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252节
“还有直道,州道,郡道,县道。”
卫觊靠着大椅,淡笑道:“公士策论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工部准备效仿秦直道,以洛阳为中心,修建十三州直道入州治,而后从州治修往郡治,郡治修往县城,县城修往乡镇!”
“你……!”
羊衜一口老血憋在胸口,颤栗道:“你核算度支了吗?”
“粗略算了一下。”
卫觊颔首道:“若是用罪民,瓮奴,胡奴,我们修路,开漕运,大概需要百万万钱;若是用大汉百姓开山修路,挖通漕运,需要两千万万钱,可你若是拨钱给兵部,让镇国府核算战争费用,去捕捉胡奴,或许只需要六十万万钱。”
“好。”
“很好。”
羊衜打了个冷颤,讥嘲道:“你不算算出兵的抚恤,不算算运粮的度支是吧。”
“宁之。”
“我等,当以国事为重。”
卫觊端起茶盏,风轻云淡的说道。
“好了。”
贾诩揉了揉眉心,朝着戏志才打了个眼色。
“咳。”
戏志才干咳一声,抬头看向众人,无奈道:“户部,工部都有自己的理由,吏部,兵部,刑部,礼部又要做什么?”
顾雍平淡道:“牵马驱车。”
田丰抬头望向殿顶,说道:“某想找一些人试试刑具,而且打扫刑狱也要人。”
“喂马割草啊。”
“兵部有厩牧司。”
沮授抿了口茶,笑道:“况且,某兵部养的马,不都是供给镇国府吗?”
“是极是极。”
程昱连连点头道。
顷刻,众人目光落在刘洪的身上。
礼部可是大汉的颜面,掌仪礼,朝贡,乃至大考取仕等等,怎的还要罪军?
“莫要看某。”
刘洪拂袖道:“陛下批阅最新的政令,准备在外邦建设都护府庇护商贾,礼部需要遣派典客使,代为处理文事,马奴自然不可少!”
“别想了!”
“人就这么多。”
贾诩扶着桌案起身,狠狠剜了眼程昱。
若不是当初程昱在六部议事时大放厥词,怎么会弄这么糟乱的事情。
“咕嘟。”
程昱眼神晃荡,淡然喝了口茶。
他都是为了大汉,为了城池建设,更是为了户部省钱。
这传世的缺德骂名都一肩担之,贾诩凭什么瞪他……
“怎么说?”
羊衜不悦道。
贾诩沉声道:“先紧工部,你畜牧司的牧场又不是自己开设,而是扶持百姓养牲畜,调配天下肉食供给,要什么罪军。”
“可以。”
羊衜起身道:“那你传张文远,让他不要在东部鲜卑,乌桓大开杀戒,将这些人都带回来修路开漕运,而且他们都是游牧之人,养牲畜应该很擅长,某需要一些胡人来修订畜牧之书,或者培育牲畜种。”
“好。”
“某会请示陛下。”
贾诩连连应下,想要尽快送走这些瘟神。
与此同时。
洛阳城外,王师营垒之中。
各军王师将士攀附栅栏,望着被禁锢的罪军,犹视牛羊一般。
杨阿若戳了戳护商军校尉胡车儿,努嘴道:“这些人,没你的同族?”
“什么话?”
“某是纯正的汉人。”
胡车儿骄傲道:“某有功于大汉,机要司特批,迁为凉州汉人户籍,他们只是南中的蛮夷,安能与某比之。”
“是。”
“你说得对。”
杨阿若耸了耸肩,问道:“某看怎么有人拱卫着一个女人?”
“祝融。”
“听说是南中的神女。”
胡车儿撇了撇嘴道:“这些南中部落祭拜古神,加之诸多部族首领被枭首,公达先生便让某等以祝融控制这些人不生乱!”
“这般啊。”
杨阿若恍然大悟。
第243章 大汉罪军,冀州幕府,一触即发的战事
罪军营垒之中。
南中罪军神情彷徨,观王师军卒而胆寒。
以甘宁等人为首的益州罪军,则是淡然许多。
毕竟,他们一路上吃了不少粮食,若杀的话早就杀了,何必留着浪费粮食。
“轰踏。”
“轰踏。”
一阵厚重的脚步声响起。
王师军卒,罪军,尽皆朝着营门处看去。
只见,张济领路,许褚按刀,带着大队王卒尉走入罪军营地。
“刷。”
甘宁深吸了口气起身。
奉为神女,成为南中罪军唯一希望的祝融,亦是起身走向前方。
“甘宁?”
许褚眸子冷厉,审视着问道。
“罪民见过将军。”
甘宁躬身作揖,大拜回应。
许褚从一个王卒尉手中接过诏书,漠然道:“天子御制,准甘兴霸点一千益州人,一千南中人组建罪军营,年后发往朝歌,由神武将军吕布统筹。”
“罪民遵诏。”
“陛下万年,大汉万年。”
甘宁眼眸发红,小心翼翼的捧过诏书。
“祝融?”
许褚目光落下。
祝融眼中满是惊意,却又不得不上前,道:“罪女祝融!”
“嗯。”
许褚点了点头,转头道:“张将军,明日军谘司将会遣派文吏来为这些人讲述什么是大汉的王化,由你护商军保障他们的安全;若有军谘令使受伤,诛千人为惩;若有军谘令使死于营中,所有罪军全部诛灭。”
“某明白。”
张济眯着眼笑了笑。
许褚再度道:“祝融某带走了,陛下准她去学女红,仪礼,以及万胜之乐,登封之舞,藉此祛除躁性;三个月之内学不会,便送去挖沟渠,生死勿论。”
“好。”
张济眉头狂跳。
南中祝融,学习万胜登封?
以后是准备让所有战败之人,为大汉奏乐跳舞吗?
“张将军。”
许褚笑道:“卷毛赤兔已经被陛下赐于神武将军,某稍后得送去朝歌。”
“好。”
张济转身引路,笑问道:“某多年未见张绣,不知许尉丞可知他的近况?”
“尚好。”
“徐州还未有战事。”
许褚回应道:“张将军常年在外,某以为还是尽早去稷下武殿看看!”
“多谢。”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