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第129节

  正相反,若是立功太多,风头过盛,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对于这次平定黄巾的战争中,李昭心中的想法,对黄巾能打就顺手打打,不能打也不太过强求。但是,他也在这次黄巾战争中也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做的。

  那就是,他需要多在这次黄巾战争中多多为李氏招募人才,俘获黄巾俘虏为并州增添人口,或是拉拢、交好一些历史上未来的枭雄,这样,后面天下大乱了,李氏便可以乘风而起。

  而首先招揽人才,李昭便想到了颍川的才俊们。

  汉末三国时期,颍川的才俊众多,堪称人才辈出。

  颍川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大量的杰出人才。这一时期颍川涌现出了许多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才俊。

  如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颍川的荀氏家族尤为突出。

  荀彧、荀攸叔侄二人,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为曹操的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荀彧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是曹操的重要战略顾问。荀攸以智谋著称,为曹操提供了许多取胜之策。

  此外,颍川的陈氏、钟氏等家族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才,如陈群、钟繇等,还有很多寒门子弟如郭嘉、戏志才、徐庶等等,三国中,他们在曹魏政权中担任要职,对政治和军事事务都有深刻的影响。

  司马徽是颍川的隐士,精通奇门、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总的来看,汉末三国时期颍川的才俊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

  可以说,颍川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人才库。

  如今李氏在并州仍然是人才很是缺乏,尤其是文臣方面,这次领兵颍川,李昭首要的目标便是到颍川拿着镰刀收割一批人才。

  大殿内,刘宏以及一众公卿听着李昭请战颍川一路的黄巾,倒是都不禁点头。

  如今黄巾的三路主力大军,朝廷一方面,就曹操率领的兵马显得孱弱,李昭先向颍川黄巾波才开刀,很是恰当。

  “既然武睿侯心中已有决断,那朕便封汝为车骑大将军,有权节制天下各路兵马进攻黄巾军!”

  龙椅上,刘宏一拍桌案,在朝堂上又丢下了一计重弹,提拔李昭为车骑大将军。

  有权节制天下各路兵马进攻黄巾军!

  刘宏这封赏声落下,大殿内众文武皆是一惊,不过回过神来,倒是也并没有太多的震惊,反而是齐刷刷羡慕而又嫉妒看向李昭,内心却是直呼陇西李氏真是走了狗屎运,这官职哗哗的涨啊。

  李昭本人,听着刘宏提拔自己为车骑大将军全权负责进攻黄巾之事,心中既惊又喜,却也是感觉在情理之内。

  为何如此说?

  因为如今朝廷的各路兵马将军官职皆不大。

  如冀州的卢植、朱儁,一个是中郎将,一个是镇东将军。

  濮阳方向的官兵领兵者,皇甫嵩也是中郎将,董卓是河东太守。

  南边的曹操也不过是个杂号将军。

  他李昭之前就已经是大汉卫将军,高级将领,再加上刚刚在北方大破马邑城外数万异族。

  所以,李昭不论是身份、地位以及功勋皆超人一等,李昭再领兵马进攻黄巾,除却何进这个大将军坐镇洛阳,洛阳之外也需要一个大汉将军扛起大旗进攻黄巾。

  如此他李昭被封车骑大将军也不多么意外了。

  当然,就官职本身而言,车骑将军与车骑大将军还是有区别的。

  车骑将军是汉朝的高级将军之一,地位在大将军、骠骑将军之下,但高于其他将军职位,如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车骑将军负责统领车骑部队,进行征战和守卫边疆,同时也参与国家的军事决策。

  车骑大将军是车骑将军的高级形式,地位更加显赫。车骑大将军不仅负责统领车骑部队,还可能承担更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任务。其地位通常与骠骑将军相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高。

  车骑大将军,有权节制天下各路兵马进攻黄巾军,单单这二十多个字,便令李昭内心中波澜不平静了。

  陇西李氏在两汉之中,何曾有过如此辉煌?

  但是,在他李昭手上,做到了!

  并且,李氏的未来将更加辉煌!!

  “末将谢陛下封赏,定不负陛下所托,末将势败黄巾,明日末将便领兵南下颍川!”

  李昭压下内心的激荡,拱手,大声道。

  “哈哈哈,好,今日朕在宫中为车骑大将军摆酒送行!”

  刘宏看着李昭直接应下来,并且向他保证,很是满意。

  刘宏可不曾忘记数月前,洛阳城外,李昭率领骑兵破军、斩将、夺旗犹如战神在世的一幕。

  加上之前李昭数场大捷,在刘宏心中李昭已是项羽、卫青这般战神级别人物。

  当日,刘宏在宫中大摆筵席,亲自为李昭送行。

  一身凤袍雍容华贵、风情万种的皇后也出席了。

  李昭看着皇后那风情万种,水雾盈盈的美眸注视他,心中却是颇为吃不消。

  让李昭感觉心跳加快,感觉异样的是。

  他这次从并州回来,再次见皇后。

  皇后对他的好感度,竟然已经上涨至了惊人的93点了。

  要知道这个好感度无疑是极高的水准了。

  ……

  翌日一早,李昭出了洛阳城,到了军营后也没有迟疑,当即率领已经准备齐全的五千骑兵浩浩荡荡南下。

  李昭却是并不欲引起太大的动静。

  不过,随着五千骑兵浩浩荡荡南下,动静还是不小。

  还是引起洛阳城中百姓与世家大族们的轰动,洛阳的百姓与世家表现都颇为期待、开心。

  彼此口口言谈之间都是期待着李昭能够力挽狂澜,平灭黄巾叛乱,让天下恢复稳定。

  ……

  (下一章:蔡邕松口允良缘,蔡氏双姝动芳心)

  蔡府,大厅内。

  一身一袭水蓝色的襦裙,螓首娥眉明眸皓齿,清丽出尘、文静、绝美的蔡琰正与父亲蔡邕,观看指导着一个十三、四岁少年练习书法。

  “小姐,小姐……”

  这时,丫鬟觅儿人还未至,声音便传来,让大厅内蔡邕皱眉。

  少年执笔的手也是停顿了下来,扭头看向大门处。

  却见小丫鬟觅儿有些着急进入大厅,只是看到大厅内蔡邕也在,小丫鬟觅儿顿时停顿下来了脚步,刚刚的激动表情瞬间僵硬住。

  “风风火火如此大惊小怪,成何体统!”蔡邕不开心冷哼道。

  小丫鬟觅儿忙对蔡邕行礼,道:“见过老爷!”

  “觅儿,怎么了,可有什么着急的事情?”蔡琰倒是护着自己的贴身丫鬟,忙笑着说道。

  “这……”小丫鬟觅儿听着自家小姐问话,看了一眼一旁的蔡邕,却是颇为犹豫不敢说了。

  坐在座位上,正执笔的少年看着觅儿这一幕,脸上浮现出了笑意,看了一眼一旁老师蔡邕,眼中闪过一抹异样,突然开口笑道:

  “雍若是猜的不错,觅儿,应该是武睿侯的消息吧。”

  “武睿侯!”听到顾雍的话,大厅内蔡邕一愣,面色顿时不好看了。

  倒是蔡琰娇躯一颤,忙看向小丫鬟觅儿。

  丫鬟觅儿被顾雍说破,倒也是不犹豫了,点了点头说道:

  “是武睿侯的消息,车骑大将军已经率领大军南下出征去了,帝都内已经传开了。”

  “已经出征了吗!”蔡琰听着丫鬟觅儿的话,一双晶莹的美眸中忍不住闪过一抹遗憾。

  蔡邕听着是李昭领兵出征去了的消息,倒也没有说什么,他自然知道今日李昭领兵出征。

  “雍儿,继续写,别停下!”蔡邕又转过头来,对十三四岁的学生顾雍说道。

  “诺,老师!”少年顾雍当即重新执笔,坐的笔直,认真下笔。

  只是,这个时候,一旁的蔡琰看着自己没有说话的父亲,却是忍不住咬牙,眼神中满是恳切与坚决。

  蔡琰轻启朱唇,轻声道:

  “父亲,女儿知您对女儿的疼爱,不愿女儿屈居侧室,受那卑微之苦。但父亲,李昭将军实乃大汉之俊杰,英勇无畏,屡建奇功,大破异族,保护大汉边疆安宁。创造出李侯纸,造福学子,此等功绩,女儿心中甚是敬仰。”

  “只是,女儿心中倾慕于他,也并非仅仅因为他武睿侯、车骑大将军的身份、地位。是因为他为壮大李氏的志向与努力,更是因他的英勇与智慧。”

  “父亲,女儿明白正室与侧室之别,也知世间礼法森严。但女儿更相信若是真心相待,情意相投,方为夫妻之道。”

  “再者,父亲,世上之事,哪能有尽善尽美?女儿愿以真心换真心,不求名分,只愿能与李昭将军携手共度此生。”

  “父亲,您就让女儿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吧!”

  蔡琰说完,眼中闪烁着期待与坚定的光芒,静静地等待着蔡邕的回应,这一刻,心中既忐忑又充满希望。

  这还是她第一次如此大胆向蔡邕表露心迹。

  不过,随着蔡邕拒绝了李昭的提亲,李昭又领兵南下去了,她却是越来越感觉李昭距离她越远了。

  见识过了李昭后,什么琅琊王氏王郎、徐州赵昱、河东卫仲道、华氏华歆等才俊,与李昭对比,蔡琰却是越来越看不上。

  大厅内,蔡邕听着女儿这如此大胆的话差点没气了个半死,谁家的女儿会这样啊?

  “琰儿,这李昭已经娶了万年公主刘慕为妻,你何必又执着于他啊,那河东卫家卫仲道,同样文采斐然,丝毫不差啊。”蔡邕倒是没有发火,而是对蔡琰苦口劝道。

  在王允上门提亲当天,蔡琰便向他旁敲侧击表露心迹了,只不过他并没有同意。

  “哼,父亲,那什么卫仲道,可比不上武睿侯。武睿侯打仗非常厉害,大破外族,拯救大汉边疆,比之卫青霍去病都不差,他卫仲道能比卫青吗?”

  就在这时,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

  却见亭亭玉立,一个颇为清纯、漂亮少女走了进来。

  正是蔡琰的妹妹蔡贞姬。

  蔡邕闻听自己小女儿的话,面色顿时也一黑,不过,蔡贞姬的话让蔡邕哑口无言,有些反驳不了。

  卫仲道再如何优秀,也不可能比的过卫青啊。

  而李昭的表现,却是并不比卫青差啊。

  “姐姐,我支持你!”蔡贞姬来到姐姐蔡琰身边,笑道。

  蔡琰听着妹妹的话,却是忍不住笑了,随即齐齐看向蔡邕。

  这时坐在座位上的少年顾雍也是插嘴,劝道:

首节 上一节 129/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