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205节

自从杜濩死在古道,他就知道大汉王师将至。

不过,没有想到是刘牧亲征三辅,还是携龙骧,陷阵。

一万重甲铁骑,一万重甲步卒,还真看得起他们这些人啊。

“将军。”

夷王朴胡神情阴鸷道:“大汉天子将至,你将城外兵马调回是何意?”

“以守待攻。”

张修斜睨道:“龙骧,陷阵,是大汉王师,皆为重甲军卒,你以为我们长安的几万兵马能做什么?”

“嗯?”

另外一个夷王袁约脸色难看道:“张修,你让某七姓之族倒戈刘焉,攻入长安之后还约束族人,难道就是为了龟缩?”

“你懂什么?”

“战争,不要在乎一地一城。”

张修按剑行至舆图前,沉声道:“三辅只是限制大汉王师,真正的战场在凉州,一旦州牧与赵韪他们胜了,刘牧不战自溃。”

“哼。”

朴胡冷哼一声转身而去。

袁约,杨车,李黑,李虎等夷王目光凶戾的瞪了眼张修,紧随其后离开。

“蛮夷。”

“终是蛮夷。”

射援揉了揉眉心,沉声道:“如今刘瑁?在大散关,贾龙在陈仓,张任负责辎重护送,尤其是张任,此人可信吗?”

“当然可信。”

“他是益州人,而非三辅人。”

张修眼中满是自信道:“他一身武艺被州牧看重才得以一展抱负,难道还能负了州牧不成?”

“呵。”

“你还未懂政治。”

射援摇了摇头,反驳道:“政治从来不是以地缘而分,而是以利益诉求而分;某三辅士人能倒戈刘焉,是刘牧,孝烈帝不给予活路,窦姓便是前车之鉴,不然你以为窦辅为何可以联络三辅士族,促使我们倒戈?”

“诉求?”

“不就是利益吗?”

张修鄙夷道:“你们想要获取军政之权,要掌控士人的晋升,揽州郡沃土为私财,说实话某真的看不懂你们为何要倒戈,尤其当初萧关之战时,便找上某牵头请刘焉入主益州。”

“简单。”

“大汉天子凉薄。”

射援端起酒水,复杂道:“我们见到了刘牧的统治力,知道孝烈帝有宗子在手,必然要狠心清除操弄权柄的士卿;我们选择对刘焉与张温,孙坚下注,只是没想到事情变化这么大,他竟然敢兄终弟及,使天下为之崩裂。”

“呵。”

张修嗤笑一声。

说来说去,还是争求利益罢了。

这些士族,平时高高在上,不可仰视。

实则内里蝇营狗苟,算计利益的肮脏手段都难以示人。

第196章 人精许褚,武猛从事张任倒戈

两日之后。

一封天子御制,由监州尉分发三辅各县。

大汉天子亲征不臣,并拟定均田分民的仁政。

一时间,令不少三辅各县百姓为之恍惚,似乎又回到萧关之战前夕,见到那份令人热血沸腾的檄文。

随着诏书分发,雍州之名广传天下。

长安城内,阴云一片,叛逆之军似乎见到了亡命沙场的结局。

同为从戎仗刀之人,大汉王师之卒是讨伐不臣,是尽君臣之义;他们却是百姓眼中的奸佞恶人,是大汉朝廷诏下的不臣之人。

军心动乱,哗变之音愈演愈烈,超出张修等人的预料。

好在长安封城,那份天子御制只在一部分人口中相传,并未彻底传入坊间,使百姓知晓。

“某就知道。”

“大汉王师迟早要来。”

扶风永寿县,张任套着一袭黑袍,看着城门处的榜文告示。

这里是赵云的封地,常年受朝廷所辖,县中并无士绅豪族敢附逆刘焉,算得上一片乐土。

不久,永寿县内。

一座规格尚可的府中。

夏侯兰望着眼前的张任,有些疑惑道:“先生是?”

“张任。”

“益州武猛从事。”

张任端起茶盏,淡笑道:“莫慌,某是子龙与佑维的师兄!”

“公义兄长?”

夏侯兰顿时一惊,连忙起身作揖道:“某听子龙提起过。”

“夏侯兰。”

“子龙的同乡挚友。”

张任微微颔首,说道:“某就知道,陛下肯定在永寿留人了,随便找个乡老一打听,说是拜访永寿乡侯想要参入义军,便指来你的府门。”

夏侯兰嘴角一抽,苦笑道:“某莽撞了,平时代替子龙照看封地。”

“不必遮掩。”

“扶风的监郡令使?”

张任从腰间的革带摘下竹筒推过去,淡笑道:“这是益州的舆图,某从州中一个奇人手中所拓印,还有一些相关的军事部署。”

夏侯兰抿了口茶水,意味深长道:“所以,张从事是来投诚了?”

“何谓投诚。”

“某可未杀三辅一人。”

张任靠着大椅,神情平淡道:“某年少好勇,悬剑行于天下各州,最终拜师蓬莱散人,久居冀州,还去并州关外杀过鲜卑,乌桓人,见过邦野肆虐的边疆有多少苦难,故而陛下是某想要追随之人,可惜家世不显,门第不高,被州郡所征,只能顺着州中大势而行,某此次可是亲自请命护送粮草,就是为了把益州舆图送出来。”

“多谢。”

夏侯兰肃然起身一拜。

张任打趣道:“难道你不怕某诈你吗?”

“不会。”

夏侯兰淡笑道:“府中一共有三十二位同僚,某相信公义兄长能杀了某等,但绝对杀不出永寿县,这里是子龙的封地,名义上某是朝廷遣派为他打理食邑的官吏,永寿县中没有人敢亵渎永寿乡侯之名,这是子龙在萧关杀出的声望。”

“是啊!”

张任羡慕道:“子龙,佑维命好,他们碰到陛下,年少立下功业,扬名天下,某一生碌碌无为,反而成了附逆之人,辱没门庭。”

“公义兄长。”

“你可要留在永寿?”

夏侯兰将密报递给一个监州尉卒,劝说道:“陛下亲征三辅,不管是张修,还是三辅士人都不可能活下去,不如就借永寿乡勇义军,率军讨伐士族叛逆正名。”

“不了。”

“大汉不缺少一个张公义。”

张任起身饮尽杯中茶水,洒脱道:“不过,陛下可能缺少一个在益州身居高位的将领,若是张修,赵韪等人死在三辅,凉州;益州便无人能与某争锋,到时候某可以配合监州尉,引王师入蜀中。”

“兄长大义。”

夏侯兰神情肃然,作揖再拜。

“不必。”

张任摆了摆手,告诫道:“某是以探查军情为由出城,并不能在永寿久留,莫要忘记转述陛下,益州七姓夷王全部倒戈,而且刘焉还为南中三十六寨酋长,七十二洞夷邦洞主许下重利,组建南中义从军,各部兵马合众超过十万之多,这些人极为擅长翻山越岭,已经开拔凉州与三辅了。”

“某明白。”

夏侯兰瞳孔陡然一缩。

益州山路难行,关隘被人把持。

监州尉消息很难传出,没想到刘焉竟然纠集数量这么庞大的义从军。

三十六寨酋长,七十二洞夷邦洞主,好大的名头,就是不知够不够护商军与西府军杀。

“走了。”

张任披上黑袍,悄然消失不见。

“有意思。”

“洒脱,有大节。”

“不愧是子龙与张君侯的师兄。”

夏侯兰呢喃一声,朝着身后的监州尉安排道:“检查一下军情密报可有暗藏毒物,稍后某亲自送往陛下帐中!”

“诺。”

监州尉卒尊敬道。

张任的倒戈,代表益州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

首节 上一节 205/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