭当场就把贾诩给提走了,让另外两个文吏羡慕坏了。

  李昭打发走长史周聪后,就带着贾诩来到郡守府的演武场上。

  李昭从武器架上取下一张硬弓,挽弓搭箭,瞄准百步之外的箭靶。

  “嗖~”

  伴随着箭矢破空。

  一旁本来忐忑的贾诩目光顺着箭矢射去的方向看去。

  “蓬”的一声,百步外的箭靶发出声音,却见李昭射出的箭矢,精准的射中靶心,箭矢在剧烈摇晃。

  “侯爷好箭术,不愧是飞将军之后!”

  贾诩当即就对李昭赞道,打破了沉寂。

  “本侯这一手箭术虽能射百步敌人,却是不能助李氏快速在这并州晋阳扎根、立足啊!”李昭面对贾诩赞赏,摇了摇头,说道。

  贾诩闻言,看向身姿英挺的李昭,心中倒是一动。

  但是随即,贾诩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并没有说话,只是保持恭敬姿态。

  李昭听着贾诩没有说话,不由看了一眼贾诩,心中不由暗道贾诩是老狐狸。

  不过,李昭还是主动说道:

  “文和先生,你既然早年在宫廷任郎中,定然见多识广,又生活在北地,对并州应该也有一定了解。”

  “陛下命本侯镇守并州,本侯不能让陛下失望,你以为本侯欲如何做,才能让李氏立足并州,让并州发展的更好呢?”

  李昭直接选择对贾诩下勾子了,就差把鱼钩塞到了贾诩嘴里了。

  李氏初至并州,一切都千头万绪,今日既然遇到了贾诩,李昭倒是想听听贾诩如何说。

  尤其他李昭现在又在并州拥有了很大的权利。

  李昭只想在并州大刀阔斧的大干一场。

  在天下大乱之前打造出属于李氏的庞大势力。

  演武场上。

  贾诩闻言顿时一愣,怔怔看着李昭。

  他真没有想到李昭竟然第一次初见,便会问他这么重大的问题。

  “这……侯爷,诩不过一文吏,如何敢谈论如此大事!”贾诩忙推辞说道。

  李昭却是拿着弓箭,一边瞄准,一边道:

  “无碍,这是本侯给你的机会,你若是说的好,说的中听,本侯以后会更加重用你。不过,若是你说的不好……”

  “嗖~”

  李昭话音还没有说完,手中又是一根箭矢破空轰的射中一百步外的箭靶,让箭靶剧烈振动,李昭却不再说话了。

  一旁贾诩却是眼皮急跳。

  他现在都不明白,也不确定李昭真的认为他有本事,还是,李昭只是随意听听其他人对并州发展的见解而已。

  若是前者,让贾诩惊疑、疑惑。

  但是若是后者的话。

  贾诩明白,自己若是把握不住这次机会了,那么后果就很严重。

  李昭很可能直接认为他贾诩没有本事,甚至他贾诩以后在李昭以及李氏面前再也没有机会了!

  贾诩内心惊疑,却是瞬间做出了决定,那就是不弄险,不伪装了,老老实实回答问题。

  想到此,贾诩当即对李昭拱手,道:

  “诩谢侯爷,既然侯爷想听,那诩便说一下浅见。”

  李昭听着贾诩这老狐狸,老实下来了,这才满意点头,目光看向贾诩这个汉末顶级谋士,三国第一毒士。

  贾诩微微沉吟,便对李昭道:

  “诩以为,若是想并州发展,李氏壮大立足并州,首先要解决的是外族!”

  “首先要解决的是外族?”李昭闻言,若有所思,对贾诩点头示意其继续说下去。

  贾诩也不迟疑了,郑重说道:

  “并州共辖九郡,分别为:上党郡、太原郡、西河郡、上郡、雁门郡、云中郡、定襄郡、五原郡、朔方郡。”

  “但是,如今并州九郡的状况却是九郡中仅有并州南部的太原郡、上党郡两郡为汉家百姓的主要生存地点。其他并州七郡西河郡、上郡、雁门郡、云中郡、定襄郡、五原郡、朔方郡皆是被大量外族侵占!”

  “这里的外族,便是指鲜卑人、南匈奴人、乌桓人。”

  “首先西河郡情况。南匈奴占据,南匈奴的美稽王庭便在此,郡治被侵占后,西河郡中唯有豪强据坞堡自保,普通汉家百姓不是被匈奴人抓为奴隶,便是大量南逃至太原、上党两郡。”

  “云中郡。被鲜卑人已经完全控制,汉家百姓近乎绝迹,残留人口被鲜卑同化或沦为奴隶。”

  “五原郡。鲜卑人与云中郡一般同步扩张,占据黄河北岸牧场,汉家百姓白骨露于野,汉家百姓近乎绝迹,残留人口被鲜卑同化或沦为奴隶。”

  “定襄郡。檀石槐时期被纳入鲜卑汗国,成为鲜卑人南下基地,郡县名存实亡,成为鲜卑游牧区,汉家百姓不能见身影。”

  “朔方郡。曾为朝廷安置乌桓之地,乌桓人与鲜卑人混居,但是,汉人绝迹。”

  “上郡。这是鲜卑人与南匈奴控制的牧场,控制北部区域,汉人仅存于南部,依托城墙防御,农耕都不敢。”

  “雁门郡,北部鲜卑、乌桓、匈奴人杂居,彻底占据北方,汉人只有在南部抵抗。”

  “太原郡、上党郡,这是并州唯二,汉家百姓可以生存的郡县了,但就算是如此,乌桓人通过晋阳“胡市”贸易渗透,部分乌桓部落仍旧在汾河沿岸游牧。”

  “并州九郡,外族侵扰导致并州北部六郡(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西河)基本荒废,汉家百姓仅退守半个雁门以及太原郡、上党郡两地,据诩所查郡府并州一州的汉家百姓人口,不过三十余万人而已,甚至比不上中原一个城。”

  “仅仅凭借并州这两个半郡,三十余万人,侯爷想要发展并州,确实太过艰难。”

  “诩以为,唯有把并州外族全部清除。侯爷并州尽有九郡之地,又有河套肥沃平原,可耕种可牧养,只需要在冀州、司隶迁移流民便可,待汉家百姓填满并州九郡,或是放牧,或是耕种,并州焉能不发展?李氏立足并州又如何不成为天下顶级世家?”

  贾诩对李昭先是遍数并州九郡各个郡的外族与汉家百姓人口数量,然后,最终给李昭画出来一片美好的蓝图出来。

  李昭听着贾诩的话,也不由看向贾诩的目光闪亮,不得不说,贾诩这家伙的眼光确实犀利。

  一眼便看出了并州的根深蒂固的症结所在了。

  在汉末三国中,并州一直名声不显,就仿佛没有存在感一般。

  为何?

  便是因为并州唯有上党、太原主要有汉人,其他皆被外族占据了,并且他们在发展壮大,最终演变成五胡乱华的元凶。

  可以说,并州就是异族的温床,大名鼎鼎的河套之地,便被异族占据着,牧养战马,然后用在侵袭汉人的身上。

  乃至大量的并州汉家百姓,被鲜卑、乌桓、南匈奴抓走当做奴隶,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南匈奴在中原大乱之际,趁机南下作乱,蔡文姬因此被掳。

  这是最出名的。

  但是这也是因为蔡文姬是大汉才女,以及其父亲蔡邕是大儒知名的缘故。

  而可想,还有多少普通的汉家儿女被外族掠走,成为奴隶,叫天天不应。

  若是把并州的外族全部给清除了,再招收大汉各州流民,自然可以想象,并州绝对能够蓬勃发展,潜力也是巨大。

  不过,李昭看着贾诩,道:“外族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现在两族还向大汉称臣,更别说清除了,而且鲜卑人现在还在大兵压境呢,便令大汉如临大敌了,你还想清除并州鲜卑、南匈奴、乌桓三族?”

  贾诩闻言,对李昭拱了拱手,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笑道:

  “这是侯爷问诩如何发展并州,诩据实回答。”

  “至于强大的鲜卑、南匈奴、乌桓人,诩一个弱书生,自然不敢对抗。当然,这就是陛下让侯爷以及李氏到太原的原因了,且看侯爷与李氏可有信心对这些外族开刀了!”

  贾诩回答道,一副只管答,而不管其他的样子。

  李昭听着贾诩的话,眼眸却是闪烁。

  对并州的异族,李氏敢下刀吗?

  李昭看着贾诩,想着李氏名将们以及抽到的跨时代的技术,轻吐一口气,问道:

  “若是李氏有信心对并州外族开刀呢?”

  本来一副轻松样子的贾诩,听着李昭的话,浑身猛地一震,震惊看着李昭。

  李氏真敢对鲜卑、南匈奴、乌桓三族下刀?

  贾诩心中震惊,惊疑李氏的实力与自信。

  不过,贾诩嘴中却是吐出一句足以令整个大汉都会震动的话来,道:

  “如此,侯爷可在南匈奴、乌桓两族中暗中散布流言。”

  “朝廷听说南匈奴、乌桓与鲜卑人勾结,派遣李氏到太原,将集结军队进攻南匈奴、乌桓两族,夺回西河、朔方,驱逐两族。”

  “如此,把两族彻底逼向鲜卑一方,那么,侯爷将有清除并州所有外族理由!”

  李昭听着贾诩的这话,顿时瞳孔骤缩,震惊看着面前三十多岁的中年文士。

  他听到了什么?

首节 上一节 104/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