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233节

高干之死。

对于防线战争影响极大。

白绕,于毒没反应过来,便被枭首。

唯独潘凤,见状不对领着亲卒撤下防线,不敢继续冲击。

五千复土散骑,五千戍边军。

于井陉关西口,杀的三万余冀州军溃败。

翌日,潘凤,董昭朝着冀州方向撤去,张杨借势挺进东土门关,成为太行山整条井陉防线的先锋壁垒。

当龙骧牵马登上防线之际。

只余下满山遍野的尸首,以及正在收拾战场的戍边军。

三日后。

井陉防线之战,传回上党长子。

沮授大松了口气,看向从洛阳而来的张辽,沉声道:“文远,你即刻奔赴滏口陉,一定要护住关隘,若能斩文丑最好,不能便以守关为重。”

“放心。”

“并州不可失。”

张辽神情肃然,按刀走向府外。

这些年,他随着刘牧南征北战,却不得封侯之功。

此次又被委以重任,若是并州有失,怕是再也无颜回朝了。

“万胜之音再回响。”

“陛下,并州还有多少猛卒悍将啊?”

沮授目露震撼,拟写捷报借监州尉急送洛阳。

井陉防线之战。

震惊并州,冀州两地。

魏郡邺城,州牧府大堂之中。

“废物。”

“全都是废物。”

袁绍死死捏着战报,双眸血红道:“元才都战死井陉防线,潘凤这个废物为什么还活着!”

“主公息怒。”

许攸脸色微微一变,进言道:“此事暂时还未在州中传开,战报亦是士间师急传,还望主公思量,是增兵,还是撤军回来。”

“还增什么兵。”

“刘牧都回朝多久了。”

袁绍撕碎战报,惊怒道:“即刻,传文丑撤军屯驻常山,准潘凤北上增援麹义,迫使幽州戍边军南下支援公孙伯圭。”

“诺。”

许攸心惊胆颤不已。

袭击并州,是他在堂议之时提出。

谁知洛阳的反应如此迅速,竟然调动兵马,而且连沮授都亲赴并州领军了。

“对了。”

袁绍神情阴翳,冷声道:“洛阳的反应这么快,说明我们内部有间,仅商定出兵之时,便使消息外泄,这就是你统御的士间师吗?”

“主公。”

许攸不知如何辩解。

第224章 袁绍监士察内,辽西之地以雄百蛮

士间师。

效法大谁卒,监州尉而设。

可他与满宠的交锋,几乎没有胜果。

乃至,令士间师内部都出了问题,着实‘无能’啊!

“罢了。”

“你下去吧。”

袁绍忍住怒火,沉声道:“急传潘凤,文丑,让他们勿要恋战,更要查清楚是谁泄露了行军之策,令洛阳调兵遣将!”

“诺。”

许攸躬身离开大堂。

“唤逢元图。”

袁绍端起桌案上的茶盏。

如今,战场之上,战场之下,他都是一败再败。

本来给予厚望的外甥高干,竟然战死井陉防线,可用之人又少了,且冀州内部必然会引起动荡。

“主公。”

不久,逢纪匆匆而至。

袁绍指了指地上的碎纸屑,嘶哑道:“井陉战败,除却潘凤之外,领军之人尽皆战死,溃退之军不足一万!”

“什么?”

闻言,逢纪大惊失色。

袁绍眸子微冷,沉声道:“郭图与其他人掌赋税诸事,审配在繁阳督军,某准备增设监士,由你暂领,专察冀州内事。”

“主公。”

逢纪脸色微变,劝谏道:“时值各方交战,天子又逢战必捷,冀州内部人心惶惶,若是设下监士,恐有内乱。”

“某岂能不知。”

“但士间师不可用了。”

袁绍徘徊在堂中,冷声道:“我们商议出兵,大军还未进入并州,便被堵在太行山中,可见内部有不少细作,或许有人身居高位,且还能参与堂中议事,尤其是颍川之人,当彻查。”

“诺。”

逢纪眼中带着一抹哀意。

外乱未决,内乱横生,还要锚准同僚。

他若是不能处理好此事,整个冀州将会崩裂,似忠义军之事,恐怕会再度复发。

那时,无需大汉王师亲至伐罪,他们这些追随袁绍之人,便会被冀州百姓砍下脑袋,送往洛阳。

“切记。”

“莫要宣之于口。”

袁绍合上眼眸,沉声道:“更不要擅动,有证据便上禀府中,某会酌情处理;这几日你去找辛评,郭图,询问他们对洛阳定下的大考取仕怎么看待!”

“诺。”

逢纪作揖退出大堂。

井陉防线之战,令袁绍像只无头苍蝇,左冲右撞。

最终,他将目标瞄准冀州内部,以士间师明察,遮掩监士暗访。

五月之时,草木葱茏。

凉州之战,并州之战的军报,同时传入洛阳大业宫。

天禄阁中。

刘牧翻看着中枢尉呈递的公文。

贾诩恭敬道:“此次陇西大捷,陈君侯已经发兵南下,抵进益州边地;荀公达调兵入汉阳,准备彻底围剿赵韪与南中义从主力。”

“陈槐算是学出来了。”

刘牧问道:“公达掌机要司,辖军功诸事,他是何意?”

“请封乡侯。”

贾诩恭敬道:“捷报中明言,陇西一战皆是陈君侯布军伐敌,并制定围捕之策,臣附议捷报所表!”

“啪嗒。”

刘牧合上公文,眸子落在众人身上,淡淡道:“定疆朝贡之章程,朕已经看完了,你们的疆域定的不足!”

“不足?”

荀彧,顾雍,田丰,贾诩四人脸色微变。

“大汉之疆。”

“内为核心之州,外为实控之疆。”

“再外,便是你们公文所言的朝贡制度,但这不够。”

“大汉开海运,自然需要礁岛驻兵,为舰船停驻,并护航。”

“朕这一朝,东至邪马台;南至永昌,林邑;北至北海;西至葱岭,以及西域三十六国,便是兵事所止之地。”

“这些皆为大汉的实控疆域,除国设州郡而治。”

刘牧将公文递给荀彧,沉声道:“舆图绘制,用兵之事在镇国府,你所提之政从雍州开始,增设率善三卫,施政各部族,为阴平氐族恩赐,先拟公文呈递门下议政。”

“诺。”

荀彧起身作揖恭拜道。

“典韦。”

首节 上一节 233/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