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579节

“不知需要提高多少贸易额度。”

古尔脸色一僵。

五十万套,还数量不多?

大汉的广大与豪气,真是他们小国不可及啊!

“一套军械,提高一万贸易额度。”

步斐笑了笑,说道:“当然,不包含购买军械的钱,大汉的军械一套八万钱,概不赊欠!”

“战马的披甲卖吗?”

波调忍不住询问道。

“卖啊!”

步斐点了点头,说道:“抛石车,八牛弩都卖,只要你们有钱,不过这些可比寻常军械贵多了,稍后某让人带诸位去城外军营试一试军械,不过只有两日时间,毕竟礼部需要与工部,户部交涉,还需要年关之前定下此事。”

“可。”

波调听得心动不已。

抛石车,八牛弩,他在洛阳早有耳闻。

据悉射程达到了数百步,可以没入城墙,如此恐怖的利器,若是被贵霜所掌,什么安息帝国,都会被他的大军踏灭。

“舰船卖吗?”

古尔再度询问道。

“卖。”

步斐眯着眼笑道:“你们如今租赁的舰船,可以按照八成价格购买,另外的舰船则需要全价,若需要大汉为你们训练船夫,舵手,则需要另外出一笔钱。”

“嘶。”

顿时,堂下诸国来使倒吸了口冷气。

大汉的舰船,予以臣国租赁,不会对着另外一个臣国发动战争。

可若是这种利器完完全全属于他们,那么臣国之间亦有战争,毕竟他们的贸易额度实在太过庞大了。

若是不以战争掠夺,仅自己国内的供给,根本满足不了对大汉的朝贡贸易。

“请吧。”

步斐起身道:“诸位且去营中试验,再来典客司谈论此事。”

“可。”

“善。”

众人连连颔首。

离开礼部之后,从神武门外乘车,行于万胜登封的大道之上。

一辆车舆之中,波调笨拙的拨弄着算盘,说道:“如果我们购买十万套,必然可以装备所有大军,征讨安息的南域,你以为怎么样?”

“不够。”

“至少需要二十万套。”

罗克珊娜掀开帐幔,望着人声鼎沸的洛阳街市,说道:“大汉既然贩卖军甲,说明他们有更好,更强大的军械,但如今贩卖的都强出我们十倍不止,所以我们要一次占据军甲贸易的一半,才能保证不在众臣国中落后。”

“是如此!”

波调点了点头。

罗克珊娜继续说道:“年初的时候,天地有异景,未来变得不可捉摸,我们还需要将朝贡盟约再推进一步,才能保证大汉永久的庇佑贵霜王国!”

“你说。”

波调神情凝重道:“晚上,我与他们商议。”

“纪年。”

罗克珊娜思忖片刻,说道:“购买军甲的时候,你提议要将大汉的纪年,七曜日,乃至乾象历簿全部引入贵霜,还有时间计法,另外请大汉为贵霜制定节气,来兴盛农业,并请大汉的史官,撰写贵霜的王历,将大汉写入贵霜的史书之中!”

“这?”

波调脸色顿时阴沉无比。

为臣国,遵守朝贡贸易,他是为了让贵霜延续。

可若是真的全面顺从大汉的政令与制度,那么未来的贵霜,还是贵霜吗?

“王。”

“我们需要跟紧大汉的脚步。”

罗克珊娜劝谏道:“如今的大汉,显然已经不是凡人之国,未来只需要陛下恩许一点点仁慈,都足以让贵霜脱离凡人之国的束缚,如今的付出都是为了贵霜的未来啊!”

“恩。”

波调重重点头应下。

罗克珊娜深吸了口气,说道:“以后,你要称孤,遵循大汉的制度,定下贵霜的国政,我们与大汉走的越近,对贵霜越利好。”

“我……!”

“孤,记住了。”

波调一时有些别扭,但还是很快改了过来。

于此刻,他此生最大的幸运有二,第一是为了贵霜而臣服大汉;第二便是娶了罗克珊娜为王后,必将令贵霜更加强大。

这一日。

众臣国之人车舆入大汉王师军营。

当他们试验过军甲,见证过抛石机,八牛弩之威。

方才明白,典客司的天官所言非虚,大汉予他们为臣国的资格,已经是天大的幸运。

可发数百步的军械,他们都不知如何去抵挡。

而军甲的强大,更是让他们眼馋不已,遗憾只能购买这一次,还都是成品,却不能得锻造技艺。

储备军械的贩卖,为工部,户部回笼一部分钱财,减少了损失。

而于新的军械锻造,也让天工府,工部之人日夜搓磨,为了增加度支,将劣质的火药下放于工部工坊,造出烟花,爆竹,贩卖于各处。

第559章 四夷云集龙斗野,六七之际火为主

军甲资格的争夺。

在众臣国使节中吵吵嚷嚷不停。

古尔是百济王的弟弟,有极大的权力。

而波调自己更是贵霜王,且国力远胜众多臣国,可与笈多持衡。

最终,一番争夺之下,贵霜,笈多分军械四十万套,并且购买了大量的八牛弩,抛石机。

而新罗,百济分军械五万套。

余下的五万套,则分于众臣国之中。

“三韩的战争。”

“明年,又要开始了!”

步斐于神武门外,送别众人之后,喃喃自语。

随着天地有变化,大汉的各种政令,同样也在调整变化,最为重要便是工部各种技艺下放,由各大商会在专利监购买。

其代价,则是在天下各处建设工坊,参与大汉的基础建设。

腊月二十九。

大业宫,天禄阁中。

刘牧审阅明年的仁政,沉声道:“明年仁政的颁布要推迟了!”

“是。”

荀彧,顾雍恭敬道。

刘牧敲打着扶手,说道:“明年的田赋,更为七十五税一,户部各大仓储的粮食先流入坊市,换成今年的新粮,兵部要为西府军提供军需,所以调一部分人发往肃州。”

“诺。”

荀彧,顾雍二人提笔速记。

若不是今年比往年还要大丰,亩产更是去年的一倍,绝对不会同意再减田赋,令国家动荡不安。

“便如此吧!”

刘牧合上仁政奏章,沉声道:“赤州,还有肃州的耕治,明年三个月之前给朕定下章程,分州而治刻不容缓,对于两州的开垦,亦要为百姓许下大利益,不然远赴肃州,孤悬海外,非常人所能承受。”

“臣谨记。”

荀彧郑重应道。

“夷州要治。”

“此事,也耽搁不得。”

刘牧笑道:“今日便如此吧,复议仁政之后,便送去印刷,分发天下各处!”

“陛下。”

荀彧起身恭拜道:“不知年初之事,可要告令天下?”

“不急。”

刘牧沉声道:“大汉的疆土,有大汉的将卒守护,时机成熟之时,朕自会亲手写下诏书,告令天下百姓!”

“诺。”

荀彧,顾雍作揖长拜。

待二人离开不到一个时辰,卫觊匆匆而至。

并且,奉上一张弓臂赤红的强弓,还有新的定业刀,锋矛。

首节 上一节 579/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