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第132节

  “文和,你这主意,倒是有些意思。”

  贾诩闻言,立即站了起来,对李昭笑道:

  “侯爷若是能与荀氏联姻,纳一名荀氏之女为侧室,那侯爷便是荀氏女婿,荀氏与李氏结合,若是诞下子嗣,不仅壮大李氏,荀氏八龙皆会帮助李氏,侯爷定不缺人才。”

  “甚至,侯爷也可以安排李氏子弟,如李辰将军、李猛将军与颍川其他大族如钟氏、郭氏、陈氏联姻,如此,李氏便与颍川世家亲近了。”

  “联姻一直是大族之间彼此拉近联系与关系的手段,对于起势迅速,却底蕴积累有些不足的李氏,是个非常好的方式。”

  贾诩毫不迟疑便对李昭出着一个颇为“阴险狡诈”的点子。让他李昭与荀氏之女联姻,拉拢荀氏大才助他?

  乃至让李氏子弟与其他颍川世家联姻,绑定颍川各大家族的大才?

  (荀氏有美女吗?)

第132章 李昭冷眼拒仲达,草庐访水镜诛心,李氏与司马迁一脉重归于好

  大帐中,李昭听着贾诩献上的与荀氏联婚之策,乃至让李氏子弟与颍川世家大族们联姻,微微沉吟,却也感觉可行。

  在汉朝世家大族之间,多有世家彼此联姻,用来打通人脉关系,捞取政治资本。

  李昭都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联姻都是一种极快拉近双方距离的重要手段。

  如本来李氏与颍川这些大族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若是李氏迎娶了一名颍川大族身份不错的女子为夫人,那么,李氏便算是与颍川大族们牵扯上了关系。

  甚至,只要李氏未来的发展不错,这些颍川大族恐怕会争相恐后的送人才。

  “此策不错,便如此吧,先让本侯,让李氏子弟与颍川大族们联姻,然后再去招揽人才,那时候,这些大族应该就会大方一些了。”

  李昭脸上露出了一抹微笑,对贾诩献上李氏绑定颍川大才的良策,给予了赞赏。

  贾诩听着李昭没有怎么犹豫,直接就应下来了,倒也不仅欣慰的点头。

  联姻颍川大族,这确实是不错的策略。

  只不过,若是放在一些地位极高的人身上,怕是都不一定会同意。

  但是李昭,位高权重,却直接就同意了,这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要知道李昭的地位可是不弱的。

  就如袁氏嫡系子弟袁术。

  李昭与袁术现在的地位谁高?

  怕是让袁术来迎娶颍川大族之女,袁术都不一定会愿意。

  李昭没有迟疑,为了李氏的未来便同意了,这就让贾诩感觉非常好。

  “那么如此便需要挑选一位媒人前去说亲,诩推荐颍川太守司马儁作为中间人!”

  “司马儁是河内司马氏家主,汉高祖时期司马氏便是大族,其家族底蕴比荀氏“八龙”更厚重。司马儁以七十高龄任颍川太守,本身德望也是够了。”

  贾诩话锋一转,向李昭推荐着媒人的人选。

  只是,贾诩话音才刚落下,李昭就是直接摇头,道:

  “不行,司马儁不可为李氏媒人。”

  大帐内,李昭果断拒绝否决司马儁的话,让贾诩都是一愣,他不明白为何李昭为何如此果断。

  因为如今李氏初至颍川,确实没有什么关系交好之人,而今日颍川太守倒是对李昭表现出了很好的态度来。

  李昭看着愣住的贾诩,摇头道:

  “若是让司马儁为本侯媒人,从地位与辈分上,确实再合适不过。但是,本侯并不想李氏与温县司马氏相交太深,因此,不可用司马儁!”

  李昭为贾诩解惑为何不用司马儁做媒人,虽然并没有说太清楚,但是李昭清楚的表达了,不让李氏与温县司马氏牵扯太深。

  贾诩闻言倒是也不多说司马儁了,他并不知道李昭为何对温县司马氏有些讳莫如深。

  但是,贾诩也没有多嘴去问,反而把这件事情记在了心上。

  李昭见贾诩没有问自己,倒是轻舒了一口气。

  因为就算是贾诩问他,他也不会去多说。

  汉末三国历史上,最终温县司马氏笑到了最后,夺得天下。

  在温县司马氏夺取天下过程,李昭并不欲多加评价。

  毕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都有资格登临那至高之位,就看你有没有本事。

  但是,温县司马氏登临了天下之主的位置,不是说就可以奢靡无度,昏庸荒唐,不管不顾了,既然是天下之主,那就当为这个国家,为这个国家的百姓负责,为汉人负责。

  但是,司马氏篡夺皇位后,没过几年就发生了“八王之乱”,这场内乱让西晋国力耗尽,给了外族可乘之机,最终引发了“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给汉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汉人惨遭杀戮,成为两脚羊,中原大地陷入一片混乱,北方汉人几乎被吃尽,温县司马氏野心勃勃,为了权力争斗,不顾百姓死活,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自然招人恨。

  因此,李昭对于温县司马氏也没有任何好感。

  他现在还是大汉的车骑大将军,天下也未大乱,他并不能对温县司马氏怎么样,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与司马氏划清界限,划开距离。

  若是用司马儁作为他李昭的媒人,怕是李氏都要承温县司马氏人情,乃至这司马儁还可能会让家族子弟来他李昭这里出仕,与李氏绑定深入。

  这让李昭并不喜欢,天下大才多了去了,用谁李昭都感觉没有问题。

  偏偏招揽了温县司马氏,给李昭一种招揽了毒蛇放身边的感觉。

  “那侯爷可还有人选?”大帐内,贾诩很快又对李昭问道,与大族之间联姻,越是郑重,越是能够拉近双方关系,因此,这个媒人便是很重要人选。

  李昭闻言,眼睛一眯,道:

  “这颍川内,还真有一人或许可以!”

  “谁?”贾诩有些惊疑,却想不到是何人。

  李昭笑道:

  “说起来,此人与我陇西李氏还颇有渊源,我李氏还欠其祖先恩情。”

  “不是别人,正是司马迁的后人,颍川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

  李昭笑着说出一个三国时期顶级隐士人名来。

  “水镜先生司马徽!”贾诩听到这个名字,顿时了然,他倒是听过这个名士,不过,因为贾诩出自凉州,还真没有与在颍川的司马徽有过什么联系,对司马徽也并没有什么了解。

  “这司马徽若是司马迁后人,那确实与李氏颇有渊源。”贾诩点头说道。

  司马迁的祖上与陇西李氏的祖上都是秦国的大将,两家世代为官,世世代代交好。

  司马迁之妻柳倩娘是陇西人,甚至是李广的亲外甥女,这种姻亲关系使得司马迁与李陵家族的联系更加紧密。

  司马迁认为李陵有国士之风,勇猛善战,爱护士兵,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

  在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后,司马迁为其辩护,认为李陵投降是出于不得已,并希望他能找机会回报汉朝。为此,司马迁触怒了汉武帝,遭受了宫刑。

  如此去看,陇西李氏确实与司马迁颇有渊源,并且,陇西李氏欠着司马迁人情。

  “这水镜先生也姓司马,与这颍川太守可有关系?”贾诩嘴中说着司马徽,却也感觉司马徽是姓司马与现在颍川太守同一姓氏。

  李昭闻言,直接摇头道:

  “并无关系。司马徽是司马迁的长子司马临的后代,属于司马迁的嫡系子孙,司马迁家族与陇西李氏一般传自秦国大将。”

  “而温县司马氏则是传自司马昂,司马昂是战国时期赵国将领司马蒯聩的玄孙。在秦末时期,司马昂因功被项羽封为殷王,统治河内地区。后来,高祖击败司马昂,将其地改为河内郡。”

  李昭这么一说,贾诩立即便明白了水镜先生司马徽与李氏当真是颇有渊源,倒是和温县司马氏八竿子都打不着关系。

  “既然如此,侯爷当亲自拜访水镜先生!”贾诩对李昭拱手道。

  李昭闻言,脸上亦是露出了一抹颇为期待的表情。

  司马徽是东汉末年的隐士,精通奇门、兵法、经学,以“水镜先生”著称。素以知人、育人、荐才、克己而闻名于世,曾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位后来成为蜀汉的重要谋士。

  汉末三国穿越者无不想与水镜先生攀附上关系。

  但是到了陇西李氏这里,却是与水镜先生颇有渊源。

  水镜先生的祖宗曾为李氏求情,被天子给阉了!

  这关系如何?

  虽然是玩笑话,但是,李昭对去见司马徽却颇为期待。

  李氏打通了司马徽这关,以后也不差顶级人才啊!

  翌日,李昭起了个早,命令李猛、丁原坐镇大军,并派出斥候严密监视波才大军动向。

  李昭则是带着贾诩便入城去拜访水镜先生。

  对于李昭而言,打黄巾是顺带的,他并不着急。

  反正他在来阳翟城时,给正在围攻昆阳城的黄巾大渠帅波才下了战书。

  接下来李昭就看波才是如何反应了。

  李昭是已经给了波才一个选择题。

  第一个选择,若是波才感觉他李昭麾下大军不过如此,领兵应战,杀来。

  那么,李昭可以率领骑兵只需要一劳永逸迎战波才大军,然后调集曹操、袁术、孙坚大军对波才大军进行前后夹击之势!

  第二个选择,波才并不应他李昭战书,依旧围攻昆阳城内曹操、孙坚、袁术等大军。

  那也很好,让曹操、袁术依托城池消耗黄巾军。

  曹操、孙坚、袁术等官兵大军已经得到了他李昭援军已经到了颍川郡的消息。

  这势必会鼓舞昆阳城中官兵士气。

  波才用黄巾围攻昆阳城定然比之前更加艰难。

  只需要他李昭在阳翟城这边招揽好了人才,再领大军杀至昆阳城,对已经士气、兵力消耗颇多的波才大军展开进攻。

  那也有不小的胜率。

  因此,李昭表示,这颍川的黄巾,他并用不急着对付,还是多多招揽颍川大才,帮助李氏铸造根基才是。

  ……

  (下一章:李昭访水镜于草庐,李氏与司马迁一脉重归于好)

  颍川书院。

  当李昭带着贾诩、高顺等十数骑亲卫到了书院门口,立即吸引了人来人往的颍川学子们的注意力。

首节 上一节 132/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