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142节

刘宠怅然一叹,视若珍宝般收起册子。

这都是他儿孙承欢膝下的关键,万万不能有失。

年关将至。

陈国卷起的飓风,吹着血雨落在扬州。

庐江郡,舒县。

周姓为大族,且是大士族。

比不上弘农杨氏,汝南袁氏,也是扬州之首的存在。

婉拒三公九卿征辟是常事!

“叔父。”

时值十一岁的周瑜不解道:“骠骑符令,虽征为一县之令,但也是陈国之臣,为何要忧心忡忡。”

“你不懂。”

“陈国,非凡人可入。”

周尚摩挲着符令,复杂道:“这两年徐州,临淮,汝南的士人南下,扬州的士人北上,你以为是巧合吗?”

“嗯?”

周瑜眼中满是迷茫。

三互法有制,本地士人不可为太守,县令,换治有错吗?

“你啊。”

周尚点了点头周瑜的额头,叹道:“徐州于陈国极为重要,是骠骑通海不可或缺的口岸,南阳人张温为扬州士人谋徐州,犯了骠骑的大忌。”

“这?”

“张温不是太尉吗?”

周瑜满是惊惧的咽了口唾沫。

宗王之子,大汉骠骑,是用累累白骨铸就的威名。

扬州士人,竟然随外人掺和朝政之争,莫不是想与大汉宗室为敌?

“陛下有一个习惯。”

“清洗朝堂,先拔太尉。”

“明年,张温必被免去太尉一职。”

周尚眉头紧锁,沉声道:“你叔父在朝中与此人有不合,恐怕周氏会掺和进朝政之争,征某为汝阳令便是先兆。”

“那还去吗?”

周瑜小心翼翼的问道。

“自然要去。”

“扬州士人被张温推入深渊。”

周尚起身掸了掸浮尘,郑重道:“骠骑用扬州士人治扬州士人,某若是不去,扬州将会如并州一般屠尽士族豪绅,且是以周氏为先,你说能不去吗?”

“好狠。”

周瑜脸色憋得通红。

以杀人为慑,以扬州士人克扬州士人,太狠了。

“他们蠢啊。”

“这天下刘姓为尊。”

周尚收拾着桌案上的书籍,怒道:“张温是南阳人,凭什么带着扬州士人谋徐州,所以骠骑拉出周氏对垒,就是让扬州士族选择,选张温者必亡,何须为这些自寻死路之人惋惜。”

“侄儿明白了。”

周瑜起身作揖道:“那我便入陈国学宫修学。”

“嗯。”

周尚点了点头。

第136章 大汉子民,平等的歧视邦野之人

有人心向汉室。

有人心向家族利益。

每一个抉择,都会影响未来的走向。

周尚避不开,周瑜自然也避不开,北上陈国是唯一的选择。

犹如荀彧,荀文若。

纵有王佐之才,依旧要被考验。

腊月二十九,史阿行至营造司,送上一张农耕器械的图纸,名为曲辕犁;还有一张串珠算盘的图纸,以及算盘口诀。

腊月三十。

刘牧出现在蔡邕府中。

“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义其时。”

刘牧俯身看着眼前的蔡琰,淡笑道:“我问你,此为考工记开篇,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弛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这是为何?”

“弹性呀。”

蔡琰歪着头说道。

“聪明。”

刘牧笑了笑,又问道:“假以铁为材,弓力可胜多少?”

“这个??”

蔡琰眼中满是迷茫,抬头看向自家老父亲。

蔡邕无奈道:“此中真意,骠骑应该询问康成先生,琰儿虽有才学,但多于琴文之道,对术算并不精通。”

“此言差矣。”

刘牧直起腰,郑重道:“若只学文,不学术算,纵然才高八斗又如何,治民从来不是文学一道,而是术算,不是吗?”

“术算?”

蔡邕微微一怔。

“是。”

刘牧从衣袖中取出一个串珠算盘,淡笑道:“泰山蒙阴人刘元卓与蔡师是故交,此人擅长术算与天文,注九章算术可对!”

“嗯。”

蔡邕点了点头。

刘牧用颀长的手指拨弄着算盘珠,说道:“术有其法,我听闻他有一正负数歌诀,此人于陈国有大用,而且他的乾象历远胜旧历,可否请来陈国?”

“这~~~~!”

蔡邕思量片刻,解释道:“此人在会稽出任东部都尉,且正在完善乾象历,于南方观察太阴,臣只能试试。”

“好。”

刘牧将串珠算盘俯身递给蔡琰,还放了一本算盘口诀,淡笑道:“这东西可以让术算变得简单,已经让营造司年后制造,明年开学送入公羊学宫,蒙学之事还望蔡师放在心上。”

“诺。”

蔡邕躬身一拜。

串珠算盘。

术算之法的利器。

刘牧让人造出来,且寻找刘洪,便是为了深研术算之法。

文字书画是盛世的表象,唯有术算之法是兴国的基石,丈量田亩,排查户籍,征收赋税等等,无不是需要术算为基础。

对于术算之法,大汉还有很长的路,算盘可以加快这个进程。

不久。

大行治礼丞府中。

刘牧对坐在木榻之上。

卢植斟茶道:“骠骑年关过来,是有要事吧。”

“张温。”

“张伯慎。”

刘牧捏着青瓷茶杯淡淡道。

张温一个外人,能调动扬州士族北上,内里必有大问题。

他知大事,卢植,刘宠知细节,想对士族下手,必须要摸清楚脉络,按照根系一次除一个干净。

“骠骑。”

“此事要往上追溯。”

“窦武初入朝,常以钱帛资助太学生。”

“荆扬学子皆有受益,所以张奂,张温之流虽是常侍曹腾举荐,实则对扶风窦氏感恩有加,窦武兵谏谋诛宦官失败,张温之弟张敞还助窦武之孙窦辅脱逃,听闻在荆南落足,至于在何处,臣就不知道了。”

卢植端起茶杯,说出过往的秘辛。

“所以。”

“他们在鸣不平?”

刘牧嗤笑道:“想要窦氏回来吗?”

“臣不知。”

首节 上一节 142/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