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22节
一双虎眸,宛若凌厉长刀般扫过汇聚的黄巾大军,最终将目光放在前头的韩忠身上。
“你是?”
韩忠身形有些佝偻,眼中带着疑惑。
“黄忠,黄汉升。”
黄忠提着朴刀,铿锵有力道:“本是南阳一乡勇,幸得世子看重,随军讨伐尔等叛逆,张曼成可在此处。”
此话一出。
郊野之上一片寂静。
黄巾军各方小将不禁惶恐。
“死了。”
韩忠踏前一步,自嘲道:“昨日城外二人,一人着贵甲,张弓四箭,射杀了三位渠帅,某与众将商议,开城降于羽林监!”
“什么?”
黄忠眼中满是惊愕。
随行的王卒尉百骑神情古怪无比。
昨日,世子总共发了四箭,断了大纛,杀了三个人,还都是渠帅?
四箭之威,恐怖如斯,一座荆州的雄关,十几万大军的战争,竟然就这样湮灭了?
“某乃韩忠。”
韩忠伸手自缚,复杂道:“世人谁能想到,一介少年,竟然有惊天之能,若羽林监还心存大汉百姓,某愿受枭首之刑,还望宽宥他人!”
“走吧。”
“领千人之军者,全部随某入营,余者等候军令。”
黄忠面色复杂,别马调头朝着军营缓缓而行。
直至此刻。
他神情还有些恍惚。
万余大军开赴而来,却草草结束了一场战争。
可笑吗?
不,不可笑。
南阳宛城如此,那天下各处的战事又当如何平定?
谁又能如世子一般,四箭定宛城,吓得韩忠与一众黄巾小将出城献降。
黄忠归营。
王卒尉百骑从四方羁押韩忠一行而回。
营地中,羽林缇骑,王卒尉,陈国军卒列于两侧窃窃私语,带着不解看向众人,直至韩忠被送入帅帐,方才哄然热议。
帅帐中。
黄忠解释了前因后果。
刹那间,荀攸,戏志才,典韦等人悚然惊愕。
巧合?或许有,但不多。
昨日大军兵临城下,宛城内部呈防守之势。
城楼之上,有多少人有资格,有胆魄放言讥讽,所以张曼成,赵弘,孙夏死的不冤。
“就这?”
刘牧如鲠在喉,有种不吐不快之感。
他领着大军南征黄巾军,还没来得及发动战争,敌人就降了。
不过,避免战争,免去军卒阵亡,轻而易举得到一场胜利,却是一个统帅者最高的赞誉。
“世子。”
“首恶伏诛,降者有功啊。”
荀攸眼中闪过一道亮光,对着上位进言。
宛城是张曼成的宛城,而不是韩忠的宛城,所以韩忠领军投降有功,不能杀,反而要赏,才能安抚营外等候接受的大量降军。
第22章 大汉,只有铁血与法制
荀攸之言。
戏志才看的明白,暗中颔首附和。
王越老神在在,典韦,许褚二人咧着嘴扬起笑容。
“羽林中郎。”
刘牧凝着眸子,淡然道:“安排人接收降军,典韦领军三千护送公达进驻宛城,尽快安抚城内百姓。”
“诺。”
王越,典韦,荀攸应允道。
刘牧沉声道:“余下诸事,等荆州刺史到了再议。”
韩忠投降。
意味着荆州黄巾军主力被消灭。
如今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与荆州刺史府定下安民之政,而不是兵销革偃。
荀攸进驻宛城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宣告韩忠投降,以及对潜藏,隐匿在城内负隅顽抗的黄巾军进行清剿。
随着时间流逝。
大量的黄巾降军被整合,并且在郊野扎营。
日值正午。
荆州大军匆匆而至。
刺史徐璆领着文武,带着震撼迈入大营。
平定颍川,四箭定宛城,宗王嗣子,大汉羽林监刘牧之名,令他们振聋发聩。
“世子。”
徐璆凝望着降军营地,心中有些麻木。
“徐刺史。”
刘牧握着刀柄,行走在荒原上,询问道:“这些人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被太平道蛊惑,被逆贼裹挟,不知州中可安多少人?”
“不多。”
徐璆怅然一叹。
北方士族林立,南方亦是如此。
荆襄士族无比庞大,甚至可以干涉他在州中施政。
想要将这些降军在各郡安家落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佃户,流民组成的黄巾军。
本就是反抗士族与朝廷的存在。
这种人,背叛第一次,便有第二次,谁敢留,谁又愿留?
若他是荆州士族之人,同样不可能收留这些黄巾降军,因为他害怕自己睡到半夜,便被这些人持刀砍下脑袋。
况且,州中无主的荒田不多,开荒是一大笔支出,州府根本承受不起。
“如此。”
“便如颍川一般。”
刘牧眉头扬起,淡笑道:“男女老幼分开统计,年十八之上且孑然一身的男女合婚,十四岁以下孤子并入夫妻之家,以户来统计,查一下荆州有多少荒田,可以安多少百姓,剩下的人全部送往豫州,由我父王安排。”
“世子大义。”
徐璆连忙作揖恭拜。
仁政之心,凡为官吏者皆可有。
可能够做到刘牧这种地步,莫说是他,恐怕整个大汉都寥寥可数。
“不必如此。”
刘牧摆了摆手,淡淡道:“宛城之后,荆州暂无大事,各郡平叛还需刺史多劳心!”
“职责所在。”
“臣下,又岂敢懈怠。”
徐璆了然一笑,看向不远处的人影,问道:“世子欲征荆州之人?”
“不错。”
刘牧坦然直言道:“我得陛下恩赐开幕府,观汉升有万夫不当之勇,欲征他为前护军,不知徐刺史以为如何?”
“汉升之幸。”
“荆州之幸。”
徐璆脸上带着笑容,连连恭喝。
黄忠在荆州名声不显,只在南阳有些名号,能入宗王嗣子幕府,已是大幸。
填充幕府。
为未来打下雄踞天下的基础,是刘牧最为迫切之事。
因此,留驻荆州之余,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传播他的善政与名声。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刘牧之名已经传遍荆州各郡,就连荆南各大部落都有传颂。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