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420节

“又迁?”

羊衜脸色难看道:“袁郎中,你可知檀州之远,若迁徙百姓过去,称得上入不敷出,只会让大汉财政拮据。”

“羊尚书。”

“开疆,必要治土。”

袁涣沉默一阵,作揖拜道:“当年,骆侍郎入京,豫州刺史列席为二,一为枣祗,一为毛玠,今枣祗为豫州刺史,某请表毛玠为檀州刺史。”

“列位。”

羊衜神情中满是无奈,妥协道:“远的不说,耕种之事由檀州刺史观山河而定,但闻牦牛极盛,或可为纳钱之种,所以檀州可迁徙多少户人?”

“户部先拟政。”

顾雍脸色微沉,说道:“且定下户部之政,某会上书陛下定下檀州刺史人选,且发官吏治土,再议檀州迁民之事。”

“可。”

羊衜微微颔首。

治一州,或迁徙百姓并非是易事。

定疆章程中,内为朝廷治核心之州,外为宗王实控之疆,再外便是臣国朝贡。

所以,檀州为核心之州,必须要建设起来完善的制度并充裕百姓,犹如武州,营州,瀛州。

门下议政,草草结束。

六部与门下之人,尽皆认识到了一个事情。

那便是大汉的人口,已经远远跟不上疆域扩展的速度,若是频繁的迁民治土,会影响工商业的开展。

羊衜苦笑,从未想到有一天,人口竟然会成为大汉开疆拓土的掣肘。

“羊尚书。”

宫道之上,沮授劝道:“皇后有凤诏,是为敬劝天下之人,但某觉得你要询问陛下,完善增民之政!”

“当得。”

羊衜眉头微微一扬。

对着沮授拱手,便领着崔烈前往天禄阁。

“治土是必行之政。”

“百姓的不足,要以利而推。”

天禄阁中,刘牧听到羊衜的难处,问道:“你们户部是什么想法?”

“均田。”

羊衜思忖良久,忐忑道:“臣以为,诏令天下成家立户之人,但有新生之儿,不分男女,皆可均田十亩,另由户部,州,郡,县三府,合赏一万钱,开荒耕田超二百亩者,经由朝廷赐下耕牛一头!”

“你可想过其中之弊政?”

刘牧抬眸问道:“凤诏敬劝天下,你一诏便乱了国政,若有人为了获利,以外邦之婢而产下杂种,籍此窃田牟利,岂不是要乱了天下?”

“臣愚鲁。”

“还请陛下示下。”

羊衜脸色一白,恭敬拜道。

崔烈更是低着头,一句话都不敢言语。

“仁政。”

“莫要担忧不可服从。”

刘牧轻叩桌案,淡漠道:“设下年龄之限,借此推行敬劝凤诏,化腐朽为神奇,但所谓开荒二百亩,便赐下耕牛,你户部畜牧司统筹够数吗?”

羊衜恭敬道:“此事,臣需要与工部对一对数。”

“可。”

刘牧颔首道:“你们且商定一下章程,若有不足之处再行修改,开疆拓土并非是穷兵黩武,盛一时之兵事,而是要为后世子孙将生活的土地打下来,所以治土是必行之事,纵然是拖累兴工商,我们亦要将其摆在首位,若不然搁置两三年,本来打下的土地又会流失,难道还要让人打一遍吗?”

“诺。”

“臣谨记。”

羊衜深吸了口气,作揖恭拜道。

刘牧思忖良久,再度道:“若是耕牛不足,或可用减免赋税来代替,亦或直接分发钱财,钱到了百姓手中,亦会流入坊间,最终汇聚于户部之内,这些事情你们看着商议,朕做最后的决策。”

“诺。”

羊衜作揖恭退。

第406章 望子成龙,马腾的一番苦心

疆域的拓治。

种种不足之处,尽皆显现出来。

最为明显,便是人口不足,以及不毛之地的开拓。

刘牧明白,甚至户部也明白,只要有足够的粮食,足够的时间,大汉百姓的数量破亿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开疆拓土不可止。

兵事,等不及人口增幅的时间了。

这一年,大汉休兵停战,将所有精力放在治理武州,瀛州,营州,冀州,青州之上。

如今,还要考量夷州,日南郡,檀州之政。

储备官吏不足,人口不足,兴工商的章程停滞,户部,工部,吏部的压力骤然大增。

故而,关于檀州,以及惠民之政,必须要在年内敲定。

并以十二月的朝报,分发在天下各处,再传州郡县等处宣传,让百姓悉知善政的推行。

此间种种,谏议尉,监州尉,刑部更是要做好监察。

九月。

秋收至。

工坊的产量骤减。

尤其是纺织业,大量的百姓归家务农。

诸夏历朝历代,皆为耕战之国,就算未来兴以工商,本质的核心还是耕战,这是刻在骨髓中的事情,刘牧亦不准备改变。

同月,洛阳通往下邳的运河试行。

并且,沿途在各郡县设下渡口,兴起一条商路。

又是一年的大丰之季,却让一江之隔的荆扬百姓分外羡慕。

尤其是荆南百姓,对南郡,江夏的百姓心酸至极,恨自己为何没有生在两郡。

荆扬百姓心中有不平。

加上两州因天灾人祸的粮食减产,促使战事愈发频繁。

镇国府,因秋收大丰。

众将摩拳擦掌,裹挟程昱涌入军谘司内。

“军谘司的列位。”

吕布稳坐大椅,咄咄逼人道:“某可是亲自去了城外田亩,甚至御马从中牟打了一个来回,还派人乘船去了一趟兖州,各地皆是大丰之景,甚至连今年的粮价都有些许下跌,一石粟只有二十四钱,不知军谘司何时拟定讨伐孙坚的章程!”

“是啊。”

华雄捧着茶盏,问道:“从各州抽调一些粮食,许镇戍司三万兵马,便可讨灭孙坚,何必拖拖沓沓。”

“没钱。”

“也没有粮。”

郭嘉无奈的看着满堂请战之将,最终眸子落在程昱身上。

“某劝不住。”

程昱满头热汗道:“早些就说了,镇戍司这两年没有发兵讨伐荆扬的章程,可是他们不相信啊!”

“某也不相信。”

徐荣摇了摇头道:“按照今年的年景,应该谷仓丰满才是。”

“诸位将军。”

“国之大政,焉能只从粮食而观。”

“攻取敌寇以兵事力量为先,建设大汉则以道德教化为先。”

“荆扬有变,益州断栈道据守,虽是蕞尔之地,然依山阻水,打下来如何治理才是难题。”

贾诩揉了揉眉心,劝说道:“前段时间,六部在门下议政,讨论便是民政之事,这两年户部可能极为拮据,能否兴兵事,还需看十二月户部能给兵部拨下多少钱粮。”

“是吗?”

华雄愕然无比道。

高顺眉头紧蹙,问道:“可是唐旄之事?”

“算是。”

“但不止是唐旄。”

“武州,营州,瀛州,夷州,日南郡都要建设。”

“唐旄被定为檀州,加上冀州,青州要重兴百姓之政,兵部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储备粮草。”

贾诩无奈道:“而且,吏部为了治各州,储备的官吏已经耗空,不得不从兖,徐,豫抽调,复土南地诸州还需等候明年的大考取仕。”

“可惜。”

吕布一脸无奈的叹道。

“诸位。”

首节 上一节 420/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