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第82节

  大殿上,刘宏激愤、痛斥的声音响彻,文武百官皆是低头。

  武将一列,站在最前面的李昭,因为站的位置离刘宏还挺远,倒是没有受到刘宏唾沫的喷洒。

  李昭倒也是没有什么担心,广成关破了,其实也怪不得他这个卫将军。

  为何这么说?

  因为广成关的守军还不到他去管,刘宏封他这个卫将军,是让他主守皇宫与洛阳,防备有人突袭皇宫。

  因此,他主要的任务其实还是在皇宫与洛阳。

  文官一列,此时袁逢甚至嘴角不易察觉的微微上扬一点点弧度,不过并未有人看到。

  这时候,脸色也沉重的太尉杨赐站了出来,拱手道:

  “回陛下,鲁阳县令畏战潜逃,鲁阳兵不血刃被叛军拿下。而广成关破,原因是梁县县令给广成关守军补充辎重粮草,被叛军劫持突袭广成关守军,广成关不敌,梁县令随之被叛军首领张曼成所杀!”

  十几天前,朝廷查清楚了造反的王紧并不是琅琊王氏族人,反而是个河东口音。琅琊王氏家族的人便被释放了,杨赐这个太尉便官复原职了。

  只是,明显这个太尉职位,杨赐当的并不舒心。

  果真,刘宏一拍桌案,大声道:

  “好一个鲁阳县令畏战潜逃,鲁阳兵不血刃被叛军拿下,广成关又恰巧被梁县令带着叛军突袭,真快啊,这未免太顺了吧?”

  刘宏的声音响彻,众人皆是皱眉。

  就连李昭眉头都是皱起,把目光看向一众世家公卿们。刘宏这话中的潜意思,是有人通敌?

  是世家大族搞的鬼?

  李昭狐疑的目光最终看向了袁逢、袁隗二人。

  不得不说,刘宏的话,让很多官员心中都拿不准。实在是这叛军行进的速度的确很快,甚至可以说是势如破竹。

  不过,哪怕公卿自己都有些怀疑,但是显然没有任何人会接话。

  “回陛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当重兵守卫伊阙关、大谷关、轘辕关,不可再让叛军再进一步了。”

  杨赐虽然心中也是惊疑,但是,明显没有证据,鲁阳县令面临十数万压来的叛军,逃跑并不是没有可能啊!毕竟,“林稳”与黄忠配合,可是在南阳郡掀起了巨大波澜,所向披靡,难免鲁阳县令真的是畏惧潜逃。

  而梁县县令自己都被叛军头目给斩杀了,这还怎么怀疑?

  但是,这些,明显都是不重点,重点抵挡叛军!

  刘宏也被杨赐的一句话搞得没脾气了。

  尽管他心中怀疑就是世家搞的鬼,便是要叛军杀到洛阳,推翻他刘宏的统治,并杀十常侍宦官,但是他没有证据啊。

  无疑,当前重心还是抵挡叛军,击败叛军。

  刘宏看向武将一侧,先是把目光看向了李昭,但是皱了皱眉,又随即看向了已经到了的皇甫嵩,道:

  “左中郎将,朕以你为主将对付叛军,如今叛军快杀到了伊阙关外了,若是洛阳周边关隘也由你负责,你可有什么建议?”

  皇甫嵩在前些天到了洛阳,就被封为左中郎将了,专门负责征讨叛军。

  如今叛军杀至,显然,刘宏要征求皇甫嵩对洛阳周边关隘的建议。

  皇甫嵩立即站了出来,对刘宏拱手道:

  “回陛下,洛阳周边关隘交与末将,确实会对末将围剿叛军有助益。末将可以一边领兵在外做作战,同时命令、联动关隘守军配合作战,如此可更容易进攻叛军。”

  “不过若是如此的话,怕是要从卫将军处调一些兵马增兵伊阙关、大谷关、轘辕关三关了。”

  皇甫嵩丝毫不客气,张口便是战术联动,向李昭这个卫将军要兵。

  李昭先是看了刘宏一眼,见刘宏点头,才对皇甫嵩道:

  “除却已经交与左中郎将的两千北军屯骑营兵马,本将军手中还有九千兵马,这是用于镇守洛阳与皇宫的全部兵马。本将军必须要保证洛阳与皇宫不失,不知左中郎将想要多少人?”

  “两千!”皇甫嵩毫不迟疑道!

  李昭闻言,眉头顿时皱起。

  说实话,他还真挺不愿意给这个兵马。

  因为他隐隐从皇甫嵩的语气中,看到了皇甫嵩对于进攻李紧、张曼成这支军队的信心。

  难道皇甫嵩真有信心大破李紧与张曼成了?

  但是,这个时候,他直接说不给并不太好。

  微微沉吟,李昭便对刘宏拱手道:

  “陛下,末将手中兵马,是洛阳城中全部兵马,需要维持洛阳稳定。包括掌雒阳城门十二所守卒、执金吾、卫尉以及光禄勋下辖,抽调出两千兵马,务必会使洛阳城有些空虚,因此,就算是抽出,末将也需要重新招募更多的青壮补充其中,以增加洛阳守卫的兵力,还请陛下决断!”

  李昭把问题抛给了刘宏。

  刘宏顿时就有些纠结了,这个时候刘宏就感觉洛阳大军很不够用了。北方异族压境,北军几乎抽空大半,又有叛军作乱。但是,随着广成关被攻破,伊阙关、大谷关、轘辕关三关不可能不守吧?若是不加强兵力守关,怕是叛军直接杀到了洛阳城下了。

  但是抽调兵力了,洛阳又有些空虚了。

  很快,刘宏便咬牙,道:

  “卫将军抽出两千兵马交与左中郎将吧。另外,朕再从内库中拨取钱财,你立即在洛阳周边募集五千青壮,加以训练,守卫洛阳!”

  李昭听着刘宏如此说,这才感觉满意。

  由他招募五千青壮训练成军,那么李家便可以往里面掺沙子了。

第102章 李智:“家主,不好了,这李紧怕是有危险了!”

  至于那九千兵马,虽然是听他李昭的号令,但还真不是李家大军。

  “诺!”李昭立即拱手,称诺。

  皇甫嵩见从李昭手中挤出两千训练有素兵马,也是感觉满意,不过,想到洛阳城外局势又让他又感觉压力大。

  “左中郎将,兵马朕给你了,你可千万别让朕失望啊!”

  刘宏深吸一口气,对皇甫嵩郑重道。

  “陛下放心,末将已有对敌之法!”

  皇甫嵩郑重拱手,说的话,让大殿内文武百官皆是侧目。

  就连李昭都是对皇甫嵩惊疑。

  对于皇甫嵩,李昭还不会轻视的,因为,现在皇甫嵩的统帅值可是整整高达98点。

  让李昭都不得不惊叹,皇甫嵩不愧是汉末大汉第一名将。

  历史上,黄巾起义爆发,皇甫嵩被任命为左中郎将,与朱儁等人共同镇压黄巾军。皇甫嵩先后在颍川、长社、广宗、下曲阳等地取得关键胜利,成功击败黄巾军主力,斩杀张角、张梁、张宝等首领,可谓为稳定汉末大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

  现在皇甫嵩说已有对敌之法?

  “好,那朕就等着左中郎将捷报!”刘宏也因为皇甫嵩这话感觉满意,说道。

  朝堂议事散去。

  事实上,当天皇甫嵩从李昭这里要走两千兵马,再带着北军屯骑营的两千兵马以及从河内、河东、河南三地召集的五千左右的三河骑兵浩浩荡荡就出了洛阳城,镇守洛阳南部三大关隘,平叛叛军去了。

  ……

  洛阳城,夜幕下,卫将军府邸。

  客厅内,灯火通明。

  李昭与李智对座。

  “家主是说那李紧也是我李家子弟?”

  李智有些傻眼了看着李昭,似乎被这消息给震惊到了。

  “不错,那李紧确实是李家子弟,不过并不是我们陇西那边的人,而是李信将军在河东的后代。”

  李昭倒是也不意外李智的震惊,虽然李智、李紧、李辰这些人被植入了英魂,但那潜移默化提升的是对方能力,对方依旧是东汉这个时代的土著。

  不过,告诉了李智,李昭也不担心李智有什么其他想法,或是向他人告密。

  今天皇甫嵩有想法对抗起义军,这让李昭有些拿不定主意,因此,他找来李智来商议,想要判定对李家会有什么影响,需不需要提前规避。

  “那家主想要这李紧做什么?”李智一阵震惊后,很快回过神来,抓住问题的关键,对李昭问道。

  “当然是壮大我李氏势力,如今天下并不稳定,天灾人祸不断,大汉怕是如秦末一般了,我李氏自然要提前做好准备,我们洛阳李家是在明面上,而这李紧便是我李家暗地的势力。他日,若是真有一天大汉天下大乱了,李紧便可率领兵马势力来并入我们李氏,壮大李氏。”

  “所以,李紧的势力在不影响我们的情况下,自然越壮大越好。”

  李昭说出对李紧的要求与所求。

  对于李紧起事,李昭其实并不很反对,毕竟,汉末了,不闯一番,怎么可能拉起来兵马呢。

  李智听明白了李昭对李紧的期望后,心中暗惊李昭这个家主图谋之早,图谋之大,不过,这也让李智很激动。

  他在何进手下接触的信息也多,也认识到了大汉如今怕是不长了,李氏早点做打算,无疑是正确的。

  只是,很快,李智考虑到李紧是自己一方的人,再去思虑如今李家的情况,面色顿时就不太好了,对李昭提醒道:

  “家主,就算这李紧是我们李家的人,这大汉也不能亡在我们李氏手中,尤其是家主在被封卫将军,负责镇守洛阳,镇守皇宫情况下,若是让叛军杀入洛阳,我李家会被为天下人口伐笔诛!”

  “另外,李紧也不能亲手推翻了大汉,不然,他就麻烦了。天下各大世家、豪族,群雄并起,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要杀李紧,为大汉清除叛贼!!”

  “所以,智有些不明白这李紧为何非要杀来洛阳?他真以为自己能够推翻大汉?但是,就算是推翻了大汉,然后呢?这李紧,当真有些天真了!”

  十五岁的李智话锋一转,竟然突然开始鄙夷起来李紧,虽然李智有了李善长本领,但是年龄也才十五岁,说出的话当真是让一旁李昭呛了一鼻子。

  李昭脸一黑,道:

  “你以为你就很聪明?这李紧若是不起事,不喊出口号杀来洛阳,清君侧、开粮仓,他如何得到太平教的帮助?如何在短时间拉出人马?又如何在数月之间,快速扩军,到了如今规模?”

  “太平教?”李智听到李昭的话,眼睛顿时一眯,道:

  “还真是他们啊,刚开始,智便感觉蹊跷,既然不是世家助力,这李紧如何快速攻陷宛城,唯有快速崛起的太平教颇为可疑,现在听家主之言,罪魁祸首竟然真是他们啊!”

  “这下明白了?”李昭瞥了一眼,颇有少年意气的李智,说道。

  李智这才把所有起事、原由给串联起来,倒也不讥讽李紧了,他开始思虑如今李家与李紧的情况。

  不过,很快李智便对李昭拱手道:

  “那按照家主所说对李紧的期望,那么现在,李紧既然已经握有不弱的势力了,当前最应该做的事情,自当是保全势力,然后全身退去才是。”

  李昭闻言,这才点头,道:

  “不错,李紧兵马已盛,确实应该全身而退了,不应该继续与朝廷大军死扛了。不过,李紧想要全身而退,怕是并不容易了。”

首节 上一节 82/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