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第125节

  朝堂上,乱成了一团。

  李昭在提出了策略,便退到了自己位置上去了,冷眼看着跳出来哭穷的世家豪族官员们,他看起了戏来。

  这些世家大族之前割李氏的肉,瓜分李氏的胜利果实,那是一个个积极的很啊。

  真以为他李昭好欺负的啊。

  从世家大族身上割肉,平定黄巾的策略,他李昭已经给献上了。

  至于采纳,或是不采纳,那就不是他李昭管的事情了。

  大军没有钱粮、辎重,大不了这次出征黄巾,他还就不去了。

  谁想打,谁去打,反正李氏立下的功劳已经足够了,接下来只要闷声发展势力壮大便好。

  李氏已经没有必要再为了功劳,而奋不顾身,私垫家资了。

  当天,朝堂上因为李昭献上的平定黄巾之策吵翻了天,一直到了散朝,朝堂上都没有拿出肯定的态度出来。

  李昭自是不急。

  倒是下了朝,刘宏留下李昭,并准备宴席,酒宴上言语安抚着李昭,夸赞着李氏的功绩,对李昭驱寒问暖,担心李昭因为朝堂之事生气,说了一通自己为天子的苦衷,是为了社稷,引世家大族进入并州,也是无奈之举。并给李昭画着饼,接下来平定黄巾,还需要李昭出力,他李昭还要扛起平定黄巾的旗帜,待平定黄巾后,他刘宏肯定一并重重封赏。

  李昭自然是逢场作戏,一一应下,拍着胸脯保证,定为汉室冲锋陷阵,只要粮草一到,立即出兵进攻黄巾。

  傍晚时分,李昭才辞别犯愁的刘宏,施施然出了皇宫。

  李昭出了皇宫这才舒了一口气,并州的养猪布局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是等猪进圈,茁壮一些,李氏好杀猪!

  不过,李昭出了皇宫后,李昭并没有立即回洛阳城中已经是空壳、冷清的卫将军府,反而带着淳于琼来到了王府去见王允。

  李昭并没有忘记白天见到的蔡琰的事情,对于蔡琰,还是尽快早些下手,以免节外生枝。

  不过,李昭挑了一圈人,还是感觉让王允出面,去帮他去蔡府提亲比较合适一些。

  首先,他与王允关系不错。

  其次,现在王允与蔡邕同朝为官,官职都不大,并且现在两人并没有间隙,反而都因为屡屡弹劾宦官,受宦官的报复而惺惺相惜。

  王允听到李昭的来意后,虽然感觉为难。

  但是,王允依旧咬牙应了下来,答应亲自前往蔡府为李昭提亲。

  李昭这个并州最高长官,王允还是要给面子的,更别说,李昭都亲自上门了。

  在李昭催促下,第二天,王允便亲自前往蔡府拜访蔡邕了。

  蔡邕听王允来访立即热情接待。

  ………

  蔡府,大厅内。

  蔡邕听着王允的来意,一时间愣在了当场。

第128章 蔡家的态度,李昭初见中原第一美人冯夫人

  “子师,你说什么?你此来是为武睿侯提亲?”

  蔡府,大厅内,蔡邕听到了王允来意刹那间的呆愣,反应过来却是震惊看着王允,惊呼道。

  王允看着震惊的蔡邕,脸色诚恳地对蔡邕说:

  “伯喈兄,李昭将军如今是大汉卫将军,武睿侯,其英勇善战,屡败鲜卑,挽救北方之天倾,实乃国家之栋梁。且李将军才情出众,改良蔡侯纸为李侯纸,惠及万民,惠及天下读书人,实乃是人中龙凤。”

  “今李将军对令女倾慕,愿以真心相待,共结秦晋之好。还望兄念及李将军诚意,成全此段美好姻缘啊。”

  王允却是把李昭给夸出花来了,只为不辜负李昭所托,促成李昭好事。

  只是,蔡邕听着王允的话,反应过来后,眉头一时间大皱了起来,看着王允语气低沉了下来,沉声道:

  “卫将军确实是人中龙凤,老夫对其也颇为欣赏。只是,卫将军不是已经迎娶了万年公主刘慕为妻了吗?还如何对我蔡家提亲?”

  大厅内王允听到蔡邕的话,心中瞬间一沉,他担心的事情,果真还是出现了。

  这也是李昭来找他做媒人,他感觉到棘手的地方。

  李昭已经迎娶了万年公主刘慕为妻了,就算是向蔡家提亲,又该给蔡家女什么的身份?

  王允心中虽沉,但面上仍保持着诚恳与镇定,脸上带着微笑回道:

  “伯喈兄所言极是,李昭将军确已迎娶万年公主为妻。然而,卫将军对令女蔡琰之才情品貌,实是仰慕已久,愿以侧室之礼相待,共谱琴瑟和鸣。望兄念及卫将军一片赤诚,且此非寻常侧室,必以尊贵之礼相待,成全此段良缘。”

  王允费劲着脑汁,斟酌着语句,为李昭说着好话,同时,也把能给蔡琰的身份说了出来,侧室!

  “侧室?”

  腾!

  尽管蔡邕心中已有所料,但是当听到李昭欲迎娶女儿蔡琰,给侧室身份,还是让蔡邕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看着王允,语气中满是激愤,道:

  “我蔡邕之女,不说门楣显赫,但也是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大家闺秀,岂能仅作他人之侧室?子师,你此言实乃大谬!李昭将军虽英勇非凡、人中龙凤,但我蔡家女儿,亦非等闲之辈,怎可如此轻贱?”

  也不怪蔡邕如此接受不了。

  实在是,女儿也确实到了嫁娶的年龄,但是,王允上门提亲,却仅仅给女儿侧室轻贱身份,还是让蔡邕接受不了。

  汉朝妻妾制度本质是“一夫一妻多等级妾”,具体可分为正妻、侧室以及妾室三等。

  具体解读,却是正妻是唯一法定配偶。

  明媒正娶的嫡妻,需通过“三媒六聘”的完整婚仪,且需官府登记户籍。

  与丈夫在宗法上地位平等,共同主持家族祭祀、管理家业,丈夫不得随意休弃,除非触犯“七出”且不涉及“三不去”条款(如为公婆守孝、无娘家可归等)。

  掌管家族内务,对侧室和妾室有绝对管理权,所生子女为“嫡子”享有优先继承权。

  可以说,正妻在汉朝女子婚嫁中地位是最高的。

  在正妻之下,就是侧室身份了。

  侧室多为正妻的姐妹、堂姐妹或同族女子(如媵妾制度),或出身良家的女子。

  也是需通过正式婚仪(如从侧门迎娶),但礼制规格低于正妻。半主半仆,可入男方族谱,死后牌位可入宗庙。

  正妻亡故后,侧室可被扶正为继室,可独立居住,享有仆人侍奉。

  所生子女为“庶子、庶女”,次于嫡子,继承权高于普通妾室子女。

  再次便是低等侍妾身份。

  多是为正妻陪嫁丫鬟、战俘、罪臣之女或买来的奴婢,属“私人财产”,无需正式婚仪,仅以财物交易或契约确立关系。

  不入族谱,死后无宗庙祭祀资格。可被随意买卖、转赠,甚至殉葬。

  低等侍妾是需侍奉正妻与侧室,所生子女需过继给正妻才能获得继承权,否则视为“贱籍庶出”。

  三者更加准确的描述是正妻为宗法核心,侧室属特权阶层的政治联姻工具,妾室则是可交易的财产。

  但是在蔡邕眼中,就算是侧室那也只不过是高级一些的妾室。

  李昭确实优秀,但是,李昭已经有了正妻万年公主,若是女儿嫁于李昭为侧室。只要刘慕一直活着,那么,女儿便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这让蔡邕一时间怎么能够接受!

  王允看着蔡邕生气的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一抹苦笑,忙起身,道:

  “伯喈兄息怒,卫将军绝对没有轻贱令女之意。平时,卫将军对你也是颇为尊重,你也当明白,卫将军确对蔡琰小姐倾慕已久,虽只能予侧室之位,但必以真心相待,视若珍宝,绝不负蔡琰小姐之才情与品貌啊。”

  蔡邕深吸一口气,面色不好看道:

  “子师无需多言了,吾不欲听此等虚辞。若将吾女嫁于李昭为侧室,便是轻贱吾女。吾虽未有卫将军官高爵厚,但是在士人中也有些地位,岂能为此!请子师回禀卫将军,此事休要再提了。”

  说罢,蔡邕便拂袖而起,送客之意已明,王允无奈,看着蔡邕的背影,对蔡邕拱了拱手告辞。

  “气煞吾也,安能如此轻贱吾女!”

  王允走后,蔡邕仍然气的不轻,愤声道。

  与此同时,蔡府中,王允为李昭来提亲的消息快速传播,也是很快引起了轰动。

  本来李昭便名声在外,令人敬佩,不论是家丁、丫鬟皆是崇幕,现在听到李昭竟然遣人前来为自家小姐提亲,顿时都轰动了起来。

  蔡府后花园,亭子中。

  绝美、婉约、文静的蔡琰抚奏着古琴。

  琴声悠扬、悦耳。

  “小姐,小姐,不好了,府上发生了大事了,卫将军李昭竟然来府上提亲了,武睿侯来提亲了!”

  丫鬟觅儿小跑了过来,宝宝粮仓上下颠簸着,喜悦的声音响起。

  悠扬的琴音,瞬间戛然而止。

  蔡琰怔在了当场,一双美眸睁大。

  她听到了什么?

  蔡琰扭过头来,震惊看向跑来的丫鬟觅儿。

  “觅儿,你说什么?武睿侯来提亲了?”

  蔡琰绝美脸庞上即是震惊,又有一抹惊喜,有些难以置信道。

  蔡琰确实有些惊喜,那日自从在街道上见了李昭一面,她便对李昭有些忘却不了。

  她很难想象世上竟然有如此英武、俊美,又能文能武的男子。

  但是,现在,李昭竟然派人前来府上提亲了?

  “是啊,小姐,武睿侯真的来派人提亲了,想要迎娶小姐为侧室!”小丫鬟觅儿也是满脸开心、喜悦道。

  小丫鬟觅儿确实开心,因为在汉朝,贴身丫鬟通常是要跟着自家小姐一同嫁过去的。

  这岂不是说,她也可能成为大名鼎鼎、名震天下的卫将军、武睿侯李昭的女人?

  “真的来提亲了!侧室?”蔡琰听着丫鬟准确的话,顿时心乱如麻,一颗芳心扑通扑通乱跳,不过当听到侧室二字,蔡琰顿时微怔,然后忙看向丫鬟,道:

  “那父亲什么反应?有没有生气?”

  小丫鬟觅儿听着蔡琰的问话,刚刚还颇为喜悦的神色,瞬间变得有些焉了,无精打采道:

  “老爷还能什么反应,听到武睿侯仅仅迎娶小姐为侧室,很是生气,若非是顾忌着颜面,都快把那王允王大人给轰出去了。”

  “果然,父亲不愿意让我嫁做他人侧室。”蔡琰听着丫鬟觅儿的话,心中顿时升起了巨大失落感,却又并不意外叹息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25/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